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君
(江門市蓬江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江門529000)
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研究
劉靜君
(江門市蓬江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江門529000)
高層建筑施工中,轉換層施工尤為關鍵,轉換層施工涉及到多項環節、多項技術,從模板支撐體系的選擇與計算,到鋼筋的安裝與鏈接,再到混凝土的澆筑等等,都要遵循一定規律、掌握科學的技術。本文以梁式轉換層施工為例,從轉換層模板支撐系統、鋼筋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施工等方面進行全面論述,分析了其中的施工技術要點與關鍵點。
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
為了確保高層建筑不同空間層的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發揮,現代高層建筑多數選擇了轉換層結構,其中梁式轉換層由于具備多方面的優勢特征,梁式轉換層具有結構簡單、安全牢固、均衡受力,方便施工、便于操作等優點,而且能夠有效承受轉換層上方巨大的荷載,使得其在高層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運用。然而,實際施工中,必須要把握好不同環節的施工程序與施工技巧,進而從整體上獲得高質量的工程。
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無論是自身重量還是施工負荷都相對較大,因此,需要參照所建設的建筑工程的具體信息來優選模板支撐系統,要確保所選擇的支撐系統擁有較高的強度、牢固度。
1.1工程概況
此工程為一座地下負二層、地上十五層的框剪-剪力墻混凝土結構建筑,建筑面積為26657m2。四層為轉換層,結構平面圖見圖1,面積約為976.43m2,部分凝土梁截面較大,集中線荷載> 20kN/m,三層支承樓面為C35級鋼筋混凝土板250厚。

圖1 四層結構平面圖
根據本工程概況信息,轉換層所處高度相對較低,工程建設規模較大,且配有地下室,經過綜合分析與衡量,決定選擇荷載傳遞支撐系統,進行模板支撐施工。
從整體來看,載荷傳遞支撐系統通常適合低位轉換層,而且其施工質量易于控制,模板支撐與拆卸工作量較小,造價成本也較低,工期較短,但是其技術等級要求較高,需要做好各個環節的計算與驗算工作。
1.2模板支撐系統的布置與相關技術
要想確保工程施工安全,就要確保轉換層垂直荷載能安全傳遞,為確保工程施工進度,維護轉換梁結構質量及其整體性,提高轉換層以下建筑結構中剪力墻、梁、柱等的牢固度,可以在其中添加早強減水劑,以此來夯實各部位的強度,提升轉換層以下建筑基礎結構的承載力,轉換層結構混凝土選擇一次澆筑措施,經過科學處理,地下室與地上基礎樓層的梁柱、剪力墻等的強度都大于80%,達到了承受樓板自重荷載與施工豎向荷載的水平,在荷載傳遞支撐系統下,發揮轉換層結構豎向結構傳力功能,實現載荷的平衡傳遞。經過研究決定,選擇φ48mm×3.5mm的Q235鋼管充當支撐材料。
1.3模板支撐體系強度與穩定性計算
此工程模板采用主楞鋼管與次楞木方,前者的規格:2φ48mm×3.5mm,鋼管之間距離為500mm,后者50×100,間距保持:1/2m×1/2m。
(1)強度驗算:
δ=M/W=Kql2/W<f
式中:K-一彎矩最不利組合系數,取值分別為:0.117與0.213;q-代表施加于次楞或者主楞中的線性均布荷載數值;l-代表次楞、主楞的跨距;f-則代表設計值。
(2)撓度驗算:
W=Krql4/100EI<W0=1/250,或者W0=1/150
式中:K-代表撓度系數,一般可以從規范表中尋找;q-代表施加于次楞或者主楞中的線性均布荷載數值;I-代表次、主楞截面慣性距;E-代表主次楞彈性模量。
2.1鋼筋放樣與下料
鋼筋質量標準為:鋼度較純、主筋長、密致分布、大數量的主筋需要集中定位于梁體交叉對接的主節點處,在此基礎上來精準下料。
(1)下料前需要明確工程設計目標,細致全面地分析設計圖紙與相關資料,嚴格按照建筑業相關的規定來正確下料,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開展。
(2)柱節點處對主筋加以處理,達到錨固彎起效果,為了達到理想的施工效果,要盡量獲得專業的設計單位、技術部門的支持,確保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一邊獲得有效的節點空間。
2.2鋼筋科學鏈接模式
在梁式轉換層主筋中,受力單元為最關鍵的環節,要確保所選擇的鏈接模式能夠維護鋼筋的完整、安全,通常來說,最科學的鏈接模式為冷擠壓法。
2.3鋼筋的安裝施工
對于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鋼筋類型的選擇,結合本工程概況,三層支撐樓面選擇C35級鋼筋,鏈接模式選擇冷擠壓模式,用混凝土板做底筋墊層,其厚度要在25mm以上,而且要確保其大于底部的鋼筋直徑,鋼筋裝配過程中也要對應裝配模板,先裝底部模板,再裝梁鋼筋,利用震動棒來振動。而且要確保鋼筋綁扎牢固、安全,重點對接頭與搭接部分進行檢查,無松垮現象。同時要對所要安裝、綁扎的鋼筋進行清潔、清理處理,保證其表面無油漬、無污染物,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質量。
對于高層建筑糧食轉換層施工來說,通常要用到大面積的混凝土,這就意味著混凝土的調配與澆筑施工量較大,而且所需時間也較長,為了獲得高質量的混凝土,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大方面入手:
(1)混凝土施工工作前,要編制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同時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選擇分層澆注法,這樣能有效保證模板支撐系統均衡受力,有效控制水熱問題的出現,實際的澆筑厚度需要在30~50cm,要盡量控制澆注速度,確保熱量的有效分散,這樣才能預防混凝土冷縫隙的出現。
(3)單位泵在1h內混凝土澆筑量需要在25m3以下,科學調節標高,而且要確保梁板的澆筑一次性成功,有效控制施工縫的出現。
(4)科學振搗。快速插入、緩慢拔出振搗器,振搗點要均勻分布,而且要確保單個點振搗完畢后,再進行下一點的振搗,預防漏振問題的出現,提高混凝土振搗質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一般可控制在30~40cm,需小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而且要隨著上層混凝土的振搗,繼續開展下層混凝土的振搗。等到梁體澆筑高度達到模板時,則要繼續實施二次振搗,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5)同一部位混凝土的澆筑保證連續進行,從而有效預防澆筑不連續而出現的縫隙,只有特別需要的情況下才能留出施工縫,但是也要嚴格根據設計要求與相關的科學規范,這樣才能總體上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
(6)梁式轉換層的混凝土澆筑面積較大,要對水泥漿液較厚的部分進行刮平處理,而且要趁著混凝土尚未凝固前,再次碾壓平整,從而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縫問題。而且,對于樓板的澆筑,則需邊澆筑、邊打毛,這樣才能保證所澆筑的混凝土質量,而且要嚴格禁止在所澆筑的樓板面散灰。
(7)澆筑混凝土時,不僅要關注混凝土本身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要時刻盯住與其相關的一些建筑結構構件,例如:模板、鋼筋、預埋件等等,一旦出現某一構件嚴重的錯位、變形等現象,則需要即刻暫停澆筑,否則會影響施工質量。
(8)混凝土澆筑成功后,必須加強養護與維護,嚴格依照科學的標準與規定來掌控養護時間,同時,也要做好內外溫差核查與監控工作,要確保溫差控制在25℃以內,從而有效預防裂縫問題。
要想獲得一個高質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須做好梁式轉換層施工工作,把握好關鍵施工技術,從鋼筋下料、鏈接,模板支撐系統的選擇與施工,再到混凝土的施工都要嚴格遵照相關的標準要求進行,這樣才能確保高質量的梁式轉換層施工工程。
[1]劉麗春,易義東.淺談梁式轉換層結構的設計與構造要求[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3).
[2]劉華峰,朱冰冰,曹平周.兩跨連續鋼梁整體穩定承載力計算分析[J].鋼結構,2011(增刊):345~349.
[3]王朝暉.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三維線性及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方法的研究[J].湖南大學,2009(1).
[4]李杰.高層商住樓梁式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30).
[5]劉成才,李久宏,劉善彬.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疊合板結構性能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6).
TU755.2
A
1673-0038(2015)14-0087-02
201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