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
“貴州薏苡甲天下,晴隆薏苡甲貴州”。地處滇、黔、桂三省結合部的黔西南東北角的晴隆縣,自古以來就是商品集散地。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和土壤條件,晴隆盛產的糯薏苡種植歷史悠久,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大中城市及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深受廣大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泰國“東南亞優質農產品展銷會”上獲金獎,因品質獨特,而廣為傳聞。
晴隆出薏苡,只因環境優
晴隆薏苡種植區主要涉及縣內的7個鄉(鎮),種植面積15萬畝。區內年均氣溫16.8℃,年平均降雨量1756毫米,年平均氣溫≥10℃,年平均積溫為5459.2℃,降水豐富,土壤類型主要以褐土、黃棕壤、棕壤土為主,土層深厚,質地疏松肥沃,土壤中養分含量較全,特別是鉀、磷微量元素等較為豐富,無“工業三廢”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源,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是生產有機、綠色農產品的理想地區。
正是如此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薏苡種植打下良好基礎。晴隆縣生產的薏仁,品質口感香糯、黏性強、營養吸收快,具有獨特的口感、品質,富含鋅、硒、鐵等微量元素,與其他產區薏苡相比,具有明顯的品質優勢。
薏苡產業興,政府幫引導
近年來,為認真落實貴州省政府在《關于我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初步意見》中明確“重點扶持特色食品加工,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的企業”的戰略部署及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把薏苡產業列入全州24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的發展機遇。2015年初,晴隆糯薏苡獲批準建立貴州省“晴隆縣薏苡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特色小雜糧)”。晴隆縣委、縣人民政府也加大了對晴隆糯薏苡產業的投入,并充分整合各類資金,特別是貴州省農委也增大了“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創建”項目資金,國土部門也加大了土地整治項目的投入,水利部門也加快了水利設施的建設等,從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著手,努力打造“晴隆糯薏仁”產業,以實現“特色產業富民”的戰略目標。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薏苡加工企業發展迅速,目前全縣有加工企業10家,年加工能力可達8萬噸,上千噸以上加工企業6家。2012年投資3億元建設的“貴州薏米陽光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薏苡加工廠,是貴州省省級龍頭企業,加工廠內設有倉儲區、初加工區、深加工區和精加工區四個分區,設計能力為年加工薏仁谷5萬噸,年產值可達15億元。該公司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機院、浙江大學共同研發的全球首條薏仁米智能化控制設備系統,實現了生產系統的一鍵啟動、故障自動提示、數據鏈傳輸、遠程監控等智能化控制。公司主要產品為糯薏仁米、糯薏仁食用油、薏仁油(化妝品)、薏仁粉等,主要銷往廣州、福建、山東、上海等地。目前公司與中綠華夏認證中心合作完成了ISO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并首次打造薏仁米有機產品,已通過650畝的有機基地和生產認證審核,公司主打品牌 “晴隆糯薏仁米”已申獲地理證明商標知識產權保護,這對推進晴隆薏苡產業的發展,推進品牌化建設,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最優質的原料基地、最大的生產產能、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最高的原料回收利用率”四大特點逐漸凸顯。
產業初起步,還需再發力
在晴隆縣薏苡產業發展中,目前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阻礙著晴隆縣薏苡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主要體現為:特殊地形地貌,既造就了特殊的產品,也制約了產業的規模發展;市場化服務體系不足,難以形成統一的品牌;群眾意識落后,生產管理差,企業同種植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強,限制了產業的高標準發展。
為了讓薏苡產業在晴隆縣更好更快發展,晴隆縣政府從5個方面發力為薏苡產業發展做出引導規劃:
加快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整合、引進資金,完善種植基地水、電、路、生產便道,從整治土地入手,建成高產、穩產田(地),使薏苡種植常規化。利用創建晴隆縣薏苡高效示范園區這一契機,整合、引進各方面資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特別是省級特色農業示范專項資金、園區生產資金等,加快產業調整步伐,合理布局薏苡種植區域,積極推進“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強企業同種植農戶的利益聯結,大力發展“以高產示范點帶動種植面積”、“以合作社帶動農戶”、“以科技研發改變傳統種植”的模式,提升薏苡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種植水平和管理技術,全面推進園區土地整治、土地流轉,形成種植規模。以保證和推動晴隆糯薏苡產業的穩定發展。
加快建成良種繁育基地和高產示范基地,以高產、優質取勝市場,做好精品產業
全面推進建成5000畝良種繁育基地,選取土質良好,生產條件好的區域,重點開展土地流轉,形成規模土地利用,經過土地平整、水利建設、生產便道建設后,完善本地良種供應體系,保證全縣種植種子需求。
加快建成5萬畝無公害薏苡優質高產示范基地,推進薏苡種植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生產統一化,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品牌的目標。
依托龍頭企業,加快園區建設步伐,以園區建設推動薏苡產業的發展
依托“貴州薏米陽光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這一省級龍頭企業,加大同省內、外科技院校對接力度,從生產設備、新產品研發、種子培育、土壤改良入手,圍繞園區建設,進行新產品研發,全力打造貴州薏仁米的拳頭產品——“晴隆糯薏仁”。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健全市場人才、物流、信息網絡,以品質打開市場,注重薏苡優質品牌建設,從而延伸晴隆糯薏苡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動薏苡產業向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方向邁進。
加大宣傳,讓“晴隆糯薏仁”深入人心
從各方面做好晴隆糯薏苡的宣傳力度,以主打產品打開市場,延伸適應市場的系列產品,逐步形成糯薏仁食療養生品牌。一是結合開發農家游、產地游大力宣傳好晴隆薏苡飲食文化。二要做好廣告宣傳。在公路沿線、產地鄉村樹立大型廣告牌,利用各種交通工具、活動場館,把“晴隆薏苡米”廣告做到各地。三是要通過選送“晴隆薏苡米”產品參加展銷會、博覽會,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四要做好媒體宣傳。通過撰寫文章、制作宣傳品、錄制專題片、在各類報刊、電視臺進行宣傳,全方位營造創建“晴隆糯薏苡”產業品牌的濃厚氛圍。
加快外引內聯進度,加大產學研廣度、深度,開發新、特產品
依托科研院校等科研單位的技術人才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與高產優質薏苡新品種選育、薏苡良種的規模繁育技術、薏苡新品種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薏苡新產品的研究,著力提升單位土地的產出率,為生產高產優質薏苡打下良好基礎。開展好薏苡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加快薏苡加工領域的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薏苡深加工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薏苡加工業做大做強。抓好薏苡科技人才和農村薏苡實用人才兩支隊伍建設,組建縣、鄉薏苡推廣技術服務隊,聘請專家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培養一批科技素養高、能吃苦耐勞的薏苡專門技術人才;建立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單位技術人員組成的科技專家服務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對接力度,不斷提高本地薏苡種植技術水平、產品研發能力,壯大本地薏苡產業,實現富民強縣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