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光 雷正權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咸陽 712000)
?
磁極針配合推拿整脊治療頸源性頭痛98例*
袁海光△雷正權△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咸陽 712000)
目的:觀察磁極針配合推拿整脊治療頸源性頭痛的臨床效果。方法:頸源性頭痛19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采用推拿整脊手法治療,治療組9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磁極針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總有效率和愈顯率。結果:兩組在總有效率方面沒有顯著差異,而在愈顯率有極顯著性差異。結論:磁極針配合推拿整脊治療頸源性頭痛在改善頭痛癥狀的時效性方面有優勢。
頸源性頭痛是指頸椎和(或)頸部軟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損所引起的枕部或頭部疼痛,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征[1]。我科采用磁極針配合推拿整脊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98例,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所有適宜患者通過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收治共1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男41,女59;平均年齡41.5±4.8歲;平均病程23.4±7.1d;頸椎X線片齒狀突偏歪22例,椎體紊亂65例,其他13例。治療組:98例,男34,女65;平均年齡42.1±5.3歲;平均病程22.7±6.8d;頸椎X線片齒狀突偏歪27例,椎體紊亂61例,其他10。兩組病例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頭痛并且具備以下癥狀體征[2]: 頭痛起源于頸部,多為持續性疼痛,呈脹痛、隱痛或牽扯樣痛,陣發性加重,后擴散至枕頂部,甚至額部;頸部活動受限,僵硬、上頸段橫突旁或枕部有明顯壓痛;頸部活動時、勞累,及頸椎非正常體位時頭痛癥狀加重; 影像學檢查,大部分見頸椎骨質增生性及項韌帶鈣化,椎間孔縮小,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寰齒間隙不對稱;檢查排除其他類型的頭痛和顱內占位性病變,骨折、腫瘤、結核及耳鼻喉眼科疾病。
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磁極針配合推拿整脊治療,對照組僅采用推拿整脊治療。磁極針療法:患者俯臥位或端坐低頭伏案位,暴露頸部,穴位常規消毒,主穴選取雙側的完骨、風池、天柱和頭竅陰,采用三元牌28~30號1.0~3.0 寸磁極針治療,頭痛側穴區采用 N 極針,健側或頭痛較輕側用S 極針,按規范取穴和進針,刺入約0.2~0.3 cm ,行捻轉瀉法,得氣后留針 30 min,間隔 10 min 行針 1次。
推拿手法:患者端坐位,醫者站其身后,拿揉患者的頸項部,用一指禪推患側的天柱、風池、翳明、大椎、肩胛間區、病變椎體肌反應壓痛處,沿頸項部及斜方肌從上往下往返操作4~6 min;重點拇指按揉枕部筋膜區3 min,點揉風池、天柱、完骨穴;一指禪推風池、天柱、完骨穴和雙側風池穴,拿五經、拿揉肩井各3~5次[3]。整脊復位:采用仰頭搖正復位法。以C2右側橫突壓痛為例,患者取坐位,醫者站在患者右后方,醫者左手拇指頂按在右側橫突壓痛點上,其余四指攤開略向左前方,扶住其頭后頂部,右手掌心托住其下頜,調整患者頭部后仰約15°左右,右手大拇指朝外其余四指扶住其面頰部,令其頭向左側偏30°~45°右轉45°,至有阻力感時,雙手協同快速、短促發力,右手向右上方扳動,左手拇指向左下方頂按壓痛點的橫突,聞之有彈響聲,隨之恢復患者正常端坐位,左手觸摸橫突壓痛消失,表示復位成功。以上兩組均每日1次,治療10次后觀察療效。
療效標準參照有關文獻[4]制定。臨床痊愈:頭痛等主要癥狀消失,頸部無棘突偏歪,橫突無壓痛,可以正常生活工作。顯效:頭痛基本消失,頸部有輕度壓痛,能正常生活。有效:偶有頭痛,能堅持生活工作。無效:癥狀無變化或反而加重,棘突仍偏歪,橫突有壓痛,無法正常生活工作。
治療結果臨床療效兩組治療2個療程后統計結果,經統計學處理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1;△P>0.05
討論 頸椎病是造成頸源性頭痛的根本原因,患者多有頸部慢性勞損、外傷史、頸椎退行性改變和肌肉痙攣等[5]。頭痛多在單側,部位多在足少陽和足太陽經脈循行處,早期多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適感,以后轉為悶脹或酸痛感,逐漸出現疼痛,可牽扯到前額、頂顳和頸部,有的可同時出現同側肩背上肢疼痛。主要的病理因素:關節紊亂刺激神經,本病多發于枕側頭部,頸椎病變后,上頸椎關節不穩,力學結構改變,易出現寰枕、寰樞關節,關節突關節結構變化、椎間孔的病理改變,頸椎關節突關節結構紊亂會導致走行于骨纖維管或脆性交叉纖維中的神經受到卡壓刺激,直接引起疼痛,特別是分布到頭頸部的皮神經(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高位頸神經等);筋膜痙攣刺激神經,長期伏案低頭工作,及頸部勞損或寒濕侵襲,形成慢性勞損,引起局部肌肉的痙攣可導致組織缺血,頸部肌肉筋膜處于持續緊張痙攣狀態,同時代謝產物的聚集導致肌筋膜炎,日久局部見結節、瘢痕,局部軟組織的高張力使皮神經受到卡壓刺激而致疼痛;炎性刺激,頸部軟組織水腫、痙攣、粘連,致組織代謝異常,引起局部無菌性炎癥,此時受刺激的神經也會發生炎癥反應,產生的炎性物質侵襲局部神經、血管也最終產生疼痛。針對頸源性頭痛以頭痛為主癥、與頸椎病變相關的特點,我們認為通過治療頸椎可以改善頸源性頭痛相關癥狀,故采用推拿整脊手法結合磁極針治療,消除病因,解除癥狀,療效迅速。
磁極針是在中醫經絡理論指導下利用磁場效應、經穴臟腑相關等作用機制治療疾病的一種新型針法,具有針感產生速度快、針感傳導速度快、針感持續的特點。從經絡循行看,天柱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頭竅陰、完骨及風池屬于足少陽膽經;從神經分布看,天柱穴布有枕大神經干,頭竅陰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會合支,完骨為枕小神經本干,風池為枕小神經分支。天柱、頭竅陰、完骨及風池均位于后枕和頸項部,通過磁極針針刺枕頸部這些經穴,可以糾正和改善穴區及相關臟腑的磁場失衡,減輕相關肌群的張力和炎性反應,可以起到疏通陽經、行氣活血、活絡止痛的作用,起到一定的消炎解痙鎮痛作用,緩解頸椎病變對頸神經根和血管的卡壓和刺激,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和縮短療程[6]。
推拿手法要求柔和、深沉,以局部溫熱感為宜,沿頸項部及斜方肌操作,滲透到深部肌層;按揉風池、天柱、大杼、肩井及背部痛點等穴,彈撥松解條索狀結節;在局部痛點運用撥揉手法以舒筋活血,松解粘連,促進血液循環;重點放松頸項部和肩背部肌群。風池穴,拿揉肩井穴等,從多層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調節機能狀態。通過端提拔伸旋轉頸部,調衡頸項肌群、撥揉枕部筋膜區,緩解肌肉痙攣。頸椎后伸牽旋整復法同后伸斜扳整復法結合,這兩種整脊法能夠對頸上部理筋散結,整復錯縫。頸椎在后伸10°~15°狀態下,頸部相關韌帶肌群均處于松弛狀態,作用力作用于上頸段,推拿整脊復位手法等可以調整寰枕、寰樞及C2, 3關節的位置,可以有效的調節糾正椎體間錯位,整復頸椎解剖結構,緩解軟組織的痙攣,松解肌肉粘連,糾正頸椎曲度,重建頸椎穩定性和力學平衡系統,改善頸椎各關節與周圍神經的位置關系。
磁極針與推拿整脊諸法合用,可以矯正小關節紊亂,俗話說“骨正筋自舒”,筋脈得以理順,解除肌肉痙攣,疏通經絡,緩解炎性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通則不痛”起到解除頸脊神經的牽拉、壓迫、炎癥刺激,消炎止痛,因而使患者的頭痛消失或減輕。
[1] 袁博.定位拔伸牽引旋轉復位法治療頸源性頭痛302例[J].陜西中醫,2012,33(7):821-823.
[2] 吳佳璇,范儒軍,宋文學,等.頸源性頭痛行頸2椎旁阻滯結合針刺治療的療效分析[J].針刺研究,2013,38(5):411-414.
[3] 張曉哲,王李麗,劉延青.針刺加火針治療頸源性頭痛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13,33(11):989-992.
[4] 馮衛星,袁海光,王斌,等.劉智斌推拿整脊手法治療頸性眩暈經驗[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11):112~114.
[5] 王 淵,劉智斌.劉智斌教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經驗[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6):927.
[6] 牛曉梅,馮衛星,楊斌,等.磁極針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中醫證候積分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10):28-30.
(收稿2015-03-29;修回2015-04-26)
R255
A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5.09.071
*陜西省咸陽市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014K04-06)
△陜西省名中醫劉智斌教授工作室(咸陽 712000)
主題詞 頭痛/針灸療法@磁極針@整脊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