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北京人素來就有春季吃野菜的習慣,這不是窮家的專利,即使是有條件吃新鮮蔬菜的有錢人,也有這種吃野菜的風俗。
以前在北京的郊區以及護城河堤坡兒生長有許多野菜,最先能食用的是白蒿、薺菜,而后的柳樹芽兒、榆樹錢兒、花椒葉兒等都可以接著吃了。
近日,隨著天氣轉暖,不少人會在周末去郊外踏青,順便挖點野菜回來嘗鮮。也有的市民把目光盯在馬路邊、城市公共綠地等地方的野菜。
不過提醒大家,吃野菜的四大注意事項:
1.不認識的不采、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綠油油的很是可愛,但不一定能食用。
2.路邊的野菜不要采,最好挑選那些遠離城區、沒有污染的野菜。
3.做好前處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經過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后再吃。
4.不宜多吃。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這是我們老祖宗在親身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所以,嘗嘗鮮,偶爾改善改善口味還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吃野菜原本是為了促進健康,如果吃的不合適帶來負面作用,就適得其反啦。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博士說,根據祖國傳統醫學記載,很多野菜具有防病治病作用。它們的營養成分和普通的蔬菜差不多。有這樣幾個特點: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綠顏色的野菜中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核黃素等豐富;礦物質,如鈣、鉀、鎂的含量也較高;膳食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含較多的植物化學物質。
記者周末從北京的長安市場了解到,很多傳統觀念里的野菜,近幾年都開始大棚種植,做到全年供應。目前市場里能見到的有薺菜、板藍根、香椿頭、蘆蒿等品種,最新的大棚薺菜批發價格為5元/斤,板藍根5.5元/斤,蘆蒿10元/把。
其實,野生的野菜大多味道更重,很多人吃不慣,加上無法保證在最佳時間采收,不少野生的野菜口感會更老一些。而人工種植的野菜,普遍辛辣苦味要淡一些,更符合大眾口味。
三月野菜“賽靈丹”,幾種野菜吃法教給你,讓你品嘗鮮嫩的春天滋味吧。
涼拌板藍根
做法:將板藍根去雜洗凈,入沸水鍋中焯2分鐘,迅速撈出用涼水浸泡冷卻,擠干水分,切段,放入盆中待用,將蒜泥、鹽、生抽、香油和醋在小碗中攪勻,澆在板藍根上拌勻即可。
炸香椿魚兒
做法:香椿洗凈,切去老根,用熱水焯燙1分鐘,焯燙好的香椿葉撈出,瀝干水分備用,面粉和淀粉混合,加入雞蛋和清水攪拌均勻調成面糊,把焯燙過的香椿葉分次放入面糊,油溫燒熱至六七成熱最佳,放入掛滿面糊的香椿芽,入油鍋炸30秒撈出控油后即可食用。
涼拌馬蘭頭
做法:將春筍和馬蘭頭、白豆腐干分別焯水、切丁,混合一起,加入1克鹽,適量的香油和少許花椒油即可。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再放點其他的調味料,再加了幾粒枸杞點綴,很漂亮。
清炒莧菜
做法:莧菜摘去老根,洗凈切成段,大蒜拍破切成蒜粒,鍋內放少許油,油熱后放蒜粒煸炒至呈微黃色,下入莧菜翻炒,炒至莧菜打蔫的時候關火,加鹽和味精調味,最后淋上幾滴香油炒勻即可。
薺菜水餃
做法:準備好豬肉餡,最好是肥三瘦七的比率,加入蔥姜汁,將肉餡朝一個方向攪拌,將蔥姜汁全部拌入后攪拌好的肉餡是膨松且富有彈性的。調入生抽、老抽、2克鹽、1克雞精、蠔油和芝麻油將肉餡再次拌勻,腌一會兒。燒開水,將薺菜放入燙至變色后撈出,切成小段,捏去水分,薺菜放入碗中先倒入少許芝麻油拌勻,再加入2克鹽和1克雞精。
將肉餡和薺菜混合拌勻,餃子餡就調好了。餃子全部包好后,放入開水鍋中煮開,水開后點一碗涼水再煮,反復加三至四次后,餃子浮起,明顯膨脹就是煮熟可以開吃了
編后語: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產的時候,適當地多吃一點野菜,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記者建議最好到當地農民手中購買新鮮野菜。又好吃又健康的野菜大餐,都動手做做吧,把健康吃出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