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中股集團與FESCO強強聯手,服務“創客”助力中小微企業
2015年6月11日,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股集團”)與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FESCO)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股集團董事長趙及鋒,北京外企服務集團董事長王一諤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雙方攜手合作、共謀發展的新篇章。
中股集團作為北京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北京市唯一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專注于為北京區域內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性的初級資本市場服務,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社會資金投資難”問題。中股集團緊密依托并聚焦中關村,完善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北京金融創新試驗田,為區域內中小微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和綜合性的資本市場服務,發展具有資本市場功能的加速器、孵化器。
FESCO是中國500強企業,是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為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努力為企業提供多方面服務。
雙方將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客戶資源的共享平臺:中股集團將為FESCO及其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產品及投融資服務,多渠道拓寬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FESCO將依托豐富的市場經驗和完備的服務資質,為中股集團及其客戶帶來全方位的人力資源服務,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互惠共贏。此次合作必將密切中股集團與FESCO在公司業務、投融資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邁出國有企業跨領域、跨行業合作的重要一步。
資本與創業是新時代全球經濟的重要著眼點,為促進科技和資本緊密結合,多渠道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中國證監會自2012年8月開始著力推動各地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中股集團自2013年成立以來,從企業規范治理、投融資對接、宣傳展示、孵化培育等多方面入手,積極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功能作用,力爭為“創客”提供優良的創業環境,幫助中小微企業邁好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截至2015年5月底,中股集團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已達1000余家,管理股權總金額348億元,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20億元。
中股集團目前下設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別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權益交易、登記托管、投資融資服務,確保交易、登記托管、對外合作與投資等職能相對獨立。依托三大業務平臺的支撐,中股集團從規范治理、投融資對接、宣傳展示、孵化培育等方面入手,積極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功能作用,采取多項措施,服務“創客”、助力中小微企業:
投融資對接,定期免費路演,解決信息不對稱和高談判成本。通過互聯網、電視、紙媒等多種方式,為小微企業搭建多樣化的投融資對接平臺,幫助提升市場關注度,向小微企業快速匯聚資本。目前,已與深交所等單位合作,每月定期免費舉辦“科技四板”優秀科技企業投融資對接活動,以“現場路演+網上直播”的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與全國1000多家投資機構、上市公司深入交流的機會。同時,提供包括全方位路演輔導、路演視頻網上永久點播、后續融資跟蹤指導等特色服務。
多種形式宣傳展示,免費營銷推廣,引導社會資源快速聚集。通過互聯網、電子大屏幕、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為小微企業拓寬宣傳展示的渠道,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向小微企業快速匯集社會資源。目前,已與中央電視臺證券資訊頻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小微企業展示掛牌儀式、融資路演活動等免費提供現場錄制、企業家專訪等服務。此外,通過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以及東城、通州、豐臺、大興、順義等區縣投資建設互聯互通、信息同步的電子大屏幕,在微信建立公眾服務號,持續向社會推送企業展示信息,從而幫助小微企業營銷推廣,導入各方面資源。
孵化培育,推動大型專業服務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的規范輔導服務。通過財務、稅務、法律、人力資源等專業服務機構會員,向小微企業延伸資本市場服務,孵化培育中小微企業,并降低規范發展的成本。目前,已聯合中信建投證券等股東以及普華永道、中稅稅務師事務所等大型專業服務機構,每月為小微企業定期免費舉辦一次集中培訓活動。培訓內容主要涉及財務、稅務、法律、管理、投融資、人力資源等方面內容,力爭讓中小微企業家在發展起步的早期階段,就能獲得大型專業資本市場服務機構的培訓和輔導,確保一開始就沿著規范的道路快速成長。
股權整理,為各類股權交易提供安全、可靠和具有公信力的金融基礎設施服務。在市工商局的支持下,積極承接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東變更備案工作,與市工商局實現數據系統實時對接,著力為小微企業提供免費、便捷的股權托管服務,幫助企業整理股權、優化股權結構。同時,也通過專業服務機構會員為企業股份制改造提供全程服務,幫助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為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充分發揮平臺的公信力,著力為互聯網金融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創新定制化融資,為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量身定制新型融資方式和工具。聯合推薦機構會員,針對企業的各項融資需求,創新融資方式,為企業打造定制化、多樣化的融資產品。企業可通過眾籌、增資擴股或定向增資等方式進行股權融資,也可通過發行私募債、互聯網金融等方式進行債權融資。“投資基金+銀行+企業”的模式,解決了無抵押或少抵押企業的融資問題;協調北京市住建委,創新了“住房抵押+銀行+企業”模式,解決了房產抵押難以抵押給不特定對象的問題。以上模式,切實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目前,通過各種創新模式,備案的私募債券已達到13.9億元,為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提供了巨大便利,直接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上市培育,探索多層次資本市場間的有機銜接機制。已與更高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初步聯系,為企業提供上市前的培育服務,加速促進企業進入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目前,已與深交所等單位合作建立中關村創業創新企業上市培育基地,重點培育100家企業無縫對接創業板;從2015年開始,每個季度組織一批企業,走進深交所,由深交所審核人員為企業家提供面對面的輔導服務,把高大上的資本市場與小微企業有效對接起來。還與新三板市場開展“集中受理、集體掛牌”的對接機制,為掛牌企業中符合新三板準入標準的優質企業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新三板掛牌通道。
政策導入,引導政府資金向更早期階段的小微企業傾斜。通過與市、區兩級政府以及中關村管委會積極對接,協調職能機關將原來支持企業上市的資金向更早期階段的小微企業傾斜,對小微企業的中介服務、融資、轉板、并購重組等多項活動直接給予財政補貼。
中股集團是全國第30家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成立時間雖短,但發展勢頭良好,在全國已實現4項創新舉措,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特色:
率先實現網上業務辦理,提升中小微企業用戶體驗。為方便中小微企業辦理非上市股份公司登記、托管等業務,積極建設網上業務登記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股份公司登記托管業務全流程網上辦理。
率先實現登記數據實時對接,提高登記托管公信力。加強系統建設,在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實現非上市股份公司登記系統數據與市工商局企業登記系統數據實時對接,確保數據實時準確。截至目前,中股集團登記托管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疏通對接高層次資本市場,打造中小微企業“轉板直通車”。加強與深交所、中關村管委會的深度合作,通過啟動“中關村創新100上市培育工程”、搭建中關村科技金融路演平臺等多元化方式,實現中關村企業與創業板的無縫對接,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構建對接高層次資本市場基礎設施,解除轉板后顧之憂。與中國結算在登記結算業務規則、技術標準、賬戶體系架構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全國首創將四板市場納入中國結算統一賬戶平臺,實現了與更高層次資本市場的互通互聯,為掛牌企業轉板至創業板、新三板市場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基礎設施服務。
未來,中股集團將進一步匯聚資源,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用,發展具有資本市場功能的加速器、孵化器,打造首都資本市場的靚麗新名片,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更好地服務“創客”,助力中小微企業,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





首屆朝陽企業孵化器業務知識培訓會議順利召開
5月12日,由北京市朝陽區投資促進局主辦的首屆朝陽企業孵化器業務知識培訓會議在北京外企大廈召開。朝陽區政府相關主管機構、各孵化器代表及創業者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孵化器研究專家顏振軍與王鴻冀分別就孵化器的發展趨勢與運營做了主題發言;創業投資方代表莫天安與鄭杏果分別解讀了國外孵化器在實現創投對接上的作用和資本方青睞的創業項目種類;創業者代表張遇升則講述了他在創業過程中從孵化器得到的幫助。作為孵化器代表,北京方勝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曉霞介紹了“方勝創空間”孵化器項目服務模式、優勢及服務項目。
此次培訓會議集專家研究建議、創業者訴求及資本方的投資喜好于一體,將進一步提升朝陽區企業孵化器管理和建設水平,有助于實現孵化器的升級轉型。會后,與會嘉賓參觀了位于外企大廈B座18層的“方勝創空間”,并給予了積極的肯定。

第五屆“律·動中國”
FESCO全國公益法律巡講活動拉開序幕
2015年5月29日下午,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法規司、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律·動中國”——FESCO 2015年全國公益法律巡講活動在北京拉開序幕。人社部法規司副司長余明勤等政府領導,FESCO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閔強,FESCO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劉振興,FESCO集團紀委書記劉興無,FESCO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陸平,FESCO董事、總經理溫沁山等領導共同出席了北京站活動。來自康明斯、輝瑞制藥、微軟等500余家中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參加活動。本次“律·動中國”活動也將伴隨著北京站正式啟動,歷時4個月,足跡將遍布全國23座城市。FESCO將通過創新與變革來幫助企業適應未來所面對的巨大挑戰與機遇,以最新的調研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分析,解開企業如何運籌帷幄、把握人力資本的制勝之道。
五位同志榮獲“北京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15年4月29日,北京市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市委書記郭金龍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勞模、先進工作者和模范集體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條戰線上的勞動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他號召全市勞動者,唱響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鏗鏘時代主題,在首都現代化建設中展現風采、再立新功。
會上,由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推薦的廣東方勝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劉明建、北京鴻祥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辛吉昀、北京阿爾卡特朗訊科技有限公司何野、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宋瑋、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張冬偉5位同志,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FESCO健康大步走
2015年5月24日上午,由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工會及北京外資企業工會聯合會共同主辦、北京外企體育協會承辦的“2015 FESCO健康大步走”活動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拉開帷幕。
在集團副總唐慶主持的開幕儀式上,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振興致辭后,隨著外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一諤一聲發令槍響,來自集團本部及下屬企業、外資企業的1500余名職工及家屬在各單位工會旗幟下,跟隨著阿迪達斯專業健步走引領員,朝著5公里及10公里兩個自選挑戰目標出發。在終點處大家將加蓋有“挑戰成功”簽章的紀念明信片通過FESCO專為本次活動設立的郵筒寄出,成為自己一份有意義的紀念。FESCO希望借舉辦此類活動,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的號召,為廣大職工搭建和諧健康、快樂生活的健身平臺。

五色新絲纏角粽,今年端午又不同
粽子究竟該是甜的還是咸的?每近端午,如此問題必然會引發一場口水橫飛的網絡戰爭。有民俗專家考證,最初的粽子都是純米的,明朝以后有了餡,才有了這等咸甜之爭。600余年間,兩種粽子各霸一方,在味覺的傳承以及對故鄉、對媽媽的溫暖回憶中,各自培養著堅定擁躉。
話說及此,大家心有戚戚,無論“甜派”還是“咸派”,我們首先是“吃貨派”。今年端午節期間,CCTV7《食尚大轉盤》特別推出粽子專輯,南北兩派粽子高手直達現場——程玉蘭,專業包粽子40年,是北方金粽的研發人、傳承者。屠彩虹,南派五芳齋代表,嘉興市粽子比賽第一名,一手5分鐘包28個粽子的絕技,無人能與之爭鋒。一場虛無的口水戰在此升級為真實的味覺PK。真正的吃貨,吃到嘴里的不僅僅是味道,是食材,還有地方水土、歷史淵源。再高明一些,還能吃出一個地球村。營養師李纓在節目現場為大家介紹了嘉興箬竹葉和北方葦葉的不同特點,以及挑選粽葉的注意事項,還特別提醒大家小心“返青粽葉”對健康的危害!
食物傳播的魅力,既是地理緯度對同一食材的不同解讀,又是歷史長河中對味蕾記憶的持續發酵;是情感的、美學的,更是心理上的依托。小小一枚粽子,無論是愛咸還是愛甜,我們愛它所以爭論它,爭論的也許并非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歷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鄉的味道,以及彌漫在心頭的記憶與思念。


洛可可落地751D.Park
2015年5月30日,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SANSA上上]品牌及科技文化研發中心舉行正式入駐751極地創新中心的開幕活動。洛可可品牌及科技文化研發中心正式入駐751D.Park極地創新中心一層,占地面積400多平米,首家品牌形象店于同日正式營業。品牌形象店包含了“上上家居”和“上上裝”最新作品,全新的店面陳列,完美呈現洛可可新中式品牌風格。SANSA上上是洛可可設計集團旗下高端生活美學品牌,由中國設計界十大杰出青年,首位囊括IF、紅點、IDEA國際頂級大獎的設計師,洛可可創新集團創始人賈偉于2009年領銜團隊在北京創立。
SANSA上上遵述“述而不作”的創作理念,講究物與人之間的心靈互動。
本次活動同時也推出了SANSA上上新的子品牌CC Cat。CC Cat于5月31日正式在淘寶眾籌平臺上線,它是服裝、設計與科技的完美融合。致力于原創設計、科技創新,運用創新性感溫感光材料,來表達同一圖案于陽光的不同色彩。衣服上的圖案源自孩子的創作,將孩子畫的貓做到衣服上,低調而有愛,隱秘而偉大。SANSA上上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家長回歸家庭,忙碌的生活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孩子的真正需要卻更值得關注。

著名樂評人郭志凱新書記錄音樂之旅
繼青春類題材小說《那笑容是夏天的》熱銷之后,知名樂評人郭志凱近日又推出音樂游記《歌倫貝爾八千里路》,展現了一群充滿理想與激情的音樂人,以夢為馬,以車為房,一路跨越艱難險阻,用車輪與腳步丈量中國流行音樂山河萬里的征途。該書語言生動活潑接地氣,詳細記錄了由郭志凱參與主辦的8000公里“歌倫貝爾房車音樂之旅”行程中所發生的點滴趣事,表達出作者和同行者們對于生命意義及生活本身的真實感悟。這不是一次單純的旅行,這是洗盡鉛華的純真之旅,在沿途中遇到各色人群,從他們清澈見底的眼神中看到了那種都市人久違的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不是因為房子、車子、票子,而是用勤勞來打理自己的幸福生活。
八千里路,音樂為伴;有夢之人,青春不老。
第四屆云臺會開幕
6月10日,第四屆云臺會在昆明開幕。主題為:“臺企入滇,西進東盟,開拓南亞,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產業對接。”將就兩地產業對接,共拓南亞市場等展開研討,并深化中醫藥材、園區和中小企業、旅游觀光業、林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對接。
在開幕式上,再次敲定26個合作項目,較去年云臺會開幕式上的21個合作項目增加5個;協議金額達70億元人民幣。簽訂的合作項目包括:楚雄祿豐云臺休閑養生旅游和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項目,昆明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奧斯迪象藝合作項目,天晴光伏昆明投資合作項目,楚雄正綠農業科技(大姚縣核桃深加工)合作項目,云南昭通地區高冷蔬果有機種植發展計劃項目,昆明藝拓拾翠文創合作項目,玉溪新平優質荔枝深加工合作項目,富士康集團昆明高新區合作項目,楚雄武定縣奇珍特色農業種植加工項目,紅河乍甸乳業臺灣象藝生態旅游觀光牧場項目,石林臺灣農業文化創意園項目等。
中國新時代 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