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方 王申廣 王慧萍
稻草還田機械化作業的多種方式
●王仙方王申廣王慧萍

為確保保護性耕作技術得以大面積普及推廣,自2015年年初以來,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農業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稻草還田機械化作業,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集成示范項目建設。
該種方式應用于水稻+西蘭花等瓜果蔬菜類經濟作物的種植模式。方法是用聯合收割機收獲水稻后,再用稻草粉碎還田機將稻草粉碎還田。目前,這種稻草機械化還田方式在臺州市路橋區太平蔬菜機械化專業合作社已全面采用,2015年計劃稻草還田機械化作業面積達366.7 hm2。
這種方式在螺洋街道后鄭村臺州市路橋區香樟家庭農場有限公司應用。該農場為配合區保護性耕作技術創新與集成示范項目的具體實施,今年投資近10萬元購置了一臺中聯重機浙江有限公司生產的在尾部加裝粉碎還田機的艾禾4LZT-Z全軸流水稻聯合收割機。目前,已進行了6.7 hm2多的稻草還田機械化作業,2015年該方式計劃作業面積33.3 hm2。
聯合收割機收割水稻后,再用拖拉機旋耕作業。臺州市路橋區建國糧食生產機械化專業合作社及臺州市路橋區亞鵬家庭農場采用這種還田作業方法。2015年該方式計劃作業面積為66.7 hm2,主要應用在種植雙季水稻的區域。

對長滿雜草的拋荒田的開發及高稈經濟作物如向日葵等秸稈的粉碎,還有為便于芋艿采收而對其莖稈的前期粉碎,可直接用稻草粉碎還田機進行還田作業。臺州市路橋區亞鵬家庭農場集中采用這種作業方式,2015年計劃作業面積66.7 hm2,目前已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作者信息:臺州市路橋區農機總站,31805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