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華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廣東深圳518100)
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解析
周晶華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廣東深圳518100)
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14年7月2日正式發布第一部有關兒童鞋類安全指標的國家強制性標準GB 30585-2014《兒童鞋的安全技術規范》,并將于2016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該標準配套之前發布的GB 25036-2010《布面童膠鞋》、QB/T 4331-2012《兒童旅游鞋》、QB/T 2880-2007《兒童皮鞋》、QB/T 4546-2013《兒童皮涼鞋》全方位的監管兒童鞋的產品質量,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童鞋品牌;安全指標;技術規范
目前,中國3~12歲的少年兒童約為2.3億人,每年約有3000萬的新生兒出生,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童鞋產品每年有近300億元的市場容量。隨著現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子女的生活投入越來越大。所以,童鞋的市場空間將逐年高速遞增。相對于如此高的市場容量,但童鞋品牌相對比較缺失,目前國際品牌占有率為20%,國內品牌的占有率僅10%。市場銷售的童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品牌童鞋缺乏針對兒童生理特點的研究,設計與市場脫節,很多童鞋的款式完全是成人鞋的縮小版或是成人鞋的翻版,目前很多成人運動鞋品牌也紛紛將產品拓展到童鞋市場。而一雙好的童鞋,不僅要保護孩子的腳免受外界侵害,而且要具有符合兒童足部生長發育規律及生理機能的特點。全國制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14年7月2日正式發布第一部有關兒童鞋類安全指標的國家強制性標準GB 30585-2014《兒童鞋的安全技術規范》,并將于2016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該標準配套之前發布的GB 25036-2010《布面童膠鞋》、QB/T 4331-2012《兒童旅游鞋》、QB/T 2880-2007《兒童皮鞋》、QB/T 4546-2013《兒童皮涼鞋》全方位的監管兒童鞋的產品質量,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GB 30585-2014《兒童鞋的安全技術規范》適合于用各種材料制作的,供14周歲以下兒童日常穿用的鞋類。不同的年齡段的兒童對于危險的識別意識差異較大,3歲以下的嬰幼兒對于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可能會將所有物品都放入嘴里吸吮玩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慢慢對周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認知和判斷,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根據其使用對象的年齡大小,童鞋又被區分為2類:供3歲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使用的童鞋,一般鞋號小于等于170;供3至14歲大童使用的童鞋,一般鞋號在170至250之間。標準中對于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用鞋要求也有所區別。
《兒童鞋的安全技術規范》對兒童鞋的監管共分為三個部分:物理機械安全性能、異味和限量物質。
兒童鞋類需要關注尖點、利邊、裸露尖釘和斷針,其中裸露的尖釘一般是通過人工檢查,查看是否有可觸及的尖釘,防止在正常穿用時對兒童造成損害;斷針檢查會在很多鞋廠的出廠檢測中測試,一般通過金屬檢測儀進行檢測是否有殘留在產品內部的斷針;尖點和利邊的測試通過標準的可量化的測試條件對產品上的一些設計缺陷進行篩查,防止兒童在正常穿用的過程中被扎傷和割傷。值得一提的是,尖點和利邊的測試不僅只限于一般認知中的金屬和玻璃部件的測試,也包括鞋上其他材質的附件如魔術貼,鞋跟等。近年在成人鞋中較流行的金屬鉚釘裝飾類的設計風格也被沿用的童鞋中,生產設計方也應留意,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是否會對年幼兒童造成傷害。
兒童在4~14歲期間,腳底足弓開始慢慢成形,在發育過程中容易因其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和不合適的鞋導致足部發育不良,比如小女孩模仿成人穿高跟鞋,會導致腳掌受力過重,長期如此會影響兒童腳步的關節結構,甚至導致脊柱生理曲線變形。而在兒童鞋的安全技術規范中對童鞋的跟高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有效跟高不大于25 mm,所謂“有效跟高”是指“后跟高度減去前掌著地部位的厚度的值”。一般兒童鞋適合的鞋底厚度應為5 mm至10 mm,鞋跟高度應在6 mm至15 mm之間。
對于裝置了鋼勾心的兒童鞋,需要使用符合GB 28011的鋼勾心,以對鞋提供穩定的支撐,防止童鞋在穿著的過程中出現塌陷、變形,同時穩定的勾心支撐可以有效襯托足弓,并防止后跟杯歪斜,以及因此導致的后足外翻。
嬰幼兒對款式多樣的配飾件充滿好奇,會嘗試用手抓拽,甚至用牙咬,鞋上安裝不牢固的附件被扯下后,可能會被嬰幼兒吞食,甚至造成窒息等無法預料的傷害。針對嬰幼兒童鞋,即供3歲及以下兒童使用的,且鞋號不大于170的鞋,還需要考核附件拉力和小部件。
所謂附件是指“附在兒童鞋上起聯結、裝飾或說明作用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材質制作的紐扣、按扣、魔術貼、裝飾用扣、標志牌、商標、金屬扣環、鞋眼扣、拉鏈、各種材質的繩帶、花邊、珠子、珠片等……任何可能被兒童抓起或牙齒咬住的突出物部分和組件,均應測試附件拉力。測試附件拉力時,拉力機的夾具應分別平行于或垂直于測試部件的主軸,均勻施加70 N的力并保持10秒,卸荷后,檢查被測部件是否出現脫落。
對于任何可拆卸的附件和經過附件拉力測試后脫落的附件需要依據GB 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中條款5.2的要求測試小部件,如果完全容入小部件試驗器中,說明該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因小孩吞食附件導致的窒息風險。所以小部件的要求也是對嬰幼兒鞋上可拆卸附件的尺寸要求。
除了上述的物理機械安全性能的要求,GB 30585-2014中還包含對童鞋異味的要求,標準中要求異味等級需要小于或等于2級,如果產品會產生明顯或強烈的氣味,且該氣味引人注意或討厭,均會被判定不合格。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童鞋會在產品中增加一些芳香氣味,如果氣味過濃,引起不適,也會導致無法通過異味測試。
上述物理機械安全性能和異味要求詳見附表一。
除了上述的物理機械安全性能外,GB 30585-2014還對童鞋中的限量物質提出了要求。
童鞋產品中的使用的皮革需要符合六價鉻的要求,六價鉻的含量應該小于10 mg/kg。目前皮革鞣制多是采用鉻鞣工藝,皮革中三價鉻在一定的環境下會被氧化成六價鉻,而長期接觸六價鉻,可能引起皮炎和濕疹,甚至會誘發癌癥。

附表一
紡織品和皮革中使用的偶氮染料在還原環境下會降解釋放出芳香胺,部分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是接觸性致癌物,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均已禁止使用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芳香胺是指含有一個芳香基團的胺,也就是在-NH2、-NH-、或氮基團上連接一個芳香烴,包含一個或多個苯環。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紡織品按GB/T 17592測試,其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需小于等于20 mg/kg,皮革按照GB/T 19941測試,其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含量需小于等于30 mg/kg。
甲醛的危害近年已為人們所熟知,鞋類產品中同樣可能含有甲醛,甲醛具有毒性,能引起過敏,誘發癌性。空氣中的甲醛濃度高于0.1 mg/kg時,甲醛會刺激眼睛和粘膜,并伴有流淚現象。如果吸入相同濃度的甲醛可引起頭疼、咽喉灼燒感、呼吸困難,皮膚接觸會導致過敏,世界癌癥組織有足夠證據證明甲醛可能引起鼻咽癌。依據GB 30585-2014,嬰幼兒鞋中的甲醛不論是否直接與皮膚接觸均應限制在20 mg/kg含量以下;兒童鞋中的甲醛依據其材料與皮膚接觸的程度區分為直接接觸皮膚的材料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材料,其甲醛含量需分別低于75 mg/kg和300 mg/kg。
重金屬砷、鉛和鎘的總含量應分別小于等于100 mg/kg。砷可以用于制造顏料、染料、農藥、防腐劑,在金屬冶煉中可用于制造合金。砷會導致生長滯緩,擾亂中樞神經系統,并抑制生物體內的酶的活性。鉛在鞋類產品中主要是通過顏料和染料,以及塑膠穩定劑引入,鉛會長期蓄積在軟組織和骨骼中,是一種神經毒素,能損害神經元連接,嚴重影響兒童腦和神經發育。鎘廣泛用于顏料、油漆、塑膠穩定劑、以及電鍍金屬,鎘及其化合物是致癌物,可引發癌癥。
富馬酸二甲酯主要用于防霉抗菌,會引起過敏和濕疹。除了鞋類產品上的材料,對于鞋類包裝中放置的防霉抗菌的硅膠袋中也經常會檢出富馬酸二甲酯,從而間接污染鞋類產品。
亞硝胺一般是橡膠硫化過程中的副產物,是一種強致癌物,主要通過攝入對人體造成危害。嬰幼兒有可能在玩耍啃咬鞋類橡膠部件過程中,接觸并攝入該有害物質,故嬰幼兒鞋的橡膠部件中不應檢出亞硝胺。
鄰苯二甲酸酯主要用于塑料的增塑劑,是人體致癌物,能夠損害肝臟、腎臟、生殖系統的生長,還起到雌性激素的作用。嬰幼兒鞋中可接觸的合成塑膠和橡膠材料中限制使用DEHP/BBP/DBP/DINP/DIDP/ DNOP,其含量需分別低于0.1%,兒童鞋中可觸及合成塑膠和橡膠材料限制使用DEHP/BBP/DBP,其含量要求分別低于0.1%。
上述限量物質的要求詳見附表二。
該強制性標準即將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對于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安全的國家標準的產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范圍,可依法查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并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鑒于該強制性標準適用于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除童膠鞋之外的所有兒童鞋品,相關生產企業、品牌、經銷商應提前做好相關應對措施,確保其產品符合該標準的要求,保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正常銷售。

附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