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鵬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在保障糧食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力推廣使用水稻插秧機是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促進水稻增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鄉鎮農機管理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筆者作為一名鄉鎮農機管理工作者,在此簡要談談如何在農村普及水稻插秧機。
一、推動政策信息下鄉,調動購買水稻插秧機的積極性
加強與廣播電視部門溝通協調和配合,共同制作水稻插秧機有關新聞宣傳視頻;加強與電信運營企業合作,編輯發送水稻插秧機有關技術信息;制作水稻插秧機宣傳手冊,普及國家水稻插秧機有關政策;下鄉到村召開現場交流會,宣傳使用水稻插秧機的好處和優勢。通過以上途徑,將國家有關水稻插秧機政策信息傳達至“三農”工作第一線,覆蓋鄉鎮所轄行政村,惠及所有從事水稻生產者,增強農業大戶、農村合作社、龍頭企業購買水稻插秧機和種植水稻的積極性。
二、合理運用農機補貼,向購買水稻插秧機傾斜
圍繞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依據強農惠農有關政策法規,立足鄉鎮實際,科學合理,研究農機補貼向購買水稻插秧機發放的傾斜政策,鼓勵農業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購買和使用水稻插秧機,為想買而買不起水稻插秧機的購買者雪中送炭,使水稻插秧機在更廣范圍順利推廣使用。這既符合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建立現代農業產業經營體系,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種植效率,促進糧食增產增收。
三、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水稻插秧機操作水平
深入農村組織開展水稻插秧機技術培訓,邀請技術能手講授水稻插秧機基本構造、機器性能和操作技巧等內容,使水稻種植者掌握水稻插秧機基本技術要領,會操作、懂技術,能排除一般技術故障。同時組織農業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水稻插秧機技術學習交流活動,暢談學習心得,交流操作經驗,實現共同進步。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使水稻種植者逐步掌握和提高水稻插秧機技術水平,為在廣闊的農村市場全面推廣使用水稻插秧機奠定技術基礎。
四、完善售后服務體系,保障水稻插秧機推廣使用
根據水稻插秧機銷售和在農村分布使用實際,引導農機企業建立覆蓋農村售后服務隊伍,不斷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做好水稻插秧機質量保障、零部件供應、維修保養服務、維修技術培訓和咨詢及指導等方面的服務,督促農機企業用優質對路的產品和及時周到的服務,為推廣使用水稻插秧機提供保障。尤其是水稻插秧機在作業過程中,一旦發現機械故障,售后服務人員能在第一時間響應,并及時趕往現場,解決技術故障。這樣既不耽誤農時,影響水稻種植,又免去了農民使用水稻插秧機的后顧之憂,降低水稻種植成本。
隨著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實施,水稻插秧機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在鄉鎮農機管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們相信:水稻生產將逐步告別“面朝水田背朝天”的傳統種植方式,實現由人工種植到機械插秧的轉變;水稻插秧機一定會在廣闊的農村市場中普及開來,書寫促進水稻增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的新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