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軒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1)
老年人居住空間人性化設計的思考
胡毓軒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1)
文章通過對我國老齡化社會問題和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分析,就安全防護,色彩和材料在室內各方面的表現予以介紹,讓人們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居住空間進行人性化的思考,指出人性化設計在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中的重要性。
老年人;居住空間;人性化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結構老齡化,老年人居住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已成為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總數為1.3億多,超過了總人口的10%,按聯合國的規定,中國已經進入了老年型的國家。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因此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應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與活動的居住空間,幫助老年人盡可能長地保持在住宅內獨立生活的能力,并確保其行動的安全性。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來對他們所居住的空間進行設計,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健康功能的衰退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阻止也無法逃避的命運。50歲-60歲這個階段,就會明顯地出現一些衰老跡象,如彎腰駝背、
行動比過去緩慢、反應變得遲鈍、體重也相應增加等,同時出現其他變化如心血管變化等,而這些變化易引起老年人健忘、愛發脾氣、缺乏適應能力、視覺模糊、色彩辨別能力降低、對空間感知能力下降等多方面的不適感。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不可避免地從社會退隱下來,收入減少,人家關系變得疏遠,社會范圍變小,退休后的老年人經常會有一種被社會遺棄的失落感。同時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也發生了變化,生活獨立性降低,從家庭事務的主要決定者變成了參與者。特別是不能與子女經常溝通,在感情上形成代溝,感到孤獨和寂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都市的工業化,使人與其生活環境失去了原有的和諧,老年人因為年齡的老化,社會變遷的快速,有一種無法與現在社會融合的感覺,也較青年人擁有更多的疏離感,老年人更需要關懷和交往,需要參與社會生活的平等機會。
(一)因生活時間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對居住環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退出職業生活后,生活時間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工作時間大大縮短,而余暇時間顯著延長,隨著余暇時間的增長,就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消費,以滿足老年人充實生活意義和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為了合理消費余暇時間,就必須提供必要的空間環境。例如,為了滿足老年人從事興趣愛好的需要,就要在居室或社區中有可以進行此類活動的場所;為了滿足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的需要,就要在住宅附近有進行鍛煉的場所,為了滿足老年人參加文化娛樂活動需求,就要在居住區附近有文化娛樂的設施等等,這些都是老年人因生活時間結構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對居住環境的特殊要求。
(二)因生活空間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對居住環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生活空間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這就是以家庭為生活的主要空間的活動空間范圍的縮小。因而只有為老年人提供足夠數量和較好質量的住房,才能保證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舒適安樂。
(三)因老年人個人生理和心理變化而產生的對居住環境的特殊要求
生理上,老年人對周圍環境的反應和適應能力逐步降低,要求給與更多的體貼和關懷,在行為特征上表現為對臺階、勾欄、樓梯、蹲便器等設施感到不便,穿越馬路也會緊張慌亂;心理上,有因為子女相繼成家和分居后的失落感和被遺棄感,有怕成為社會的負擔,而形成的孤獨感和寂寞感,還有自身肌體衰老產生的抑郁感和焦慮感。這些消極心理又反過來影響肌體的健康,形成惡性互動。
為了適應這種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老人需要親人、朋友、同事和鄰居的廣泛聯系、交往、慰藉和幫助,解決心理的特殊要求。而生理上特殊需求的滿足,則表現為在住房方面要求安全舒適,既方便獨立活動,又能在需要時得到子女的即時照顧,在社區環境方面,要求各種設施齊全完備,既有利于保持活力,又能在需要時及時獲得各種必要的社會服務。
(一)平面布局與空間
在布局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室內人流的交通路線,對于交通的研究以尺度關系為基礎。室內的通道不宜過于寬大,以免使空間變得空曠,使老年人產生孤獨空虛的感覺。同時通道的大小要考慮到輪椅的通行和轉向。單獨一個的輪椅通行至少需要800毫米,在直徑為1500毫米的范圍內可作360度的旋轉。
1.玄關
由于玄關是室內與室外的一個過渡空間,它的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在提供衣帽、鞋和雜物存放的儲物柜的基礎上,照顧老年人的行為不便,我們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停留的座椅,使他們不用急于替換。
2.起居室
在整體結構方面不宜過于復雜,家具陳設整齊有序,留出較大的空間便于老年人行走。居室的地面應平整不宜有高低變化。老年人在起居室進行各種活動,不可避免地和室內的各種家具構成了密切的聯系。這其中主要的是尺度的關系,比如人與椅子或者沙發的關系。在此,座高必須考慮膝蓋的高度;座深必須與臀部膝蓋部長度相適應;座椅周圍的通道必須滿足800毫米的間距,以便有輪椅的通過;茶幾與沙發的間距在400-450毫米之間可以保證坐者的人可以觸摸到茶幾上的東西。流暢的空間意味著他們行走和拿取物品更方便,這就要求家具盡量靠墻而立,且不應過高。考慮到老人擁有一定的私人物品以及可能有收藏的習慣,而且多半腿腳不夠靈便,爬上爬下不容易,柜子過高一定會給老人帶來生活中的不便,不妨試試多設一些矮柜,給予老年人足夠的收納空間。
3.臥室
老年人喜靜,房間應盡量安排遠離客廳和餐廳。老年人的床位最好南北方向安放,南北方向與地球磁場方向適合,是老人選擇以朝南的居室為佳。床應設置在靠近門的地方,方便老人夜晚入廁。床鋪的高低要適當,高度在45毫米左右,應便于老人起臥以及臥床時也能方便拿取物品,以防稍有不慎摔傷。一張舒適的床往往會令老年朋友避免許多老年疾病的產生。老人的睡床最好是硬床板加上厚褥子,不要用軟床,雖然感覺好像很舒服,很放松,但因為支撐力度不夠,容易造成肌肉緊張,腰酸背痛,對于患有風濕、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的老人家來說,睡上軟床反而對他們的健康有損害。硬些的床在睡覺時腰部沒有得到任何有效支撐,始終處于受力的緊張狀態,長期使用這種床墊,當然也不利于老人的腰椎。床頭應設伸手可及的照明開關。臥室內窗臺不宜過高,讓經常臥床休息的老年人也可以觀賞到窗外的景色。
4.陽臺
陽臺對于老年人更為重要,因為老年人容易呆在家里不出屋。如果設置一個能稍微到室內呼吸新鮮空氣或眺望遠處,或觀賞綠化和小鳥等的陽臺,就回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樂趣。從室內空間到陽臺時,考慮輪椅的出入,門的開口有效幅寬需要800毫米以上,室外地面需設計成可排水的坡度,在外端設排水溝。陽臺也是發生火災緊急情況一時的避難通道,不要放置易燃的物品。
5.廚房
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間內,廚房必要留出足夠空間以方便需要借助輔助器械的人使用。廚房中工作臺面的高度一般都在900毫米,這個高度使坐著的人、過高或者過矮的人不適用。為了給這些人提供一個合適的高度,必須根據所居住的老年人的高度進行調節。最好的是,有一些工作的臺面高度能夠自行設置不同的固定高度。清洗區的使用率較高,水槽清潔的區域應建成高度可調且下面有膝蓋空間,以方便不同的人使用。
6.衛生間
老年人使用的衛生設備,浴缸不宜小于150毫米,缸底應帶有防滑的凸起,為方便老人坐著洗浴,可采用便于平臂支撐或經專門設計的浴缸,浴缸不宜過深,不超過42毫米,高出地面部分不宜超過38毫米,如為淋浴,也應設置供坐著洗浴的裝置,浴室里應留適當的活動空間以便于更換衣物。老人用的坐便不宜過高,以38-42毫米為宜,旁邊也應設支撐。
(二)構件與材料的運用
安裝地板的時候,地面應選用防滑的材料,遇水不滑。而且針對輔助器械對地板的沖擊和壓力大,材料要堅固耐用。還有的是地板的反光系數不能太大,否則會形成眩光,影響行走的安全性。居室的地面應平整,避免有高低變化,如果有傾斜的地方,應做防滑處理。居室內局部鋪設地毯時要防止移動或卷邊,以避免老人摔跤。如木地板可以說是家庭裝飾的理想地板材料,木紋給人一種自然的親和感,木材的自然紋理具有生理和心理效應,同時木材的吸振,吸音效果都好,而且在吸濕,熱傳導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能。
門和窗是建筑的出口,作為一個交通的重要媒介體,門窗的選用也很重要。門口的最小凈寬為813毫米,此時門口的深度必須小于610毫米,若門口深度大于610毫米時,必須提供914毫米的最小凈寬。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空間,例如衛生間里選用推拉門比較好,避免老年人在使用時發生事故而外面的人不能打開門進行救護。在可能出現同時使用的門上設計可視窗,讓使用者可以在看到另一個空間的情況來采取自身的行為。而且門窗的把手應以省力方便為優。有時即使是一些音量很小的音樂,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噪音”,因此老人房間的門窗所用的材料隔音效果一定要好。門檻的高度不應超過10毫米,而且應要顯眼的顏色加于區分辨認。
(三)空間色彩的表達
夜間照明和色彩選擇有講究:明亮、柔和。
根據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老年人的臥房應盡量安排在朝陽的房間。一方面是因為老人喜陽,另一方面中國人在風水上會選擇接受陽光較好的房間給老人,讓老人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坐在家中就可以享受陽光。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夜間如廁的次數會有所增加,再加上老年人視力一般有所衰退,地面顏色的深淺變化,可能會導致老年人對地面高低做出錯誤判斷,影響正常行走,為保險起見,地面顏色應盡量統一。對于老年人房間的燈光設計,特別是夜間照明,是不容忽視的。老年人的視覺系統不喜歡受到過強的刺激,所以老年人房間的配色以柔和淡雅的同色系配置為佳,也可采用全面配套凝重沉穩的天然材質。選擇家具時,色彩注意不要用過于沉悶、冷靜的色彩,如灰、藍、黑等,易產生抑郁的氣氛;也不可采用過于明艷活潑的色彩,因為它容易使人躁動不安。巧妙地運用字畫擺設及長短卷幅,營造一份雅致而有內涵的氛圍來迎合老年人的情感訴求。充滿生命力的潔凈的常青盆栽也是老年人居住空間不可或缺的點綴。
(四)安全防護設施
對于老年人來說,再多的安全保障都不為過。隨著年事漸高,許多老人開始行動不便,起身、坐下、彎腰都成為困難的動作。除了家人適當的攙扶外,設置于墻壁的輔助扶手更成為他們的好幫手。而門廳、客廳、臥室、衛生間浴缸邊、馬桶與洗面盆兩側等地方可間隔設置一些直徑和高度分別為40毫米和900毫米的輔助扶手,材質以防水木質為佳,以方便老人行走。墻壁陽角部位最好處理成圓角或用彈性材料做護角,避免對老年人身體的磕碰。老人床頭,浴室安裝一個報警器開關,警鈴設在工人房或者客廳。老年人一旦發生意外,可以及時通知,以防不測。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逐,居住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們更加應該關注在我們身邊的弱勢群體,讓他們同樣享受到與時代相符的優質生活。設計人性化是人類追求理想化、藝術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設計境界。室內空間只有扣緊這一主題,對使用者的行為做理性的分析,才能做出人性化的設計。“人性化”才是室內空間的永恒話題。
[1]ArainMosteadi.老年人居住建筑[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陳躍中.健康建筑:營造人性化空間[J].中國建筑信息,2003(19).
[3]楊小東.普適住宅[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李沙,全進.室內項目設計·上(居室類)[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5]鄭曙旸.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91.
J525.1
A
1005-5312(2015)02-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