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從北京市中心向正北方前行,穿過綿延蔥郁的燕山山脈,抵達與內蒙古高原接壤的地帶,人們會突然發現:這里霧霾全消,湛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清澈的河水倒映著滿目蒼翠,一座座生態盎然的村鎮仿佛鑲嵌在畫里。人們徜徉在山間、游蕩在草原,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舒適和愉悅,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京北第一草原所在地——豐寧。
豐寧縣名取自于乾隆皇帝御賜“豐蕪康寧”。盡管現在豐寧縣仍舊戴著一頂國家貧困縣的帽子,但如今豐寧縣已開始走上一條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的道路。對于豐寧縣來說,這是該縣農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方向和道路。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目前,全國有30余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19個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豐寧縣是河北省首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那么,豐寧縣在發展有機農業上有哪些優勢呢?有機農業將為豐寧縣帶來怎樣的農業發展前景呢?
豐寧地域遼闊,森林茂盛,天藍水凈,地綠山青。全縣有耕地136萬畝,林地674萬畝,草場28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1.44%,空氣質量始終位于河北省前列,堪稱京北氧吧。豐寧地處北緯40°53'至42°00',東經115°54'至117°20'之間,是世界公認的奶牛、肉牛、肉羊養殖優勢帶。錯落的海拔,階梯狀分布的地勢,使之形成了獨特的氣候類型。充足的光照條件,較大的晝夜溫差,使這里成為我國最具優勢的雜糧、時差蔬菜種植地之一。
更值得稱贊的是,豐寧與北京山水相連,地處北京的上風上水,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生態高地,也是京津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態涵養區,供北京市飲用水的潮河、供天津市飲用水的灤河均發源于豐寧。
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為豐寧縣發展有機農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機遇。近年來,國家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時,豐寧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三省市優化布局的重大機遇,將良好的生態、優越的區位、富集的農業資源與生態建設、脫貧甩帽兩大任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注入現代農業理念,融入產業化發展方式,引入有機認證品牌,在全省領銜同時打造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和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兩大“金字牌匾”,以品牌創建為引領,服務首都中走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新路子。
創建豐寧有機農業園區
為更好地展示豐寧縣當地的有機農業,豐寧縣特別設立豐寧縣有機農業展廳。記者看到,展廳內擺放了各種豐富的豐寧有機產品,包括緣天然有機奶、黃旗小米、有機豬肉、有機蔬菜、禽蛋、亞麻籽油等。
豐寧地處奶牛養殖優勢帶,養殖奶牛已有30多年的歷史。豐寧縣自己的奶業企業——緣天然集團,生產的牛奶產品包括:有機純牛奶、黑牛奶、紅牛奶、紅棗乳酸菌飲品和雙復合果蔬酸酸乳飲品。集團副總裁李民告訴記者,2009年,集團獲得國家權威有機奶認證,緣天然集團以“完整產業鏈,牛奶才安全”為經營理念,以“自己種草、自己養牛、自己生產”為宗旨,提高現代牧業質量,擴大鮮奶加工能力。
據了解,以前豐寧縣奶牛養殖一直是小區化的飼養方式,但小區化飼養由于飼喂方式的落后,奶牛營養和衛生環境都無法達標,鮮奶的品質不能保證,效益難以提升。因此,縣政府決定引導積極性高的奶牛小區進行牧場化改造,并特意請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制定了奶牛小區改造提升方案,研究出臺了有機奶發展的支持政策,由政府平臺擔保,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貸款2億元,用于奶牛小區牧場化改造。目前,全縣改造完的牧場已達13家,發放補貼2100多萬元,年底全縣36個奶牛小區全部改造完畢。改造后的牧場,全部達到了A類牧場標準,奶牛單產提高了,勞動力成本下降了。在參觀緣天然有機牧場和生產基地時,記者在公司宣傳板上看到公司對“什么是安全牛奶”的回答:1.飼草種植區域具備天然的環境,無污染的水質、土壤、空氣。2.奶牛養殖區域具備適合奶牛的氣候、緯度、海拔。3.牛奶生產完全由企業自己完成。
豐寧滿族自治縣豐鑫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態有機豬肉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生態有機豬肉是以公司牧場飼養的生態豬和生態黑豬為原材料,飼料全部采用玉米、麩皮、稻糠、草糠等農作物,沒有任何激素,不添加對人體有害物。飼養標準上,通過合作社的平臺,將原始生態飼養和現代規模飼養相結合,采用半圈養半放養的方式,豬的飼養周期均在一年以上。
金玉蘭,學名芽球菊苣、歐洲菊苣,作為奧運會特供菜正式于2005年從歐洲引入中國,脆嫩爽口、苦中帶甜、去油膩,生吃熟食均可。豐寧平安高科實業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菊苣研究、種植、深加工和銷售的綜合性高科技農業集團。公司的金玉蘭(菊苣芽孢菜)生產通過了有機認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菊苣自然生長周期最短7個月。承德壩上農場充足的日照與優良的水土、空氣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一流的生長環境。
據了解,豐寧縣按照企業自愿、政府引導的原則,對80多個申報2015年有機農業園區的主體逐個進行篩選,最終確定31家基礎條件較好、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或合作社為2015年有機農業園區創建的主體單位,涵蓋了有機奶,有機肉牛、肉羊,有機食用菌,有機中草藥,有機蔬菜,有機谷子,有機果品等。
有機做得是一種誠信
豐寧縣京源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位于大灘鎮南窩鋪村,基地周圍便是遼闊的大草原和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這里的土壤、水源和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合生產有機產品。在豐寧縣有機農業發展論壇會上,記者見到了合作社社長王金柱。他告訴記者,合作社生產的小蘿卜從2008年開始出口韓國。2011年,小蘿卜獲得了有機認證。
王金柱談到他對有機產品的認識,他說,做有機農業成本會比較高,主要體現在人工成本方面。由于有機產品在種植過程中不能打農藥,防蟲插黃板、種菜等步驟都必須用人工完成。人員工資按天算,一天一個人要120元錢,平均種兩畝小蘿卜要17個人。除此之外,有機小蘿卜產量較以前有所減少,以前一畝地可以產5000多斤蘿卜,現在只能產4000多斤。但有機產品價格上占優勢,小蘿卜價格較以前每斤1.1元左右漲至每斤3元左右。“產量低了,價格上去了,其實對合作社來說沒有損失,只有好處。”王金柱說。
為何要做有機呢?王金柱告訴記者,將來有機食品是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目前,王金柱的合作社種植有機蘿卜40余畝。合作社除了種植有機蘿卜外,還種植馬鈴薯、甘藍、散花、大白菜等蔬菜。今年合作社生產的馬鈴薯也開始申請有機認證。
豐寧昌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公司。董事長彭德強告訴記者,公司以前主要以出口國外為主,現在開始做國內有機市場,到目前為止,公司已做了8年的有機產品。
對有機產品深有感觸的彭德強告訴記者,從生產者角度來講,做有機很困難。首先有機產品產量低,顏色不好看,賣相不如普通蔬菜好。其次,有機蔬菜在終端銷售時,由于市場準入機制對蔬菜的外觀要求,有機蔬菜有時會被限制。第三,有些耕地已經施化肥很多年,靠企業或個人改善土質很困難。第四,有機產品價格貴,經銷商不愿意售賣有機蔬菜。第五,即使從產地產出有機蔬菜,但如果運輸等方面沒有保護好,便會直接減少了有機產品的價值。
有機的效益取決于老百姓的接受度。從消費者角度來講,首先消費者對有機的認識不夠,思想觀念沒有跟上有機步伐。其次是消費者怕吃不到真正的有機食品。“所以消費者的經濟能力是一個方面,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消費者無法辨別真假有機。”彭德強說。
做有機做的是一種誠信。彭德強很贊同這個說法。那么,作為生產者,如何做到誠信經營呢?彭德強說,公司生產的每一種產品包裝上都貼有有機可追溯碼,消費者可以通過追溯碼查詢產品信息。但是如何保證貼碼的產品就是安全的呢?他說,企業應該考慮長遠的發展,如果企業以假亂真,一定會對企業有致命性打擊,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他看來,眼前利益不如長遠利益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