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1)
體外沖擊波聯合傳統電針治療跟腱腱圍炎的臨床觀察
常寧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1)
目的觀察體外沖擊波聯合傳統電針治療跟腱腱圍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確診的跟腱腱圍炎患者共36例,按其就診先后順序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沖擊波組、電針組及聯合組各12例。沖擊波組只進行體外沖擊波治療,電針組只進行電針治療,聯合組需要先后接受體外沖擊波治療和電針治療。30 d后比較療效。結果治療后1周、2周、4周及8周VAS評分各組均較治療前有好轉,聯合組較電針組及體外沖擊波組更明顯;治療后4周和8周,沖擊波組比電針組改善明顯;聯合組和沖擊波組的VAS評分隨著時間延長,進一步下降,而電針組8周后的VAS評分比4周后有明顯提高(均P<0.05或P<0.01)。結論體外沖擊波與電針聯合(簡稱聯合法)比單純的體外沖擊波治療或者電針治療明顯。
跟腱腱圍炎體外沖擊波傳統電針
跟腱腱圍炎[1]在相關文獻中也稱吱喳性跟腱周圍炎抑或跟腱腱鞘炎。此類病癥常見于運動員及演員中。其定義為跟腱及周圍的腱膜在行走、跑跳等劇烈運動時遭受勞損,發生部分纖維撕裂、充血、水腫、纖維變性,甚至鈣化等,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著地,踝關節背伸疼痛加重等為主要表現的無菌炎癥性疾病[1]。骨傷科臨床治療多采用體外沖擊波(ESWT)進行治療,中醫學科則通常利用電針等加以治療。筆者嘗試結合兩種方法(簡稱聯合法)用于跟腱腱圍炎的治療,通過臨床數據收集,比較電針、體外沖擊波和聯合法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診斷標準按文獻[2-3]執行。納入標準:病程超過30 d;接受過物理治療或者功能鍛煉等康復治療方案,但是沒有明顯療效;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配合完成整個研究及后期追蹤。排除標準:患者有電針或者體外沖擊波禁忌;不愿參加該研究方案者;罹患類風濕或風濕關節炎、跟骨骨折、跗管綜合征、坐骨神經痛、骨或軟組織腫瘤、感染等疾病。
1.2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學院門診收治的跟腱腱圍炎患者共36例,按其就診先后順序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成3組,分別編入沖擊波組、電針組及聯合組各12例。沖擊波組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19.6±2.1)歲;平均病程(4.0±0.7)月;平均VAS評分(8.38±0.70)分;左側5例,右側7例。電針組男性6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21.3±1.6)歲;平均病程(3.7±0.5)月;平均VAS評分(8.13±0.78)分;左側6例,右側6例。聯合組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20.7±1.8)歲;平均病程(3.9± 0.6)月;平均VAS評分(8.38±0.70)分;左側7例,右側5例。各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VAS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沖擊波組只進行體外沖擊波治療,電針組只進行電針治療,聯合組需要先后接受體外沖擊波治療和電針治療。首日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次日采用電針治療,治療期間依次交替。體外沖擊波治療:利用PHYSIO公司生產的POLANDⅡ型體外沖擊波治療儀,治療時在跟腱周圍尋找明顯壓痛點,并且以此為中心接受變頻沖擊。依靠患者個體的耐受和具體病情,適當對沖擊時長、頻率以及沖擊波能量密度調節。沖擊時長12 min;頻率4 Hz;沖擊能量密度0.36 mJ/mm2。每3天接受1次治療,持續30d,共10次。電針治療:取阿是穴,斜刺,進針1寸;昆侖穴,直刺,進針0.5寸;太溪穴,直刺,進針0.5寸。手法均為平補平瀉,以患者得氣感為度,具體感受到酸麻脹痛。然后接6805針灸治療儀,每10分鐘依次換連續波、疏密波和斷續波,以患者能忍受最大的限度為治療強度。每2天治療1次,持續30 d,共15次。
1.4評定標準在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2周,4周,8周分別對3組患者進行疼痛程度和臨床療效評定。1)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4-5](VAS)評定患者坐30min后起步直立行走時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劇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2)臨床療效:采用加權法評估臨床療效,疼痛減輕的百分數=(A-B)/A×100%。其中,A是治療前VAS評分,B為治療后8周VAS評分。VAS加權值為(0,25%),無效;VAS加權值為(25%,50%),有好轉;VAS加權值(50%,75%),有效果;VAS加權值為(75%,100%),臨床治愈[6-7]。
1.5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分析后的結果以(±s)描述,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量資料,可以得到F值和P值,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各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治療后1周、2周、4周及8周VAS評分各組均較治療前有好轉(P<0.05),聯合組較電針組及體外沖擊波組更明顯(P<0.05);治療后4周和8周,沖擊波組比電針組改善明顯;聯合組和沖擊波組的VAS評分隨著時間延長,進一步下降,而電針組8周后的VAS評分比4周后有明顯提高(均P<0.05或P<0.01)。
表1 各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表1 各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后4周比較,*P<0.05;與電針組比較,△P<0.05;與沖擊波組,▲P<0.05,▲▲P<0.01。
組別n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治療后8周沖擊波組123.75±1.203.25±0.66△2.38±0.70△治療前治療后1周8.38±0.704.38±0.86△電針組124.13±0.783.00±0.713.86±0.60*8.13±0.784.63±0.86聯合組128.38±0.703.25±0.66△▲3.13±0.78△▲2.50±0.50△▲▲1.86±0.78△▲▲
2.2各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在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方面,聯合組比電針組、沖擊波組有顯著提高;體外沖擊波組也均高于電針組。由于樣本量限制,未做統計學處理。

表2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n)
中醫保守治療方法往往見效慢、易復發,近年臨床上已證實體外沖擊波對跟腱腱圍炎具有肯定的療效,但尚未得到推廣應用。西方醫學的治療方法雖多,但是療效卻不盡相同。為此,筆者力求結合中醫常用的電針治療與西醫現代技術的體外沖擊波進行聯合治療,觀察表明確實能提高療效,彌補單一治療的不足[8]。
電針法治療跟腱腱圍炎的治療效果也是確信的[9]。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跟腱內的血管數量逐漸減少,尤其至25~26歲時特別明顯[10]。營養跟腱的血管來自腓骨動脈和脛后動脈和,血管的走行方向與腱纖維一致,這也就說明跟腱血管的分布與年齡有聯系[11]。這可能也就是跟腱腱圍炎不易治愈、纏綿反復的主要緣故。依照中醫臨床經驗,在即時鎮痛方面取阿是穴是首選,配穴在其周圍尋找,比如:太溪穴,解溪穴等,一并接通電針儀,可以達到止痛、疏經的效果。同時,筆者發現:在治療后1周、2周和4周的VAS評分方面,電針組和沖擊波組無顯著區別,而且在近期療效方面,電針組和沖擊波組比較接近;但是在治療后8周的VAS評分方面,電針組比沖擊波組較高,而且在遠期療效方面,電針組相比沖擊波組有差距。表明在短期治療上,電針還是有效果的,但是遠期療效不好,不能在根本上治愈跟腱腱圍炎。
通過本研究,憑借視覺模擬評分和實驗治療效果,在對跟腱腱圍炎的治療效果上,體外沖擊波與電針聯合(簡稱聯合法)比單純的體外沖擊波治療或者電針治療明顯。聯合法在即時鎮痛方面可以依靠電針治療,在遠期療效方面又能通過體外沖擊波發揮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1]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學[M].4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841-842.
[2]張世明.中西醫結合運動創傷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440-442.
[3]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1439.
[4]南登崑.康復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9-280.
[5]Rhind VM,Bird HA,Wright V.A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ssessment of disease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1980,39:135-137.
[6]孫德海,紀春梅,姜長林,等.DOLORCLAST放散狀沖擊波治療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1):70-71.
[7]程祥,王志強,林青梅,等.經皮穴位電刺激對人流患者BIS及VAS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0,4(30):305-307.
[8]陳葵好,李文杰,張力,等.沖擊波治療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7):852-853.
[9]王俊華,徐遠紅,王剛,等.體外沖擊波聯合電針治療岡上肌肌腱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7):1050-1051.
[10]Scott RT,Hyer CF,Granata A.The correlation of achilles tendinopathy and body mass index[J].Foot&ankle specialist.2013,5:459.
[11]黃鳳琪.腓腸肌腱瓣V-Y成形術治療陳舊性跟腱斷裂及其相關解剖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8.
R274.3
B
1004-745X(2015)09-167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9.063
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