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紫云自治縣是貴州省薏仁主產縣之一,具有豐富的適宜種植薏仁的土地資源和適宜薏仁生長發育的氣候條件。薏仁生產區域主要分布于板當鎮、貓營鎮、松山鎮、壩羊縣、宗地鄉、白石巖鄉、猴場鎮、水塘鎮等鄉鎮。近年來,結合薏仁米市場的復蘇,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苡仁產業發展,提出“茶葉上山,薏仁米下田”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推動薏仁米規模化種植。
實現薏仁種植規模化
紫云縣種植薏仁米歷史悠久。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紫云縣板當鎮硐口村就開始種植薏仁米,且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到1990年,農戶開始大規模種植,種植區域以硐口為中心輻射周邊村組,平均每戶種植5畝以上,少數農戶種植20-30畝,僅硐口一個村,薏仁米種植最多時達到5000畝。當時,硐口村放眼望去滿山遍野都是薏仁米。
1998-2000年,當地成為遠近聞名的薏仁米集散地,年吞吐量達5000噸,產品經粗加工后主要銷往廣州、大連、四川、湖南、臺灣、韓國等地,硐口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苡仁米集散地。2000年以后,由于市場變化,薏仁米市場出現疲軟,供大于求,薏仁米銷路不暢,價格大幅降低,種植面積急劇減少,農民的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板當鎮薏仁米種植業陷入史無前例的低谷。2006年,隨著外地需求量的增加,銷路又重新打開,種植面積逐漸回升。
2009年全縣種植薏仁面積5000余畝,2013年至今種植面積穩定在16000畝左右,平均單產220公斤/畝。2013年1月,板當鎮供銷社薏仁米農民合作社申報硐口村、河邊村薏仁米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獲得省農委批準,認定規模333.3公頃。
近年來,紫云縣委政府對薏仁米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提出了四個“堅定不移”:一是要提高認識,堅定不移地將薏仁米種植加工作為紫云縣重中之重特色產業來發展;二是要團結協作、尋找共識,堅定不移地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三是要創新機制,堅定不移地走農村新型合作社的道路;四是要強化落實,堅定不移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
紫云縣積極鼓勵種植大戶、企業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建立基地,紫云縣以板當鎮硐口村為原料精加工基地,打造一個紫云薏仁米特色品牌,形成以板當鎮為中心,覆蓋貓營鎮、壩羊鄉、松山鎮、白石巖鄉、水塘鎮、宗地鄉、猴場鎮等鄉鎮的薏仁米種植基地,成為紫云縣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來源。
引導產品加工產業發展
紫云薏仁質量好、品質優,歷來備受國內外客商青睞。紫云縣板當鎮硐口村,是遠近聞名的薏仁米集散地。
目前,紫云縣努力發展薏仁產品加工,涌現了一批加工薏仁的企業或合作社。貴州鑫龍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薏苡系列產品開發的企業,是中國大型薏苡加工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究的內容有:薏苡糠殼生物智能、薏苡糠殼提油、薏苡粉配比、薏苡糊沖調、薏苡膨化食品系列、薏苡乳飲料等。
紫云縣現有薏苡種植專業合作社3家,加工戶30戶,其中長年經營加工大戶4戶。具有代表性的為以華合作社。
以華薏苡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7月28日,是一家從事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出口的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81人,主要為本村農民,注冊資金188萬元,流動資金145.3萬元,資金總額246.26余萬元。2009年,以于以華同志為代表的個體戶(加工大戶),投資36.26萬元購進了脫水機、去石機、剝殼篩選機、大米分級篩、提升機、烘干室,投資50余萬元改造廠房,傳統的手工作坊發展為現代化加工廠房,加工規模由過去的幾十噸發展到年加工700噸,培養了2名優秀生產管理人員,10名以上熟練操作加工設備的技術工人,產品以薏苡精米為主打。
隨著薏仁米市場的不斷看好,農民種植薏仁米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薏仁米種植戶在全縣范圍不斷擴大。現有單戶種植20畝以上的農戶就有100余戶。硐口人還利用優越的區位優勢,收購全縣以及貴州省西南諸縣以及西南亞國家如緬甸所生產的質量上乘的薏仁米到此加工,高峰時期其加工量達8000噸。
促進薏仁產業可持續發展
紫云縣薏仁米產業發展雖然歷史長,目前已呈現出了產銷兩旺的景象,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種植規模小,品種單一。紫云縣土壤、氣候都很適合薏仁米的種植,但種植規模不大,農戶種植所使用品種基本上都是當地品種,缺乏優質、高產品種。二是加工企業規模小,深加工處于空白。全縣薏仁米加工企業主要是作坊式生產,企業及加工戶產品沒有商標,沒有統一品牌,沒有形成整體包裝和宣傳的優勢,對原料收購不具有競爭力,制約整個產業的發展。
2015年,紫云縣根據《貴州省薏仁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等相關文件精神,積極申報并獲得省農委批復薏仁產業發展項目2個。一是在板當鎮硐口等8個行政村實施薏苡高產創建示范片1個,示范面積10060畝,通過開展高產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薏苡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不斷完善各項栽培技術,實現良種良法相配套,不斷提高薏仁單產水平。二是在板當鎮、壩羊鄉新建優質商品基地建設5000畝,依托貴州鑫龍食品開發有限公司,采取“政府部門主導,合作社、農戶建基地+加工大戶收購粗加工+公司精加工、品牌營銷”的模式發展生產。
為促進薏仁產業發展,紫云縣正在開展相關的密度試驗、品種比較試驗、肥料試驗、病蟲害防治研究,搞好品種換代及栽培技術改進,努力提高薏仁米產量和品質。通過扶持或招商引資,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深加工企業,利用地方這一特色農產品資源加工薏仁米精粉及薏仁系列保健食品,以企業帶動一方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并在發展中逐步創建地方特色名牌產品,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同時積極申報項目,利用項目支持建立薏仁米高產示范基地和精加工基地,使薏仁米生產上規模上檔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