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分數下來,班里一群上課光知道睡覺、玩手機的同學,考差了就開始怨天尤人,好像從來沒想過自己考差的原因。我考得也不理想,但是在班里算比較好的,然后那些平時光知道打游戲偶爾聽聽課的同學,因為考得比我差就開始“酸”我。我平時努力學習,認真聽課、刷題的時候,他們在干什么呢?自己不努力,竟然來怪我?而且我的分數也不理想,我也很難過,憑什么在他們眼里就是虛偽了?他們這樣對我,我真的蠻郁悶的。
麥 浪
講也問同學,在你的來信中,我看到了一種常見的煩惱。法國作家拉伯雷說過:“人與人之間,最痛心的事莫過于在你認為理應獲得善意和友誼的地方,卻遭受了煩擾和損害。”在處理這件事情前,你要明確與那位同學的關系:你們是單純的玩伴,還是交心的朋友?友誼是雙向的,與交往活動中所產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質區別的,它比“玩得不錯”多了一層互相理解與關心。正視你們的關系后,若你想改善現在的情形,開誠布公是最好的做法。你可以詢問她是不是對自習課提醒這件事有一些不滿,倘若你們在這件事上存在誤解,把一切點明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方法。溝通是消除誤解的不二法門,誤解的消除能帶來友誼的修復。當然,如果溝通過程中發現對方說你壞話的原因不是誤解而是其人品問題,就趕緊“遠小人”,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改善無意義的人際關系。倘若是對方與你性格不合,對許多事情的看法無法統一認識,那就沒必要刻意改變對方的看法,認識你的人那么多,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也許你們做同學好于做親密的朋友,與她保持普通的同學關系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當壞話再次出現的時候,你只要做好自己,有則改之;倘若純屬子虛烏有,那再去理會她也沒有什么意思了。而這些壞話最終傷害的將是那個言說者,因為沒有人會喜歡愛八卦別人的無聊之人。
麥浪,你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招來一幫不學無術的“學渣”譏誚嘲諷,“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心情肯定是不爽的。從你的來信能看出,你是個理性而敏銳的人,所以你能一下子抓住那些同學淪為“學渣”的病根:上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課,不及時刷題,不懂反思,等等。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你在別人為何“酸”你、為何覺得你虛偽這些問題的認識上,沒有客觀冷靜地分析,而是止于抱怨、委屈這些情緒。如果超越郁悶抱怨的情緒壁壘,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你也許會諒解那些同學的態度。設想一下,當考得比較爛的同學問你考得怎樣的時候,你說自己考得不理想。從你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句真誠到不能再真誠的實話,因為這次雖然“在班里算比較好”,但低于正常水平。可你的同學就不這么認為了,分數被你狂甩幾個街區的他們,看到你坐擁一個他們想也不敢想的好成績,竟然還說“不理想”,自然覺得你虛偽。這種現象是因為換位思考失敗導致認知上的隔閡引發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你也許可以放下那些不平的情緒,畢竟這是看問題角度不同帶來的誤解,而非態度惡劣的敵視。
希望你和你的同學擁有換位思考的高級心智,能懷著善意去揣測他人,這樣的要求對還是初中生的你們來說有點高,但相信你們會慢慢成長。目前,對你而言,主要任務是走出郁悶,做到“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你的那些同學雖然行為上不夠用功,但他們考砸后的反應,包括“酸”你的言語,都說明他們其實也是在乎學習、在乎榮譽的。你可以與老師一起,幫助那些同學早日拿出改變自我的勇氣與行動。當你像星星之火一樣點燃全班同學的學習熱情,也許就從根本上匡正了有些扭曲的輿論導向。今天,你改變了班級小社會,明天,你也能改變我們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