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召開貫徹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第二次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

本刊記者 高軍/攝
本刊訊(記者 馬昊楠 高軍)2015年6 月11 日,北京市召開貫徹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第二次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程紅,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寬,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叢駱駱,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風平出席會議,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北京市各區縣政府分管食品安全的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了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解讀了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的主要特點,同時對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提出了要求。

本刊記者 高軍/攝
對于貫徹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精神和北京市下一步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部署,程紅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北京市各有關部門要嚴守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底線。北京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市各區縣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各有關部門仍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充分認識到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永遠沒有保險鎖,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精細化水平還需提高,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真正從維護首都和國家的形象、建設法治社會、維護公共安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充分認識首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責任感;二是全市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學習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全面依法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強化食品全程風險防控工作,加強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把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關口,形成一個可倒查,可追查的監管體系。全市各區縣政府要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好相關規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加大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納入市、區縣兩級財政預算,切實把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放到政府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作為優先問題解決。全市各相關部門要落實監管人員的責任,做好“先照后證”改革中的證照銜接問題,防止出現食品藥品經營企業出現有證無照這類新的違法行為。新修訂《食品安全法》規定了食品安全行為的刑事處罰要優先于行政處罰,同時增加了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制度,下一步,全市各有關部門要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之間的銜接,配合信息公示等方式,加大對違法主體的處罰力度,對違法分子形成強大的震懾力。此外,各有關部門要加快相關配套法規和規章的修訂,加強地方標準的制定,做好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的相關工作;三是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探索,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實現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要鼓勵行業協會,新聞媒體、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依法有序地參與到食品安全工作中來,政府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主導力量,要動員社會更多力量,共同解決好食品安全問題。
會上,張志寬通報了《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2016 ~2018年)》起草工作的有關情況,張志寬表示,《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三年行動計劃(2016 ~2018 年)》對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過去的工作進行了總結、評價。并對今后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進行了梳理,依據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進一步提升首都食品藥品安全水平,推進食品藥品監管現代化,讓首都市民享受更高水準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特制定此行動計劃。
張風平在會上通報了新修訂《食品安全法》有關情況,叢駱駱通報了國務院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各省市政府2014 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核結果和2015 年考核重點,以及2015 年北京市食品藥品督查考核的有關意見。本次會議還對北京市重大活動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以及夏季重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