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蘋果iPhone6開始采用2.5D屏幕的時候,整個行業都開始跟隨,并不斷強調自己的屏幕“是2.5D的”。需要認可的是,2.5D確實是好東西。殊不知,此前的諾基亞從當初的N系列到Lumia已經將2.5D堅持了多年,但并未引起任何跟風,原因我們都知道。所以有時候讓人很無奈的是,好的東西不一定會得到認可,關鍵在于是誰把它拿出來。但是總要有人創造出好的東西,雖然有可能最終是為他人指路,而或許最后稍微可以讓創造者自我安慰的是,“好的東西”留了下來……
和曾經幾乎只有諾基亞堅持、但而今已鋪天蓋地的2.5D一樣,現在同樣又有幾個新鮮的屏幕“品種”正在手機圈努力突圍,一是無邊框、二是雙曲面、三是電子墨水屏。和當初的2.5D屏幕“境遇”類似,如今這幾個手機屏幕新品種也仍只有個別OEM廠商在做,尚沒有大范圍鋪開。那么它們未來是否也會像當今的“2.5D”一樣受到大部分手機的鐘愛呢?
無邊框屏幕
早在nubia Z9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廠商宣稱自己采用了無邊框屏幕,包括所謂ID無邊框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沒有任何一款是真正的無邊框。更嚴格的說,甚至包括目前國內已經發布的機型當中最為領先的nubia Z9也并非真正的無邊框屏幕手機。
目前手機屏幕降低邊框尺寸有幾種高大上的技術,比如所謂ASG、GOA、GIA等。而目前最接近無邊框手機的nubia Z9采用的是很聰明的折射方法。你可以說它是一種“視覺欺騙”,但這種“欺騙”并非貶義,因為其帶來的是正面的效果,簡單直接地說就是讓我們看起來更爽,這就夠了。
針對nubia Z9的無邊框屏幕技術,努比亞在發布會當中稱其為“aRC”技術,又是一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詞。其實這就是“arc refractive conduction”的簡稱,說中國話就是“弧面折射傳導”技術,也就是利用了2.5D(所以目前幾乎普及的2.5D弧面也是其必要前提)的邊緣進行光線折射造成了肉眼看起來的無邊框效果。
此外,下半年OPPO可能也將發布一款無邊框屏幕手機,其實現方法目前我們還不太能夠猜測。不過至少讓我們欣慰的是,已經至少不止有一家廠商對這方面感興趣并進行探索了。
曲面屏幕未來能行不?
說完無邊框,第二種被很多朋友看好的就是曲面屏幕了。目前手機上的曲面屏幕有幾種存在形式,包括LG G4的從上到下的彎曲和三星GALAXY S6的側面彎曲形式。前者主要是為了配合彎曲手機的整體而采用,后者就是更多的從視覺效果和操作擴展上進行的設計了。所以這里我們也主要聊聊后者。
三星從上一年的Note Edge首次開始使用曲面屏幕,當時是單曲面。目前的三星GALAXY S6 Edge延伸到了雙曲面。現階段僅有三星在做這樣的曲面屏幕手機,因為三星是自產屏幕。而顯然其推出這兩款機型的目的不僅僅是想讓其自己獨家擁有,而是希望向其他OEM廠商推廣,讓更多的手機使用其曲面屏幕,從而作為屏幕供應商的角色賺取利潤。從我們的調查可以看出,三星這樣的曲面屏幕還是得到了很多用戶的看好的,這點似乎值得三星高興。不過為什么至今好像除了三星之外,我們還沒有看到其他廠商采用了其曲面屏幕呢?個人猜測成本問題可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這也并非用戶的剛需,而是一個升級類體驗,所以短時間內應該還是三星獨有。
至于其功能上我們之前的文章已經說的夠多了,顯然一是視覺效果夠炫,二是延展功能是我們在其他手機上不能體驗到的。不過目前來說,其曲面潛力還沒有得到最大化發揮,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間,比如基于曲面開發更多實用的快捷手勢操作等等都是可行的選擇。
解釋一下,三星GALAXY S6 Edge的曲面屏采用的技術被三星命名為“3D Thermoforming”,翻譯過來就是“3D熱壓成型”,也就是將玻璃放在兩個模具之間,加熱到800攝氏度之后,覆蓋的玻璃就會被擠壓成對稱曲面,之后在進行拋光、增強等處理就可以了。很好理解,加熱-用模型擠壓成型-后期處理。沒有之前想象那么復雜和高大上了吧?
電子墨水屏又能如何?
無論是無邊框還是曲面屏,亦或是更為普通的屏幕,都沒有過于關注用戶的長時間用眼需求。在手機上特立獨行的YotaPhone因為普京將其作為國禮送給習大大而迅速為國人所知,電子墨水屏(普通屏+墨水屏=雙面屏)的成分也為其提供了“聲名鵲起”的支撐。顯然,這一屏幕對用戶用眼需求提供了更長久的支持,尤其是喜歡用手機看電子書的用戶。但這似乎也決定了其注定小眾,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愛看書、或者說用手機看書。
電子墨水屏是由成千上萬的微膠囊醉成,這些微膠囊大約是頭發直徑的一半,每個微膠囊中包含許多帶負電荷的黑色顆粒和帶正電荷的白色顆粒在純凈的液體中漂浮。當應用到正電場或負電場時,相對應的顆粒就會移動到微膠囊頂端,讓其更容易被用戶看到,這就造成了其表面那個區域變白或者變黑。每個微膠囊的這些電荷也可以分為兩部分,從而實現表面一半白一半黑,這樣的分離電荷最大化的利用了屏幕分辨率并創造了和打印紙類似的圖像效果。
除了電子墨水,YotaPhone2的表面還采用了3D可彎曲、磨砂的康寧大猩猩玻璃屏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感和視覺效果。
實際上,說其只能用來看電子書是對它能力的一個誤會。就YotaPhone而言,電子墨水屏與正面屏幕功能無異,打電話、發郵件、回信息、瀏覽網頁、發微博等無一不可,只不過是將彩色變成了黑白,并且沒有刺眼的強光。其優點是可以恒亮但很省電、不傷眼、并充分利用了手機背面空間,不足是需要在應用適配等方面下足功夫、功能受限、并且黑白畢竟不如彩屏顯示畫面生動。目前限制其發展的最大障礙應該依然是成本問題,且同樣也非剛需。所以如果沒有Yota Divice這樣的廠商的持續推動和其他廠商的加入,其依然難以普及,而只能是智能手機多樣化陣線上的一員。
不過小眾歸小眾——“無邊框”、曲面屏、電子墨水屏目前都可以說是“小眾”——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其確實是好東西,都可以被稱為“好屏”,都值得我們體驗(在不考慮價格等因素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它們各自也還需要繼續發展和升級。只不過要在更多手機當中普及,還需要一段時日,根據對大家的調查結果反饋和目前它們各自的發展情況,估計未來“無邊框”和曲面屏普及速度會更快一些,電子墨水屏可能會稍慢,除非下一代蘋果iPhone6s就采用了電子墨水屏,那肯定會是另外一種局面!你懂得……
那么現在已經在使用“好屏”的手機有什么?它們分別又有什么樣的表現?我們找來了采用無邊框設計的無邊框的nubia Z9、雙弧面玻璃的三星GALAXY S6 edge、以及“黑白雙色”的YotaPhone2,將他們放到一起來看看。
不談功能只談美感
光說不練嘴把式,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將其中三款最具代表性的機型放在一起,好好的比較一番,而對于人類這種很感性的生物來說,外觀是必須要考慮的,畢竟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當然在這之前我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2K屏幕已經2.5D屏幕雖然普及率較高但不如其他三款更具代表性,而且在功能性上也不如其他三種類型的屏幕,所以我們在這篇文章當中只針對無邊框屏幕、曲面屏幕以及電子墨水屏幕。
首先我們就來看看無邊框屏幕的代表機型——nubia Z9。nubia Z9的出現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這種無邊框屏幕以往是在科幻電影當中才能見到的產物。從外觀上來講,因為沒有了兩側的邊框,所以整個機型的比例很修長,并且整個屏幕的視覺沖擊力以及科技感都是這三種屏幕技術中最驚艷的。并且不僅僅是視覺效果的提升,努比亞還為這款機型的整個側邊賦予了更多體感功能,這也是我們之后著重要強調的。
之后我們來看看三星GALAXY S6 edge的曲面屏幕,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應該叫做雙曲面屏幕,因為該技術的首次正式亮相是在GALAXY Note edge上,只不過是一側曲面,而GALAXY S6 edge是兩側的曲面,這也讓屏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曲面,在科技感以及美感上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尤其是讓處女座有了追新的勇氣。當然在握持感上得表現還算是可以接受,而且在功能性方面也絲毫不含糊。
最后出場的就是也曾經引起不少討論聲音的YotaPhone2,這款手機是該系列的第二款產品,無論是硬件規格還是外觀設計都有了質的飛越,整個機型擁有像是鵝卵石一般的圓潤輪廓,正面的造型并沒有太多的不同,二期背面除了多出一塊屏幕以外,因為采用了霧面的大猩猩玻璃,再加上弧面處理器整個握持感表現非常出色,而且也非常具有美感,這對于一向以粗獷聞名的“戰斗民族”來說確實非常難得。
光從外觀這個層面來說實在難以界定誰做的更出色,必須承認的是這款機型外觀都非常的有個性,也非常的驚艷,只不過是在美感、科技感上的傾向有所不同而已,正所謂各花入各眼如果只是看臉的話還是要看用戶的個人傾向性多一些。
nubia Z9:會感知的邊框
過多的理論性、技術性的東西我們就不再贅述了,我們要明白的就是這是一項基于2.5D弧邊衍生的技術,通過這個弧面可以將顯示層上的畫面映射范圍更大,這就讓我們在nubia Z9最外層的玻璃邊緣也同樣顯示了內容。
在體驗方面,視覺效果本身其體驗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得到了沒有顯示黑邊的屏幕,并且因為邊緣本身擁有2.5D的弧度,在滑動時也能夠得到更加動感立體的畫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使用2.5D弧面處理,努比亞還賦予了這些弧邊更多的功能。
nubia Z9支持很多通過邊框來實現的體感操作,我們可以通過設置菜單中的“邊緣手勢”來了解和設置該功能。首先這個功能分為三類,分別是邊緣滑動、單手握持以及橫屏雙手握持。
通過這些側邊的不同類型的手勢,我們可以進行手機內存清理、圖片收藏、后臺應用切換、截圖等等,并且可以單獨的關閉以及調整,為了防止誤操作用戶完全可以將一些不常用的功能關閉。而從識別率方面來說還是不用擔心的,具體的我們可以通過視頻來了解。
三星GALAXY S6 edge:曲面的進化
三星GALAXY S6以及GALAXY S6 edge發布之后,人們都認為這是三星證明自己技術實力的作品,相比于GALAXY Note edge的極客范兒爆棚,三星GALAXY S6 edge也將更多唯美的靈感融入的科技當中,這也讓更多的普通大眾愿意為其買單。
在最開始,我們想象中的曲面屏幕是可以隨意彎曲的一塊板子,雖然目前已經有這種技術誕生,但是由于量產、實現方式以及手機本身的功能性來說,這樣手機并沒有誕生,不過三星GALAXY S6 edge確實將屏幕做成了彎的。
而三星GALAXY S6 edge的實現工藝也同樣并沒有那么復雜,這樣的弧面屏幕是通過將玻璃放在兩個模具之間,加熱到800攝氏度玻璃會被塑形成對稱曲面,之后在經過各種處理讓他和其他玻璃表面質感相同。
而且在功能性方面,三星GALAXY S6 edge可以在黑屏狀態下利用弧邊系那是時間等通知信息,不過目前第三方支持的不多,如果有更多app廠商進行針對性優化其實這兩個弧邊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的,而且手勢操作完全也是可行的。
除此之外,三星GALAXY S6 edge的用戶還能夠將用戶設置成不同的分組,這樣在來電時側邊就會顯示用戶所屬分組的顏色,這樣用戶就可以開開會等場景下,扣著手機就能知道是誰來電,根據重要性來決定接或者不接。
YotaPhone2:看小說我最強
YotaPhone2在這幾款機型當中也是非常有自己個性的機型,與前面兩款機型相比他并不是在“主屏幕”上做文章,而且在手機的背面加入了一個電子墨水屏幕,而這也讓這款機型看起來同樣非常個性化,當然雙屏手機以往也有過一些,不過點水墨水屏應該并不多見。
事實上作為一款手機,YotaPhone2的墨水屏幕外面有觸控面板以及康寧大猩猩玻璃保護,而電子墨水屏幕本身實際上是很早就有的一項技術,說的直白一些就是通過帶不同顏色的正負電荷,對上下兩個面板進行吸附形成的黑白畫面。
在功能性方面,雖然我將這一頁定義為“看小說我最強”,但實際上YotaPhone2背面的電子墨水屏幕與前面屏幕可以實現的功能完全相同,也就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背面的屏幕來操作手機,只不過因為刷新率過低的問題,所以實際視覺效果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在實際應用方面,電子書必然是其中的主力軍,目前的電子墨水屏幕主要應用于這一領域,而其次作為個性化背殼也是這塊屏幕的作用之一,用戶可以用一個自己喜歡的圖片顯示在背面來充當個性化的背殼。除此之外,像是象棋、圍棋等并不需要畫面大范圍的變動而且需要一定時間來思考的棋類游戲也非常合適。
通過實際功能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這三款機型功能的著重點并不相同,所以也談不上孰優孰劣。但是單單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還是看起來最普通的YotaPhone2稍稍強一些。當然在之后如果有更多app廠商為三星定制專屬版本的話,弧面屏幕邊緣兩側的可擴展性相信會更大,而且因為AMOLED屏幕本身的特性這也并不會為續航增加負擔,而nubia Z9在視覺方面依然是最酷炫的。而至于未來會誕生什么樣的屏幕黑科技這就需要大家的想象力來盡情發揮了。
編輯:道恩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