郝杰
作業盒子期望通過接管K12領域的作業場景,基于移動設備和大數據,幫助老師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
十月的北京,秋風微涼,互聯網巨頭紛紛抱團取暖,以對抗即將到來的嚴冬。在位于北京朝陽區的望京SOHO里,創業公司們卻在暗暗積蓄力量,期望踩中下一個風口。
在27層的作業盒子團隊早已瞄準了方向,并以先入者的姿態殺進了藍海。這是一家專注 K12領域的移動互聯網教育公司,希望通過移動設備和大數據幫助老師因材施教,并于7月宣布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好未來領投,劉強東、奶茶妹妹章澤天、天使投資方聯想之星跟投。
從去年開始,互聯網教育領域就開始擠滿了競爭者,作業盒子卻選擇了一條和他們都不同的路,通過接管K12領域學生的作業場景,連接老師與學生,記錄、生成學生的學習知識圖譜,基于大數據,幫助老師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我們是唯一一個能影響到老師布置作業的公司。”作業盒子創始人、CEO劉夜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說。
除了旗下最為核心的產品——作業盒子之外,劉夜團隊還發布了一款新的產品——速算總動員,主要針對小學,旨在為老師和學生提供基于游戲化和社會化的數學學習工具。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劉夜和他的伙伴最終選擇投身互聯網教育領域,是因為在他看來,“教育互聯網化的意義非常重大。”
“沒有技術手段,減負就是空話”
為什么取名“作業盒子”?
在劉夜看來,盒子代表著未知。“打開盒子,就是打開無限的可能。我們把作業放到盒子里,就會有奇妙的事情發生。從技術上來看,就是通過內在的題庫和數據分析,基于大數據技術,能夠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個性化作業,幫助學生更有效地作業,減少作業負擔,幫老師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
在學生端,作業盒子的方式是解決提交作業,客觀題直接填答案,主觀題通過拍照上傳;在老師端,作業盒子提供了出題、自動批改、Doodle工具等功能,幫助老師們快速批改作業,獲取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作業結果數據分析等。
劉夜團隊在題庫建設方面不遺余力。“首先是和投資方、有著十幾年深厚教研經驗的好未來合作。還有就是和我們的合作單位、教委合作。另外我們自己通過第三方獲得了一些資源。我們還會去網上收集各年的高考題模考題。”劉夜說,本質來看,從初中到高中,一門學科十萬道題足夠了,“實際上我們的題量有五百萬道,數量不是問題,質量才是關鍵。”
產品推進上,一是和公立學校以及每個省的電教館合作。二是通過互聯網的宣傳以及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表示:“國家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教育是這一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學、學生通過移動設備學習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作業盒子專注于中小學生日常作業場景的挖掘,探索免費的、低門檻的,可迅速大規模推廣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對于加快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要想接管作業場景,公立校的門檻是必須要跨越的。作業盒子采取主推老師渠道的方式。劉夜認為,只有產品解決了老師的痛點,才能在老師中間產生口碑傳播,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傳播效果。對于劉夜來說,體制內的難度是資源難度、關系難度,這是二級難度,一級難度其實是產品。“很多外企在國內,政府力量很弱,但產品很好,所以一樣能發展的不錯。”
作業盒子以作業的四個場景切入公立學校的老師工作場景——高效出題、智能批改、學情分析,消息溝通,讓老師聚焦學生的學情分析、調整教學策略,布置適量、精準、有效的日常作業。對于學校和老師來講,這也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一個入口。
作業盒子在個性化學習的實現上,通過數據,給題庫打上標記知識點、考點、難易度和解法的標簽,這樣通過每個學生答的每道題,就能體現他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老師再次布置作業的時候就會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推送不同題目。“我們系統本身也能幫助老師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如果出現三角函數的題,做了三次,都做對了,下次就會自動屏蔽掉。因為你一定會做了。”
作業盒子如今已有50萬用戶,應用于3000多家學校,其中有兩萬一千個老師,剩下是學生。劉夜表示,學校現在也在努力嘗試用新興技術幫助老師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減負。“沒有技術手段,減負就是空話。”
“某種意義上,家長更呼喚增值服務”
A輪融資時,因為投資方里一個“特殊”的人——奶茶妹妹章澤天,讓作業盒子一度收到了極大的媒體關注度。
奶茶妹妹投資,出乎劉夜團隊的意料。對劉夜來說,這僅僅是一次正常的投資行為,但是社會對它的興趣遠遠超出他的想象程度。“這不是一件壞事。客觀上對我們公司的業務來說影響不大,產品和用戶滿意度仍是關鍵。”劉夜笑笑說。作業盒子在選擇投資人上也有自己的標準,“一定要懂這個行業,理念要一致”。
如今的互聯網教育市場,僅作業領域就擠滿了競爭者:學霸君、作業幫、小猿搜題等都在這一領域掘金,但這些商業模式基本還是圍繞在公立學校課外,進行刷題、掃題、問答。一起作業網在公立學校內發力,但也僅限于小學,而K12領域決定性的戰場:初高中,市場上卻沒有任何一款專注于公立學校內的產品涉足其中。作業盒子殺入的正是這塊“藍海”。
這是作業盒子最大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是投資人最為看重的一點。“一是產品易用性比較高,好用。二是老師使用后感覺真的減輕負擔了,學生通過它發現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的知識結構與薄弱點。”劉夜說。
對市場其他同類產品的“掃答案”功能,劉夜并不認同。“掃答案本身是不好的,不利于學生鍛煉自我學習的能力,也不利于老師了解學生,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靠掃答案提升的,而是獲得答案背后的解題方式。如果掃答案解決問題的話,學校老師把答案發下去就可以了。就像每個病人去醫院的時候先服個興奮劑,一查都是沒病的,但回去就是一堆問題,道理是一樣的。”endprint
從創立公司之初,劉夜和他的團隊就明確短期內沒有盈利的負擔。“我們的核心是讓更多老師用到這個產品。明年可能會開始考慮嘗試商業變現。”
如何實現商業變現?劉夜認為,互聯網的核心是有用戶,有數據,成為入口,就有機會去對接商業資源。“微觀上講,我們能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薄弱點,相應的給他推送的線上教學資源就最精準,如果你做錯了一道三角函數的題,我會馬上推送給你一個三分鐘的講解視頻,幫你解決疑惑。這由第三方提供,是收費的。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購買的轉化率應該是最高的。”另外還有直播課,線下老師等,“我們認為任何資源都要對接,核心在精準性和及時性,效率提升了,轉化率就會比較高,用戶就會愿意買單。”
根據騰訊課堂《2014年K12教育市場分析報告》,40%的 K12 家長每年的小孩課外學習費用在5000元以上,其中15%的家長的投入更是在上萬元。可以說,K12課外輔導市場規模大概在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公立學校K12市場的價值更大。“我們的自主學習、分析都是免費的。增值部分完全是靠家長個人意愿,某種意義上,家長更呼喚有這樣的服務。”劉夜說。
“做美國的Google Classroom+Knewton”
早上10點到公司,晚上12點回家,已經成為劉夜的作息常態。
大三開始創業,一手創辦因脈科技,嘗試過各種類型的產品,是名副其實的連續創業者。COO王克是劉夜多年的好友,創業之前是百度戰略合作部總經理,負責百度公司級別的戰略合作和新業務拓展;賈曉明是王克在英特爾時的同事。在考慮過比特幣、醫療之后,三個人認為教育市場規模足夠大,并且正是處于從無到有,迅速增長的時期。整個移動終端的普及度,大家對在線教育的觀念以及資本市場的成熟都讓他們覺得機會來了。就這樣,2014年7月31號,作業盒子應運而生。
“我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靠科技的力量去改變教育的公司,尋找聰明的人,提供開放的環境。我們認為問出正確的問題比尋找答案本身更重要。”劉夜說,如今作業盒子的研發人員有40人,占了公司總人數的一半以上,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聰明、獨立思考、充滿熱情”是劉夜挑人的標準。
在劉夜看來,作業盒子一定是以科技為主導,不斷創新創造的公司。“我們會重新去研究中國的題庫,用技術手段對題庫進行重新梳理、解構,重構題庫的邏輯,數據分析的能力和個性化,讓學生在做作業,測評的時候會有全所未有的體驗。”美國公司Knewton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美國人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根據和機器的互動,不斷提供適應個人的學習方案。“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成為美國的Google Classroom+Knewton,一個是作業的工具,一個是知識與學習的服務平臺。”作業場景可大可小,作業本身是個學習場景,未來還會包括輔導、教學、教研。
對于絕大多數的在線教育領域的創業者,K12 市場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有絕對的誘惑力。根據德勤《中國教育多元化發展報告 2014》,截止至 2012年年末,K12 市場潛在學員數量超過了 2.1 億人次,遠超過學前教育市場、大學生以及成人市場。最新數據顯示,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規模在2014年已經達到1400多億元,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表示,在線教育企業數量將在2015年達到頂峰。劉夜對記者表示,“未來一定會誕生線上教學的形式,包括直播課、錄播課、題庫。線下就是O2O,會通過手機不斷滿足線上需要,資源和資料的需要,以及滿足線下1對1教學的需要。未來教育一定是數據驅動資源,場景化驅動,得場景者得天下。”
作為K12作業領域的先入者,劉夜團隊相信未來在線教育會是一個萬億級市場。投資人更希望作業盒子成為K12領域作業場景里的獨角獸。但對于他們來說,打磨好現有的產品仍是關鍵。“作業盒子未來半年的目標是讓更多老師用到。更長期的目標是通過接管作業場景讓中國大部分的老師和學生能夠基于我們的產品實現因材施教。”
互聯網領域,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已經成為常態。然而劉夜卻認為,互聯網向來不怕巨頭,現在更多是巨頭投資。而選擇被收購與獨立發展更多取決于是否有助于企業做更偉大的事情,實現企業價值。“我們認為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獨立發展對公司會更有利。”
雖然現階段互聯網+教育前景無限,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挑戰,而最大的挑戰來自于教育習慣的改變,這需要時間,作業盒子已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快的話,年底將啟動下一輪融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