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狂



美國,弗吉尼亞州,彼得堡。城中有個免費的球場,可以供那些擁有圣經中名字的孩子們優先玩耍。20歲的摩西·馬龍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他沒有喋喋不休,只是用自己才能聽到的低沉男中音立下誓言:我要改變籃球這項運動。
一個20年過去了,摩西·馬龍不必再把當初那份誓言深埋于心。他做到了。雖然馬龍已經退役,人們更愿意把他當成一個先驅者掛在嘴邊:第一個進入職業籃球聯盟的高中生,第一個穿耐克鞋的職業球員。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讓NBA從1973-74賽季開始把進攻籃板數據進行單獨統計,摩西·馬龍的6731個進攻籃板和賈巴爾的38387分,同樣被視為人類體育史上永遠都不可能被打破的紀錄。
又一個20年過去了。在弗吉尼亞諾福克的一家旅館,摩西·馬龍帶著那份完整的誓言安靜入睡,他再也沒有醒來。他沒什么可遺憾的了,猶如摩西劈開紅海,他留下了人類籃球史上一段最壯觀的奇跡。
1
9月14日,NBA一代傳奇巨星摩西·馬龍去世,享年60歲。他是在睡夢中離開這個世界的,很安靜,很平和。諾福克警察局的警官杰弗里·斯科特及時公布了這一噩耗。除了死亡,再不會有什么力量會把摩西·馬龍和籃球分開。弗吉尼亞醫院的法醫在完成驗尸后,得出了一個權威的結論:摩西·馬龍屬于自然死亡,應該是死于高血壓或者是冠心病。
隨之,在全美掀起的一股追憶摩西·馬龍數據統治力的浪潮中,他在1981年季后賽第一場火箭對雄鹿隊狂卷下的38分、23個籃板總會被人提起。但現任火箭隊總經理卡羅爾·道森顯然陷入到對另一個數字的久久回味中。
60歲。
這個數字來自于摩西·馬龍那個令人意外的猝死之夜。卡羅爾·道森很難想像,摩西·馬龍從1974年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整整打了超過20年。但又一個20年后,摩西·馬龍就離開了人世,這甚至還不到美國法定的退休年齡。
但在東海岸,費城這座城市卻陷入到更難以自拔的悲痛中。近一兩年,他們似乎被死亡魔咒緊緊纏繞著:去年9月21日,曾在1982年的一筆重要交易中換來摩西·馬龍的考德威爾·瓊斯去世,享年63歲。就在上個月,“巧克力炸彈”達瑞爾·道金斯也離開了人世,他還只有58歲。現在,又輪到了摩西·馬龍。
費城76人隊全明星后衛莫里斯·奇克斯是一個把球員場上和場下的交情分得很清楚的人。在他看來,雖然自己很幸運地和一幫超級棒的隊友并肩作戰,并且拿到了總冠軍,但和他們建立起一種牢固的友誼,并非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在摩西·馬龍去世的那天早晨,貪睡的奇克斯還沒有起床,就被他的老隊友安德魯·托尼急匆匆的電話喚醒。托尼告訴他,摩西剛剛去世。奇克斯起初不敢確定這消息是真的,但之后,他的手機“爆炸”了,各種有關摩西·馬龍死訊的短信都發了進來。奇克斯告訴自己,他需要一點時間來平息自己的心情,就在不久前,他剛剛經歷了好戰友達瑞爾·道金斯的離世。很快,奇克斯就陷入到與摩西·馬龍并肩作戰的那些日子的深沉回憶中。
“摩西給我們帶來了一座總冠軍獎杯,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家伙,也是我所合作過的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正因為摩西如此偉大,他的離去及時喚醒了人們對他在賽場中種種統治力的回憶。實際上,在人們對摩西·馬龍職業生涯的大部分追思里,他都擔當了一個先驅者的角色。當凱文·加內特在現今的NBA賽場上不斷刷新自己的不老神話時,人們總會誤以為他是高中生進入NBA的先驅。實際上,摩西·馬龍才是。19歲時,他效力于ABA的猶他星隊,由此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另外一個更鮮為人知的事實是,摩西·馬龍是在NBA賽場上最早穿耐克鞋的球員,他在1982年穿上了最經典的AirForce1。當時,幾乎所有聲名顯赫的NBA巨星,如“魔術師”約翰遜、拉里·伯德和“J博士”,穿的都是匡威運動鞋。眾所周知,喬丹是改變耐克鞋歷史的里程碑式人物。但在當年,他也是穿著匡威鞋為北卡大學征戰NCAA。
當你試圖更加深入地了解摩西·馬龍時,就會愈發感覺到他是NBA最被低估的偉大球員。上世紀80年代被公認是“大鳥”和“魔術師”黑白爭雄的年代,但摩西·馬龍卻早于他們連莊了1982和1983年的常規賽MVP。當1982年9月2日費城76人隊簽下摩西時,費城的廣播新聞就豪氣地預言:“76人隊將拿到總冠軍。”
摩西·馬龍沒有讓費城人的殷切希望落空。他在加盟76人隊的第一個賽季,就幫助這支準總冠軍球隊,將上賽季常規賽58勝提升到65勝,并且統治了季后賽。在總決賽的四場鏖戰中,摩西·馬龍交出了場均26分和18個籃板的炫目成績單。“摩西將球隊帶到了頂峰,他帶來了76人隊一直不曾具備的油漆區統治力。”奇克斯說。
最難得的是,摩西·馬龍和費城76人隊實現了無縫對接。當時,76人隊的當家球星是“J博士”,還有全明星球員莫里斯·奇克斯,以及冉冉升起的安德魯·托尼。“摩西和全隊的融合從來沒有成為一個問題,他一直都在說這是‘J博士的球隊。”奇克斯說。
當然,比費城媒體更具震撼力的預言,是摩西·馬龍喊出的那句“Fo-Fo-Fo!”經典口號。很多費城人認為,這句口號在費城歷史上可以和起草《獨立宣言》相媲美。
摩西喊出這句口號時的簡約干脆,同樣可以看作是解讀他強硬籃板能力的密鑰。他的籃板總數占據NBA第五位,同時,自1973-74賽季NBA把進攻籃板這些數據單獨統計以來,就沒有人比他做得更棒。“籃板永遠就在那兒。”
但有人并不這么看。1980年,卡羅爾·道森加入火箭隊,成為一名助理教練。一年后,摩西·馬龍在火箭隊贏得了他的第一個常規賽MVP。
“我對摩西說,‘伙計,你就不能好好練練你的傳球嗎?你的傳球是我所見過最糟糕的。”道森回憶說。之后,摩西·馬龍晃動了一下他有力的肩膀和手指,回答說:“CD,別人才不會讓我在傳球上瞎耽誤功夫。”endprint
這幾乎成為兩人之間的經典笑話。在摩西·馬龍逝世前幾天,兩人在一次高爾夫錦標賽上相遇。摩西看到道森,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還要我練傳球嗎?”
這并是摩西·馬龍喜歡記仇。奇克斯清晰地記得,有一次76人隊到密爾沃基打比賽,下榻一家旅館。有一天在吃早餐時,奇克斯獨自享受了一頓美味的薄烤餅,而沒有分給摩西·馬龍。以后兩人每次見面,摩西·馬龍總會惡作劇地提起這段往事,這其實是他延續友誼的一種特別方式。“摩西可能是我指導過的球員中最念舊的。”卡羅爾·道森說。
托尼?威利是NFL華盛頓紅皮隊副總裁,他和摩西·馬龍有著深厚的友誼。當兩人相識時,托尼·威利還只是德州南方大學的一名普通大學生。后來,托尼成為休斯敦得克薩斯人的副總經理。2005年,摩西·馬龍參加了托尼·威利的婚禮。而就在一周前,兩人曾有過一次談話。摩西·馬龍想要威利送他幾張華盛頓紅皮和達拉斯牛仔隊的球票。當時,威利開玩笑說,“如果你和奧尼爾在場上對話,結局會怎樣呢?”摩西·馬龍毫不客氣地說:“托尼,我會把你從這里踢出去”。威利知道,他在暗示如果和奧尼爾對壘,他還會是那個勝利者。“在他那個年代,每支球隊都擁有出色的中鋒。賈巴爾、鮑勃·蘭尼爾,摩西相信他每個晚上都可以統治攻守兩端。”后來,摩西·馬龍真的去找奧尼爾單挑了,結局是他敗下陣來,整晚都需要妻子給他進行按摩。
對摩西·馬龍來說,他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曝光率。在休斯敦時代,他只有在1981年的季后賽中受到過關注,當時他們在西區半決賽和馬刺隊惡戰七場,摩西·馬龍每場可以拿到28分,電視臺對比賽鏡頭不停地回放。后來,火箭隊殺進總決賽,摩西·馬龍總算在全美觀眾面前露了臉。
摩西·馬龍拿到過3次常規賽MVP,這和“魔術師”約翰遜、“大鳥”伯德一樣多,甚至超過了奧尼爾和科比加起來的總和。他的總得分和總籃板數都能躋身NBA前十。但如果以此為根據,嘗試制作一段有關摩西·馬龍的職業生涯視頻回憶短片并不討巧。他的比賽風格沒有太華麗的表演,一次次地從對手手中搶下籃板球,永遠是那樣的強硬、樸實,也不會為任何人所改變。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摩西·馬龍是制造罰球的高手,他是NBA歷史上僅有的制造罰球超過10000次的4名球員之一,想像他帶著護目眼鏡,汗水從他的臉頰流下,這樣的鏡頭大概不會有太多的人喜歡看。
摩西·馬龍比NBA著名的“籃板大王”丹尼斯·羅德曼多搶了4000多個籃板,但后者靠著色彩斑斕的頭發和張揚的個性,顯然更受歡迎。當達瑞爾·道金斯去世時,球迷的失落感似乎更甚于失去摩西·馬龍。盡管兩人的職業成就并沒有什么可比性,原因只是他曾扣碎過一塊籃板,這種感官上的劇烈沖擊,顯然比摩西·馬龍那些枯燥的數據更令人印象深刻。
多年來,摩西·馬龍一貫的堅忍和刻苦,貫穿在人們對他的回憶中。問問那些曾和他在生命中產生過交集的家伙,就像卡羅爾·道森所說的那樣:“摩西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
如果不把摩西·馬龍卷入到NBA最偉大球員的爭論中,世界對他的評價大概會更公允。“當任何人和我談起籃球的時候,摩西的名字就會不可避免地被提及。”奇克斯說。
2
摩西的去世令很多人悲痛。他的兒子小摩西·馬龍甚至一度不愿意到諾福克認領父親的尸體,簽署各種文件。但還有一個人,他的悲痛一點都不比小摩西·馬龍少。在摩西·馬龍的葬禮上,宣讀悼詞的責任也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就是NBA巨星查爾斯·巴克利。
在巴克利看來,摩西是他最親切的導師。沒有他的悉心打磨,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今天。
當巴克利在1984年NBA選秀會上以首輪第五順位被費城76人隊選中后,很多人都希望他能給這座城市帶來一場籃球風暴。但實際上,當時的費城76人隊陣營中,充斥了一群久經沙場的老兵,他們沒有時間和耐心等待年輕的巴克利成長。巴克利也不否認這一點。“在起初的那段時間里,我感覺非常掙扎。”
很多人都知道巴克利有個戲謔的綽號:“空中飛豬”。這個綽號是當時費城76人隊主教練比利·坎寧安給他起的。起因是巴克利在進入球隊季前訓練營稱重時,指針指向了極其夸張的300磅。巴克利想成為球隊穩定的先發,但笨重的身材限制了他在場上的能量。
巴克利希望隊內那些明星能給他提供一些積極的鼓勵,他的首選就是摩西·馬龍。“有一次在訓練間隙,我把摩西叫到一邊,問他‘為什么我無法得到更多的比賽時間呢?”巴克利回憶說。當時,摩西·馬龍上一眼下一眼地瞧了瞧巴克利,毫不客氣地說:“你又胖又懶。如果你不想辦法減肥瘦身,就甭想繼續打籃球了。”
摩西建議巴克利至少要減掉10磅的體重,而且每天要提前一個小時來到訓練館。巴克利悉心接受了建議,并跟隨摩西·馬龍一起刻苦訓練。就這樣,巴克利僅用了一周多的時間,就成功減重15磅,并在比賽場上逐步展現出非凡的能量。
但這還不算完,摩西·馬龍又要求巴克利再減重10磅。巴克利照做,并順利進入費城76人隊的首發陣容。“伙計,你得再減10磅。”摩西·馬龍的要求越來越高。
就這樣,成功把體重控制在255磅的巴克利,在新秀賽季作為首發打了60場比賽,場均貢獻16分和8個籃板,并入選了新秀第一隊。以后發生的一切,地球人都知道了,巴克利在1993年成為了NBA常規賽的MVP,并拿到了20000分、10000個籃板和4000次助攻。
但巴克利敏銳地洞察到摩西·馬龍這位導師的與眾不同。“如果換作是其他人,通常會說:‘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看看吧,我就是這么干的。但摩西從來不會這樣在你耳邊喋喋不休,但我覺得他的傳授方式是最有效的。”endprint
在摩西·馬龍退役后,巴克利把和他的每次短暫相聚,都看作是人生最美妙的時光。“嗨,老爸”,從來沒有改變過的開場白,外加一個熱烈的擁抱。
就在摩西·馬龍逝世前的兩天,巴克利剛剛在名人堂現場見到過他。“是你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們很快會再見面的。”巴克利深情地說。沒想到,這句話成為永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摩西·馬龍以冷漠著稱,甚至難以接近。有人問巴克利,“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是否希望今天的年輕人依然記得你?”巴克利說,“不,我只希望做真實的自己,而不是人們希望我成為的那個人。但當我和隊友們走進籃球館,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就像摩西·馬龍做到的那樣。”
“摩西的離開令我心碎。但他永遠是我的老爸,永遠。”
3
在我們今天看來,摩西·馬龍似乎是一個高度結合的矛盾體。他在場上兇猛的摧毀力,與在場下安靜索居的個性,反差對比是如此明顯。但在摩西·馬龍60歲撒手塵寰之際,他留下的一連串數字,會讓人永久回味。很多年紀不到35歲的球迷很難想像,摩西·馬龍曾經是一名多么偉大的NBA巨星。一位球迷說:“我對摩西·馬龍沒什么特別的印象。在我接觸NBA時,摩西·馬龍已經快40歲了,臨近退役,很難看到他有什么賽場統治力。”
按理說,那些塵封的NBA經典比賽回放會彌補這一空白,但在摩西·馬龍統治的年代,比賽錄像又奇缺。但摩西·馬龍留下的那些永恒的數字記錄,終究讓后人了解到他曾經有多么偉大。
統治力
從1978-79賽季摩西·馬龍獲得個人第一個常規賽MVP,到1982-83賽季為費城76人隊效力第一個賽季為止,這五年間堪稱是他的全盛期。在美國棒球界,有一項數據叫做“WARP”,衡量的是一名球員為球隊勝利帶來的“附加值”。WARP值越高,對球隊勝利的貢獻越大。1977-78賽季,WARP指標被引入到NBA。數據不會說謊,摩西·馬龍曾有4次的WARP指標超過了20分,即使是他表現有所下滑的1982-83賽季,WARP指標也達到了19分。事實上,摩西·馬龍在那段時間合計拿到的WARP指標(103分),遠遠超過了排名第二的賈巴爾(89分)。
即便不局限于那五年,摩西·馬龍的這項數據放在NBA長河中反而更具說服力。自從WARP指標設立以來,五年內能超過100分的,僅有摩西·馬龍一人。鄧肯和奧尼爾足夠偉大,但他們在各自狀態最好的五年內,WARP指標也只有99分而已。好吧,在被摩西·馬龍統治的上世紀80年代,他終于留下了這份最具說服力的榜單。
在那輝煌的五年內,摩西·馬龍先后3次拿到常規賽MVP,這相當于同時期拉里·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所獲榮譽的總和。目前,能超越摩西·馬龍這一成就的,放眼NBA歷史也只有賈巴爾、張伯倫、勒布朗·詹姆斯、喬丹和比爾·拉塞爾五人而已。摩西·馬龍在1983年率領費城76人隊拿到總冠軍,當時那支球隊也成為NBA史上屈指可數的八支“夢幻五人組”之一——他們在季后賽中只輸掉了對雄鹿隊的一場比賽,接近完美。
運動壽命
從1982-83賽季以后,摩西·馬龍逐漸步入高齡,他不再有賽場上的絕對統治力。但在他接近37歲時,場均依然有15.6分和9.1個籃板的出色表現。這意味著把摩西·馬龍放到下一個時代的精英球員行列中,也毫不遜色。不輸給歲月的籃球技巧,令摩西·馬龍的籃球生命顯得格外漫長。他曾參加了13次全明星賽,不,如果算上他19歲時代表美國圣彼得堡高中參加的那一回,應該是14次。
另外,摩西·馬龍參加了1329場常規賽,這可以排到NBA歷史第12。如果算上ABA時代,他可以躍居歷史第五。而在對球隊貢獻值(WinShare)上,摩西·馬龍以179.15分位居NBA/ABA總排行榜第13位。注意一下,排在他后面的是誰?勒布朗·詹姆斯,還有科比。
也許是由于位置的關系,摩西·馬龍被極度忽略了。在NBA的球隊貢獻值(WinShare)排名上,摩西·馬龍只排到第16位。人們更會關注賈巴爾、張伯倫、奧尼爾和大衛·羅賓遜。這無可指摘,上述五人的球隊貢獻值都比摩西·馬龍要高。而排在他后面的比爾·拉塞爾,更習慣被人們掛在嘴邊。
職業生涯
今天,也許有很多球迷會懷疑:早期那些NBA巨星交出的嚇死人的數據,到底有何現實參照意義。他們的論據是:以上世紀60年代的NBA比賽來說,當時的強度和風格似乎和今天沒有可比性。但即使是把摩西·馬龍放到一套更為先進的數據下,他依舊偉大。
我們應該看到,雖然在摩西·馬龍的職業生涯末期,他所搶到的籃板數有所下降,但在那些已經退役的NBA巨星中,摩西·馬龍的總籃板數仍可躋身NBA前五,更何況,你覺得摩西·馬龍的進攻籃板記錄(6731個),逾越起來不更像是個冷笑話嗎?在NBA的現役球員中,鄧肯搶到了3744個進攻籃板,和摩西·馬龍相比足足差了近3000個。這就好像是在說,讓鄧肯再打18年,他也未必能超越這個記錄,更何況鄧肯能在這個聯盟打球的日子,已經可以用天來計數了。
有關摩西·馬龍進攻籃板的恐怖,還有一項比較時尚的數據系統可以詮釋,即進攻籃板比,就是一名球員所搶得的進攻籃板占個人嘗試次數的比重。在摩西·馬龍的前八個NBA賽季中,他曾有七個賽季的進攻籃板比雄踞NBA榜首。尤其是在1976-77賽季,摩西·馬龍的這一數值達到了19.8%。看看2011-12賽季的波士頓凱爾特人,他們全隊的進攻籃板也只有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