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產品的防腐保鮮問題
食用農產品大多為生鮮食品,放置過久,產生異味和過氧化物,有致癌作用。食物未進行保鮮處理保存在冰箱中,仍會腐敗變質,只是速度放慢而已。因此,食品為防止微生物的侵襲,必須進行防腐處理。
農產品的防腐保鮮是通過除菌、滅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技術手段延長商品壽命、控制腐爛速度的過程。商品率越高,防腐保鮮技術運用越廣,例如果菜采收以后,雖然離開了植株或土壤,但仍然是有生命的活體,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仍進行著旺盛的呼吸代謝,以維持其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和各種代謝需要的物質。果樹貯藏保鮮就是通過控制貯藏環境條件,并利用各種輔助保鮮措施,盡量維持果蔬的“年輕”狀態,延緩其成熟衰老。
果蔬采后保鮮的關鍵問題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盡量抑制其呼吸作用,減少內部營養的損失;二是抑制病菌的生長,防止腐爛;三是控制其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損失,保持新鮮的狀態。抑制呼吸最有效的辦法是低溫、氣調(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減少氧氣)。抑制病菌則是使用抑菌劑,控制蒸騰的辦法一般是保持一定的濕度。
家庭保存蔬菜應注意哪些方面
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在食用前保鮮不當會造成維生素的損失,其中損失最多的是維生素C,其次是維生素B2。維生素在常溫條件下容易在空氣中被氧化而破壞,保存外葉、外殼可延緩維生素的破壞。因此,在食用之前,結球葉菜不要剝掉外葉,蔥蒜類不要剝掉外皮,豆類不要剝掉莢。馬鈴薯則需避光保存,以免芽眼和外皮變綠產生有毒的龍葵素。
新鮮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極低,若貯藏時間過長,出現腐爛變質情況時,亞硝酸鹽含量明顯升高。若在冰箱低溫下貯藏,蔬菜呼吸強度相對較弱,不易腐爛,維生素C、總糖、亞硝酸鹽含量均變化不大。所以,冷藏比常溫貯藏更有利于蔬菜的保鮮和營養成分保存。
不同蔬菜科學的保鮮方法
冬瓜:應選表皮完好有完整白霜的冬瓜,在通風陰涼處鋪上木板,把冬瓜放在上面,可保鮮4-5個月。
冬筍和生姜:找一容器鋪上濕沙,將冬筍和生姜尖頭朝上埋入沙中拍實,置于陰暗、通風處,可保鮮4-7周。
洋蔥和蒜苗:晾干洋蔥或蒜苗,放在涼爽、干燥、通風處,能貯藏很長時間,不宜用塑料袋包住或放入冰箱,那樣洋蔥或蒜苗會悶軟、變質和發芽。
土豆:宜低溫冷藏,不宜高溫置放,否則土豆的淀粉含量會降低,還會發芽。除了要低溫保存外,還要保持土豆的干燥,以防霉爛。
大蒜:將好蒜裝入塑料袋內封緊,放在室內,每周檢查一次,發現有干癟的蒜及時拿出來。
(本刊記者崔建玲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