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兒心筆
1
我不知要用怎樣的文字來形容母親的偉大,這是用再美麗的字句也無法概括的,母愛,無需修飾。
母親懷胎十月,怎樣的艱辛,我們只能聽說;真正的苦,只有媽媽最清楚。
等孩子誕生,還有孩子的成長記。
小孩愛鬧,調皮,不懂事。我們可以想象,三更半夜,大哭大鬧的小孩,害媽媽睡不著覺,媽媽卻只是哄著。你笑的時候媽媽比你還高興,那時候媽媽說:“孩子會對我笑了,寶寶真乖”;你哭的時候媽媽想盡各種辦法,給你買禮物,買好吃的,帶你去游樂場……只為你一展笑顏;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會感到手足無措,無論何時何地,就想給你找個好醫生,然后根據醫生的交代,對你悉心照料,總是嘮叨著:“怎么生病這么久還沒好啊”,或許說這話的時候,你才病了一天。小孩子的時候,媽媽跟隨著你的情緒和變化,變動著心情,操勞著身子,媽媽怎樣讓你健康地度過這個嬰幼兒時期,你只能想象著……媽媽教你,說話寫字,行走跑步,各種日常生活知識,看著你一天天長大,希望你伶俐聰明。
你的上學時期開始了。或許是幼兒園,或許是學前班。第一天,媽媽帶著你,進入學校,注冊,登記,不知道,那天,你有沒有哭,那是感覺要離開媽媽的心情。媽媽開始擔心你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有沒有聽老師的話、和小同學相處得好不好、成績怎么樣。媽媽不論大熱天大雨天,總會在校門口張望著你出來沒有,接你上學、放學。回到家,你只需要完成作業,或者去鄰居小巷轉悠玩耍,而媽媽則為你準備熱騰騰的飯菜,餐桌上的飯菜是否都是你喜歡吃的?媽媽出去買菜總是習慣問:“孩子,今天想吃什么?”
媽媽陪伴你的日子或許平淡無奇,可是媽媽陪你走過了你不曾用心的一年又四季。春夏秋冬,總為你準備各種各樣的衣服;出差工作,也會想要給你帶回禮物。
你慢慢地長大了,第一個改變是不會喊媽媽了吧?可是,在媽媽眼中,你還是個孩子啊!媽媽習慣為你準備衣服,你嫌難看了,覺得不時髦;媽媽問你:“想吃什么?”你說:“隨便。”媽媽總愛嘮叨你的生活,叮嚀你的學業,細說家常。你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態度,喜歡了,開心了就回答幾句點點頭;厭倦了,從哪里受了委屈了,也拿媽媽撒氣。你沒有發現你認為媽媽就該這樣對你,一切那么理所當然,你沒有想過你對媽媽的傷害是不是習以為常,還是你不知道,你總是傷害她。
媽媽對你的好,你記不住。媽媽不小心觸犯了你所謂的不能觸碰的底線,你生氣憤怒,用沉重的腳步和加大關房門的力度來表示你的不滿。想想,真的有必要嗎?
成長中的歷程,你印象最深刻的回憶,里面有媽媽嗎?有那么一句話聽過吧?“我愿意用我的壽命換取媽媽的健康。”“時光不要讓媽媽變老了,我寧愿我就這樣永遠長不大。”說過這樣的話嗎?
你很愛媽媽,你不表現出來,一切都是徒勞。我們總說偉大的母親,媽媽對我們付出的我們永遠也無法償還。可是,媽媽的愿望很簡單,你健康快樂,乖巧懂事,如小時候那般跟著她說:“我愛媽媽!”再給她一個溫暖的懷抱,還有發自內心的因為媽媽而綻放的笑。
長大了,你可以把媽媽當成孩子嗎?
2
這一天,是否只是傷心?
你回家了,行李從來不多,有沒有想過,要給家人帶點什么,你習慣快遞,可是,能把愛寄回家嗎?
你踏著驕傲的步伐如千金降臨到這個“平民窟”,在你眼里,我就是看到了這樣的字眼,親愛的姐姐,你忘了,這是你的家。
你回到家的第一句,不,你回到家,很久都沒有說話,姐妹們不停地問候,不停地找話題,即使是噓寒問暖,你沒有回答一句,哪怕只是敷衍的“哦哦,嗯,知道了,很好,沒事”這些都沒有,哪怕只是簡單的點頭。氣氛在尷尬中蔓延,你終于開口,卻只是冷漠的“我的房門鑰匙在哪?”“不清楚,是爸爸還是媽媽放好了?”你開始大動作地翻箱倒柜,一邊碎碎念地說著什么,三姐打電話給媽媽,知道了鑰匙的所在地,當三姐把鑰匙拿到你面前的時候,你卻說:“不要了,我的東西不放在我房間里就不是我的,那我還要來干嗎!”這時候,爸爸媽媽回到家,聽到的第一句就是這么一句,媽媽是急性子,又好像是著急著想要解釋什么:“這一樓小孩多,愛鬧,怕弄丟了才把它放去了別的地方。”你沒有說話,爸爸媽媽是從菜市場回來的,左拎右拿的全是水果蔬菜,不用說,只是為了給你做豐盛的晚餐迎接你的到來。爸爸媽媽在廚房搗弄了好久,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大堆姐妹叫你吃飯,你不應,爸爸媽媽呼喊你,你也是裝聾作啞的,直到奶奶問候,你終于說話了:“我不吃了,你用完餐我陪你走走。”我不知道這一家子的心情想法和感受,但是我知道,你連假裝微笑都懶得揚起嘴角。
回家了,這是家,可是你沒有稱呼家人啊,爸爸對你親切的呼喚,你不回答啊;媽媽緊皺的眉頭你不管啊,你是想安靜到我們忽略你,還是你不想與我們有什么交集,可是,骨肉血親,你沒有看到,爸爸緊握的雙手還有泛著淚光的眼睛……
很晚很晚,你下來煮宵夜,用了不能放煤氣爐燒的鍋,媽媽看到了,只是讓你換一個炊具來煮,媽媽知道你的脾氣,說得那么小心翼翼,可是,換來的,只是你無緣無故的大發雷霆,“我回到家,吃東西都不讓,你家的東西我不能用了?”……媽媽沉默了,那是無奈,那是悲哀,媽媽等了一會兒,說:“想吃什么我給你做吧。”“不用你做,餓死我得了,你家的東西我都不能用了……”我不知道,你怎么說出來這些話,但是同樣,我看到媽媽紅了眼眶……
你給哪位好友打了個電話,似訴說著委屈,還是重復著給媽媽說的一樣的話語,還帶著滿腔憤怒的語氣,對著親朋好友溫柔可愛的你佯裝大聲地聊著電話,像是繼續說給誰聽還是你無意中的傷害、身心攻擊,我還聽到了“你現在在為誰求情,不用說了,你不來接我,我自己走。”“我現在就走,我收拾東西了。”……
第二天早上,你離開了,呵呵……聽四姐說,你留下了紙條。
3
我想,如果你能用成熟的行為代替你傷人的話語。
我想,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已經犯錯而不是說沒有怪誰。
我想,如果你不離開,能用心對待爸爸媽媽一天,就那么一天。
我想,如果你走的時候能告知家人一聲,哪怕只是其中一位成員,親愛的姐姐,我們家有8個人,是你的親人……
你不知道的是,如果知道鑰匙沒放在你房間里你會大發雷霆,爸爸媽媽一定會把它放在房間最醒目的位置,你沒有注意到你房間一塵不染的環境。
你不知道的是,爸爸媽媽給你準備豐盛大餐你不吃時,他們在生氣,覺得是自己廚藝不精,你不愛吃,他們擔心你餓肚子。
你不知道的是,媽媽如果知道她只是讓你換個炊具,你會有這樣的反應,你覺得只是貴了一點的不銹鐵鍋,她一定隨你拿著當玩具。
你不知道的是,你私底下跟你親朋好友說的話語都讓媽媽聽進了耳朵里,你說回家媽媽不讓吃飯,家里的東西媽媽不讓你用,回家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你說媽媽想要把你餓死……
你不知道的是,你走后的那天晚上,爸爸讓我坐在大廳,我以為他要訓話,可是隔了好久好久才發現,他只是單純地想要和我談話,可是聊著聊著,我聽到了爸爸顫抖的聲音:“你們給我說說,是不是我這個爸爸又做錯了什么事,你們說,我改,老爸老了,更年期了,像小孩子一樣不懂事啊……”還有爸爸抑制不住苦澀地大笑,他說:“我的女兒回家,連爸爸都不叫啊,那我這個爸爸是多失敗啊,啊?……”
你不知道的是,爸爸也寫了一封信,很長的一封信……
你說,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可以抵擋他們犯下的所有過錯。
不能忽略,字里行間,你說爸爸媽媽,犯了錯。
那為什么,為你操勞半輩子的父母親,為你付出半條命的父母親,不能聽到你叫一句爸爸或是媽媽,就連一句,阿爸阿媽,也沒有,啊?
是否找到棲息之所你就展翅高飛,可鳥兒不會離了巢就忘了歸家窩。
司志政摘自《媽媽,讓我陪你慢慢走》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