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莫言小說的狂歡化敘事探究
王佳佳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小說的狂歡化是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受或者情景再現。就莫言小說的狂歡化敘事而言,除了包括對意識形態的解構、對社會理想的認同之外,還有對傳統藝術及審美原則的現實性顛覆。
莫言;小說;狂歡化敘事
對于任何一個文學作品而言,要想維持長久的生命力,其中所蘊含的精神活動就必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與創新性。現階段,國內文化進程始終落后于世界,而二者之間常常產生錯位現象。作為當代著名的文學家,莫言在其所著的每部作品中都賦予了一定的意義。仔細閱讀其小說,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打破了傳統的敘事模式,消解了以往的精英意識,正是因為這種變異與創新才造就了莫言小說的狂歡化色彩。一般情況下,小說的狂歡化是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受或者情景再現。從時間維度來考慮,最初的小說狂歡化是對于狂歡節生活的直接呈現,漸漸地,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狂歡生活也開始呈現邊緣化狀態,小說的狂歡化被轉移到作者的主觀思維與價值觀念方面了。
1.對社會理想的認同。在人們不斷爭取或者追求自由的過程中,所呈現的狀態更加健康、更加具有生命力。毫不夸張地說,莫言就是一位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作家,在他看來,要創作出好的文學作品,就應當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并寫出屬于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在這一點,便能在莫言的諸多作品中看到,不論是《檀香刑》中的媚娘,還是《生死疲勞》所描述的籃臉,亦或是《豐乳肥臀》的管家女兒們,均具備相似的特征: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由的渴望、對社會權威的挑釁以及對倫理道德的蔑視,正因為如此,他們敢于沖破傳統觀念,不惜一切追求內在的精神自在,這顯然是對社會公眾內心深處的普遍認同。
2.對意識形態的解構。可以說,文學所承擔的重要功能便是體現人們的某種意識形態。對于多數文學作品而言,都曾經是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重要載體或工具。作者在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可能受到官方標準的某種制約,其思維模式受到一定限制,所具備的犀利眼光也常常被模糊化,基于此,文學作品內不乏英雄人物等諸多美好事物。然而,與之相反的是,莫言敢于揭露社會的陰暗面,并借助于文化藝術的表達方式來進行情景重現。以《酒國》為例,莫言采用大量篇幅對官員形象進行描寫,突出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官僚體制的腐朽。
3.對傳統藝術及審美原則的顛覆。根據現代文學理論可知,文學的實質就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也是對人們生活的完美體現。從讀者角度出發,閱讀的過程也是對作品加以審美的活動過程,進而獲取更多的精神愉悅感。從這一角度上看,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更加注重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描述篇幅也更多一些。但是,在莫言小說作品中,大膽地對傳統審美原則進行顛覆,尤其運用大量文字對丑惡事物加以細致的刻畫,而對美好事物反而進行了相對粗鄙化的敘述。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加冕和脫冕”,起初這是一種狂歡節儀式,之后被巴赫金視為“思維狂歡化”的核心觀念。其中,“冕”象征著一種權力,而“脫冕”則是將那些所謂概念化的東西依附于物質層面上,從而不斷還原其平凡、世俗的真相。加冕則反之。
對于作家而言,其創作風格離不開多種因素,其中包括童年生活、故鄉記憶、個人生活經驗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等等。
1.故鄉記憶。對于多數文學創作者而言,故鄉都是其內心深處難以割舍的地方,除了能夠在文學作品內作為重要的表現對象之外,還可以成為作者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園。莫言的家鄉是位于山東省,而這里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的重要發祥地。兩千年來,儒家思想都是封建統治者的重要指導思想,經過歷代王朝的不斷更迭與封建統治者的不斷實踐,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充與完善,最終深入到人們內心世界的自覺意識之中。毫無疑問,這種意識內化既是對個體的自我約束,更是對公眾的巨大壓制。
2.生活經歷。從莫言的童年來看,一方面,他生活在農村地區,物質條件極為匱乏;另一方面,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毛主席的個人崇拜達到了極度狂熱的地步,自私自大思想泛濫,盲目性也較為嚴重。更為嚴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打著崇拜毛澤東的旗號進行利益爭奪,從而不斷暴露出人們內心更為丑惡的一面。此外,由于政治領導及政策失當,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經濟停滯不前,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與惡劣的國際環境等因素,使得原本就貧困的人民長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基于這一的生活背景,才從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莫言小說。正如他所言,“二十年的農村生活所經歷的全部黑暗和苦難,從文學的意義上說,都是上帝對我的恩賜”。
3.時代機遇。自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思想如潮流般涌入中國,國內社會意識形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松動,傳統思想文化也在不斷被解禁,與此同時,體現在文學領域,打破了國家高度意識形態下“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兩結合的模式對創作思維的束縛,從而不斷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與交流。毫無疑問,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下所引入的西方文化思潮,不論是從藝術個性,還是在思維理念上,均契合了莫言的寫作需要。
[1]向遠虎.莫言小說狂歡化敘事特點[J].文學教育,2011(07)
[2]楊宇.莫言小說狂歡化特色探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0.
[3]莫言.我的故鄉與我的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1993(02).
[4]張開艷.論莫言小說的狂歡化敘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I207.42
A
1005-5312(2015)02-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