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玉


農產品加工業是指以農、林、牧、漁產品及其加工品為原料所進行的工業生產活動。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在統計上涉及食品加工和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木材加工業、家具制造業、造紙業、橡膠制品等12個行業。由于農產品加工業融農業生產、加工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一體,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和促進農民增收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新引擎。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提高農業附加值。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是實現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建設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既是有效轉移和安置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小城鎮的有效手段;同時是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國民經濟整體上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作為農業大省的廣西,應該充分立足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搶抓機遇,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廣西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增長顯著,成為廣西經濟支柱產業
廣西具有豐富的農產品加工資源,2013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500萬噸、甘蔗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保持全國第一位,蠶繭產量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園林水果產量位于全國五大水果千萬噸省區行列,肉類和水產品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富裕的目標,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2013年全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221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40.41%;總產值5263.54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8.66%;年均從業人數165.6萬人,占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的35.44%,利潤總額358.87億元,占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35.38%(見表1)。2014年廣西食品產業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成為廣西唯一產值超過3000億元的產業。可見,農產品加工業已經成為廣西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形成由農副食品加工業引領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體系
2013年,廣西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2049.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8.9%,基本形成了以制糖業和肉類、果蔬、水產品、煙草、蠶繭、中藥、木材加工藤竹制品等為重點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體系。其中,制糖業優勢最為突出。廣西是全國最大的食用糖產區,2013年廣西規模以上制糖企業97家,從業人員6.6萬人,工業總產值649.9億元,占廣西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的31.7%。制糖工業已形成較完善的加工體系,產生了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如農墾糖業、南華糖業、南寧糖業、鳳糖生化、東亞糖業、貴糖集團等)和知名品牌。形成了帶狀分布明顯的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帶,如桂北的果蔬加工帶、桂中南現代中藥加工集群、桂東南的畜禽加工帶、桂南的水產品加工帶、桂西的林產品加工帶、桂中的煙草加工集群、桂西南的香料加工帶等。
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名特優產品
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廣西以特色資源為基礎,依靠科技進步,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逐步實現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傳統工藝向現代工藝轉變。重點發展了制糖、卷煙、糧油加工、飲料酒制造、軟飲料、畜禽產品加工、水產品加工、乳制品、果蔬加工、木材加工等行業。榴花牌白砂糖、三金藥片、兩面針牙膏、南方黑芝麻糊、甲天下牛奶、玉林正骨水等成為暢銷品牌。截至2014年,廣西擁有黑五類食品集團、貴糖、鳳糖生化、桂林萊茵生物科技、揚翔股份、參皇養殖集團、玉林制藥、皇氏乳業、鳳翔集團畜禽食品有限公司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1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210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廣西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產業鏈條短,農產品加工深度不足
加工深度=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農業總產值,表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水平。加工深度越大,表明該地區農產品以初級農產品方式出售越少,由于加工而帶來的附加值越大。按照2014年廣西統計年鑒的數據計算,2013年廣西農產品的加工深度為1.4∶1,低于全國1.88∶1的水平,更低于發達國家2.4∶1的平均水平。這表明在廣西農產品大多數直接作為初級產品流向了終端市場,例如廣西食用糖和蠶繭產量全國第一,但是其相關產成品卻寥寥無幾;體現精加工水平的食品制造業產值僅占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的5.4%;在邊貿出口農產品中,包括柑橘、大蒜、洋蔥、中藥材、胡蘿卜等多以初級農產品形式出口,說明廣西農產品加工業鏈條短,發展程度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市場集中度不高、龍頭企業數量偏少
市場集中度是反映在某一特定產業中市場份額控制在少數幾個大企業手中的程度的指標,市場集中度越高,則市場競爭度越低,市場競爭力越強,反之亦然。廣西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普遍不高。2013年廣西農產品加工涉及的12個行業中,只有蔗糖和煙草的市場集中度是較高的,其中蔗糖占據全國60%以上的市場。2014年廣西有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1家,而同是農業大省的山東有89家,河南59家,四川59家。與農產品加工業發達省份相比,廣西尤其缺少像雙匯、蒙牛、伊利、魯花等實力強大的著名企業。缺少龍頭企業帶動,廣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
原料生產分散,缺少專用原料基地
原料是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第一車間,擁有規模化、標準化、無公害的原料基地是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廣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僅1.31畝,低于全國1.52畝的平均水平,通過土地流轉實行農作物大規模生產難度加大。原料生產普遍呈現分散、細碎局面,在全區種植業中,以基地方式進行生產的農作物播種面積不到總量的15%,專門為加工而播種的面積僅為8%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原料數量、安全和品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