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102600)李志紅 王磊 李海南 王彥彥
樣品為連花清瘟顆粒三批,批號分別為091201、091202、091203,由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營養瓊脂培養基、營養肉湯培養基、改良馬丁培養基、改良馬丁瓊脂培養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膽鹽乳糖培養基、4-甲基傘形酮葡糖苷酸培養基均由北京三藥科技開發公司生產,按說明書要求配制,121℃濕熱滅菌15 min,備用。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coli)[CMCC(B)44102],乙型副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5009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CMCC(F)98003]。
脈動真空滅菌器(XG1.G型,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安全柜(BHC-1300ⅡA2型,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生化培養箱(LRH-250F,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霉菌培養箱(MJ-250Ⅱ型,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箱(HHW21.420型,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
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中的平皿法進行回收率試驗,結果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均小于70%,其余試驗菌株的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培養基稀釋法進行試驗(1∶10供試液,0.2ml/皿),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
采用常規法對樣品進行大腸埃希菌檢查,結果陽性菌生長良好,說明本品在該條件下對大腸埃希菌的抑制作用可以忽略。
據此,擬定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草案如下。
取本品10g,加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振搖至供試品分散均勻,制成1∶10的供試液;細菌數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取1∶10的供試液1ml,等量分注于5個平皿中,每皿0.2ml;霉菌及酵母菌數采用平皿法,取1∶10的供試液1ml,注入平皿中,每皿1ml;大腸埃希菌采用常規法。
3.1 菌液的制備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
3.2 供試液的制備
取本品10g,加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振搖至供試品分散均勻,制成1∶10的供試液。
3.3 細菌、霉菌及酵母菌計數方法的驗證
3.3.1 試驗組
取1∶10供試液0.2ml和枯草芽孢桿菌菌液1ml,分別注入同一平皿中,立刻傾注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勻,待凝固后置30℃~35℃生化培養箱培養3天,計數。用同樣的方法對大腸埃希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試驗。
取1∶10供試液1ml和白色念珠菌菌液1ml,分別注入同一平皿中,立刻傾注玫瑰紅鈉培養基,混勻,待凝固后置23℃~28℃霉菌培養箱培養5天,計數。
取1∶10供試液1ml和黑曲霉孢子懸液1ml,分別注入同一平皿中,立刻傾注玫瑰紅鈉培養基,混勻,待凝固后置23℃~28℃霉菌培養箱培養5天,計數。
結果見附表1。
3.3.2 菌液組
分別取上述菌液1ml,采用平皿法,測定制備好的菌液的菌數(cfu/ml),所用培養基和培養條件同3.3.1,結果見附表2。
3.3.3 供試品對照組
取1∶10的供試液1ml,等量分注于5個平皿中,每皿0.2ml,立刻傾注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勻,待凝固后置30℃~35℃生化培養箱培養3天,測定其本底的細菌數。
取1∶10的供試液1ml,注入平皿中,立刻傾注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混勻,待凝固后置23℃~28℃霉菌培養箱培養5天,測定其本底的霉菌及酵母菌數。結果見附表3。
3.3.4 回收率

附表1 試驗組菌落計數(cfu/皿)

附表2 菌液組菌落計數(cfu/皿)

附表3 供試品對照組菌落計數(cfu/皿)

附表4 回收率(%)

附表5 大腸埃希菌檢查結果
分別進行3次獨立試驗,結果見附表4。
結果顯示,各試驗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表明該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弱本品對試驗菌的抑制作用。
3.4 大腸埃希菌檢查方法的驗證
3.4.1 供試品組
取1∶10供試液10ml,加至100ml乳糖膽鹽培養基中,置30℃~35℃培養箱培養24h。
3.4.2 空白對照組
取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10ml,加至100ml乳糖膽鹽培養基中,置30℃~35℃培養箱培養24h。
3.4.3 試驗組
取1∶10供試液10ml,加至100ml乳糖膽鹽培養基中,再加入1ml大腸埃希菌菌液,置30℃~35℃培養箱培養24h。
分別取上述培養物0.2ml,加至含5ml4-甲基傘形酮葡糖苷酸培養基試管中,置30℃~35℃培養箱培養5~24h,觀察結果。見附表5。
結果顯示,試驗組檢出大腸埃希菌,供試品組和空白對照組結果為陰性,說明該方法檢查大腸埃希菌可行。
綜上所述,草案擬定的方法可行。
取本品10 g,加p H 7.0 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振搖至供試品分散均勻,制成1∶10的供試液;細菌計數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取1∶10的供試液1ml,等量分注于5個平皿中,每皿0.2ml;霉菌及酵母菌數采用平皿法,取1∶10的供試液1ml,注入平皿中,每皿1ml;大腸埃希菌采用常規法。
由于中成藥的成分復雜,常有抑菌性,如果不對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進行驗證,只采用平皿法,會使結果產生較大的誤差。因此要采取適當的方法減弱供試液的抑菌性,同時對方法進行驗證,才能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如何減弱抑菌性,在方法的選擇上可以優先考慮稀釋法,簡單可靠。離心沉淀法較為繁瑣且有局限性,故未采用。
本品供試液不能全部透過濾膜,薄膜上表面有較多殘留,不適合薄膜過濾法。本品抑菌成分復雜,也很難采用中和法。因此優先選擇培養基稀釋法,驗證的結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消除連花清瘟顆粒的抑菌性,使微生物限度檢查結果準確可靠[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