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河南省蘭考縣中醫院,河南蘭考475300)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6例的舒適護理探討
李穎
(河南省蘭考縣中醫院,河南蘭考475300)
目的:探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對其臨床效果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1-02/2015-01收治應用舒適護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6例,設為觀察組,另隨機抽取我院同期收治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應用效果.結果:對比兩組患者人機配合度后顯示觀察組患者更具優越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率方面觀察組患者相對而言更具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舒適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保障治療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促進護患關系,對患者和醫院而言均有突出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舒適護理
肺心病全稱為肺源性心臟病,是指由于支氣管和肺組織/肺動脈血管相接近,導致肺動脈高壓進而引發心臟病,進入急性加重期階段患者會伴隨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甚至心悸心衰等并發癥,從而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舒適護理為臨床新型護理模式,具有整體性、個體化以及創造性等特點,保障患者身心舒適度并以積極狀態配合治療.為深入了解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對其臨床效果影響,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該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1-02/2015-01收治的應用舒適護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6例,設為觀察組,另隨機抽取我院同期收治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患者臨床表現與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1].男84例,女22例;年齡44~83(平均63.4±2.5)歲;患者合并癥狀如下:3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0例患者合并冠心病,18例患者合并高血壓.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呼吸困難、心衰心悸、咳嗽咳痰等癥狀.對本次納入研究對象各項基線資料如性別、年齡、病程等指標進行統計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對癥護理干預,操作方法與Vaidyula[2]的研究描述相一致.觀察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操作如下:①心理舒適護理.患者大部分因病情影響會出現如悲觀絕望、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對此類患者應主動溝通交談,了解患者壓力并制定針對性心理疏導方案,囑咐患者家屬應注意自己言行以免不小心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在進行治療或相關操作前要耐心說明目的、效果和注意事項,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②體位舒適護理.患者由于肺功能不全多半伴隨有心衰癥狀,正確的體位有利于緩解患者疲勞感,降低發生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出現概率,給患者制作支撐架以減少患者不適感和并發癥概率,在支撐架外墊上軟枕,確保患者頭部、雙上下肢以及腰背部等有可依靠的支撐點.③呼吸道通暢護理.患者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有黏稠和容易積聚等特點,導致排痰功能降低,除此咳嗽反射能力下降也使得呼吸道分泌物排除有困難,增加氣道阻力,通氣量降低惡化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癥狀.定時評估患者飲水量、咳嗽能力,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給予濕化痰液處理,讓患者排痰更合理.指導患者深吸氣之后進行咳嗽,有助排痰.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對相關對象數據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人機配合度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人機配合度后顯示觀察組患者更具優越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人機配合度比較[n(%)]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滿意率方面觀察組患者相對而言更具優越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近年來肺心病患者發病概率逐漸升高,引起社會和臨床的高度重視,對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規治療方式為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不適[2],降低了治療依從性,因此為患者提供細心、舒適和專業的護理更有助于保障治療效果[3].
本研究對本院近幾年來收治采取兩種不同護理干預方式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相關資料做出回顧性分析,顯示舒適護理對患者臨床應用價值更高,指標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模式,該結果提示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對癥治療基礎上聯合舒適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保障治療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促進護患關系,對患者和醫院均有突出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普及推廣.
[1]鄒莉群.淺談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護理的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5):207-208.
[2]Vaidyula VR,Criner GJ,Grabianowski C,et al.Circulating tissue factor procoagulant activity is elevated in stable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rombo Res,2009,124(3):259-261.
[3]胡四娥.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病人的護理及治療的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10):269-270.
R473
A
2095-6894(2015)12-69-02
2015-10-20;接受日期:2015-11-10
李 穎.大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E-mail:1439776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