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貞
(融水縣城鄉建設規劃辦公室 廣西 融水 545300)
基于生態優先理念下小城鎮規劃對策的研究
何忠貞
(融水縣城鄉建設規劃辦公室廣西融水545300)
隨著我國人口基數不斷增加,自然環境承受能力下降,城鎮生態環境面臨著人均耕地不足、環境破壞以及生態失衡等巨大壓力。因此,小城鎮的規劃與建設應從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視角出發,堅持可持續發展策略,為城鎮發展制定科學與長遠計劃,提高城鎮環境保護水平,從而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小城鎮。要想改變現在就必須立足區域統籌和生態協調發展,在現狀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注重小城鎮的生態和環境建設發展研究,從用地功能、交通組織、生態建設、設施配套以及財政支出等方面進行深化完善,致力于打造一個產業職能突出、風貌特色鮮明、富有城鄉統籌成效的生態平衡和環境良好的小城鎮。
生態優先理念;小城鎮規劃;對策;研究
目前大部分城市在進行城鎮建設過程中,由于對生態環境規劃理解不當,在進行建設時只重視發展,而忽略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存在破壞環境、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亂排亂放等現象,導致城鎮居住環境和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發展不平衡,環境質量日益惡劣。不僅影響了小城鎮的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而且直接影響到小城鎮及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生態小城鎮的規劃與主要是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環境,建立生態平衡。使小城鎮得以快速可持續發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周圍鄉村和城市的快速發展,為國家的總體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出巨大的力量[1]。
根據對小城鎮生態規劃的探究,當今小城鎮規劃存在著生態小城鎮建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略環境生態效益、只重視小城鎮的自身建設,忽略小城鎮周圍農村協調發展、生態城鎮建設的成本不足,生態環境建設力不從心等問題。
2.1生態小城鎮建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略環境生態效益
經科學研究發現,中國生態小城鎮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要求快速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眾所周知,許多小城鎮的工業是在20世紀70、80年代建立,由于技術水平落后,對環境的破壞很大,而且在工業廢水、工業廢氣的處理與凈化方面又不十分注意,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其次在小城鎮里從城鎮領導到居民大多都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不僅對城鎮工廠的破壞生態的現象不予理睬,而且自己本身也不重視保護環境,經常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亂砍濫伐,造成環境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最后小城鎮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也是制約小城鎮和諧發展的制約因素。有些領導人為了眼前利益,給一些危害環境的工廠進行隨意排放污水,廢氣的現象也時有發生[2]。
2.2只重視小城鎮的自身建設,忽略小城鎮周圍農村協調發展
目前在生態小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與城鎮與農村發展不協調,甚至相矛盾的現象,例如有些城鎮在引進工廠獲得大量稅收,增加了城鎮居民的就業機會,促進城鎮自身的經濟發展的同時,卻與工廠領導妥協,同意其肆意開采周圍農村的自然資源,默許其破壞周圍生態環境的行為,甚至同意將工業廢水、工業廢氣排放到流經農村的河流當中去,或者是埋藏到附近的農田當中去,嚴重危害了周圍農村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城鎮的居民也將自己的生活垃圾直接埋藏于附近的農田或者將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河流當中。這些行為的后果往往承受的是周圍的生態環境與農民。
2.3生態城鎮建設的成本不足,生態環境建設力不從心
國外的生態建設往往都市在政府強大的資金支持下,改進城鎮企業的技術,建立配套的污染處理設備,增加綠化面積,減少排放量,同時加大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獎勵生態環保措施,過來人民群眾愛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而在國內,由于地方經濟實力薄弱,政府對支持城鎮生態建設的管理政策較少,小城鎮在沒有強而有力的資金支持小,很難做到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也有力地進行生態環境保護[3]。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有超過80%的小城鎮由于沒有足夠的生態保護資金,而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基礎上同時對生態環境建設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對小城鎮經濟發展過程中顯現出來的生態和環境問題,需要從增加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合理開發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采能源,保護大氣環境等方面進行規劃,促進小城鎮的生態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如圖1所示。

圖1
3.1增加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政策
政策是政府行使經濟建設、推動社會發展等職權的重要措施,是引領小城鎮發展方向的重要指揮棒,政策的思想與內容控制著小城鎮的發展方向,發展的內容和發展的外延。因此要想基于生態優先的理念下做好小城鎮建設規劃,就必須從根源抓起,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政策,規范政策的作用,引導小城鎮建設規劃朝著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進行。
基于生態優先理念下的小城鎮規劃的政策主要包括:教育政策、規劃政策、組織機構政策以及財政金融政策。在教育政策方面,一定要首先對領導干部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教育,并提供領導的帶領下,對人民群眾進行生態知識普及,同時也要培養一批生態理念強、行為帶領能力強的專業團隊進行生態環境研究、生態知識的普及、和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開發的研究。在規劃政策方面,要處理好小城鎮的生態規劃和城鎮自身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促進小城鎮的生態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要詳細生態規劃的內容,防止出現許多流于表面、理論性強而無操作性的內容,在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時也要從成立生態規劃的監督與驗收的團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進行監督與控制,促使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落到實處。在組織機構政策方面,需要對管理機構進行減輕,對管理責任進行細化,對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在財政金融政策方面,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政策,吸引企業的投資,并開發融資通道,增加小城鎮生態環境建設的資金投入。
3.2合理開發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水是人類的母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的資源,但是在以往的小城鎮的建設當中,對水的保護力度過小,無法起到保護水資源的作用,導致出現水資源浪費、河流污染等于保護水資源相背離的現象。因此需要解決水資源保護出現的問題,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其方法是:①在小城鎮的生態建設的過程中進行做好水資源的規劃,積極開辟水源,保證水資源的合理供給;②要城鎮當中推行節約用水的環保理念;完善城鎮的污水排放系統,實行雨污分流的措施;④由于許多在洪災、泥石流多發地區要注意實行防洪排水、河道改進、湖泊整頓等措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3合理開采能源,保護大氣環境
合理開采能源,保護大氣環境是一個復雜,歷時長的工程,由于這項措施關系著能源與大氣之間的矛盾,因此為解決問題,其解決方法是第一個措施是在城鎮建設過程中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降低單位GDP的消耗;第二個措施是要在進行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對能源供給結構進行改革,減少重污染的能源供給,增加無污染或者較少污染的能源的比重;第三個措施是城鎮工廠的選址方面要選擇對環境負荷較小,距離居民區和水源較遠的地方進行建設工廠,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小城鎮的生態環境建設是關系我國民生的重要部分,通過對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進行探究,得出小城鎮規劃存在著生態小城鎮建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略環境生態效益、只重視小城鎮的自身建設,忽略小城鎮周圍農村協調發展、生態城鎮建設的成本不足,生態環境建設力不從心等問題,要解決問題就要在基于生態優先理念下的小城鎮規劃要綜合自然、經濟、群眾三個方面的因素,得出要進行生態建設需要從增加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合理開發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采能源,保護大氣環境等方面進行規劃,才能處理好城鎮生態規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促進小城鎮的生態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1]韓波,顧賢榮,李小梨.浙江省村鎮體系規劃中產業、公共服務與特色規劃研究[J].規劃師,2012(05):23~45.
[2]鄧毛穎,蔣萬芳.大都市郊縣村鎮體系規劃研究——以廣州增城市為例[J].規劃師,2012(05):89~98.
[3]王勇,譚靜.北京周邊小城鎮形態演變特征與解讀[J].城市規劃,2011(10):108~190.
TU984
A
1673-0038(2015)19-0013-02
20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