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各異構系統間的數據難以交互問題,提出基于適配器的數據交換思想,并對適配器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分析,為提高數據交換平臺設計水平提供可供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數據交換;適配器;系統設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1.096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Internet上存儲了巨大的信息資源,而這些信息資源采用不同的結構進行存儲,有結構化的數據和半結構化的數據。結構化數據包括各種關系型數據庫,半結構化數據是指文件系統及HTML、XML等[1]。同時,存在著大量的應用系統各自采用不同的平臺和軟硬件環境,從而使得這些來自于不同廠商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支持不同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網絡協議在一個企業內部共存的現象比較普遍,導致了這些企業數據資源與服務都是孤立存在的。由于各分散的應用系統可能存在大量重復的信息,在對信息進行維護是可能到登陸不同的系統進行相關的配置管理,這不僅給管理人員增加了維護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維護的成本,甚至當那些來自于不同的應用系統的相同的信息出現數據不一致時,無法判斷出哪些才是正確的,而這些不準確的數據無法為決策過程提供有效的幫助。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數據交換平臺和數據中心的建立就提上了日程,通過將企業內部各應用系統的數據都集中在數據中心來[2]。適配器是應用系統和數據交換平臺的連接器,即分散異構的應用系統通過適配器與數據交換平臺連接,進而與其他應用系統進行數據交換。適配器是指可以與具體應用系統進行快速方便連接的模塊化軟件,它通過數據庫訪問接口、特定的API函數和其他的應用集成點,整合不同的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與接口,消除應用軟件在傳遞消息或調用接口的復雜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3]。
1 數據交換平臺適配器設計
1.1 功能描述
適配器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和輸出數據。通過適配器,可以直接從數據庫中獲取需要的數據,并把數據轉化成RDF/XML格式的消息放到DRTP消息隊列中去,或者從DRTP消息隊列中獲取消息之后,通過適配器直接把消息解析成數據,然后根據數據交換路由表中的輸出配置把數據輸入到目標數據庫中。只要保證適配器提供給業務系統調用的接口保持一致,就可以適應不同的業務系統,通過動態配置、定義實現和應用系統的連接,從而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系統也容易得到擴展。
1.2 適配器注冊
一個適配器管理器可以同時運行多個適配器,并對所有部署好的適配器進行統一管理和高度。為了簡化適配器的部署工作,我們采取以數據流向為主線,組件化體系結構的設計思想部署適配器。具體就是將適配器的業務邏輯細粒度化為更小邏輯的單元--適配器組件,由組件完全相應的數據處理流程。我們可以提供一個適配器管理器以可視化方式將不同的組件按照數據流的方向串聯成適配器。適配器描述文件以XML文件形式保存,先到監控管理中心進行注冊,然后將其部署到數據郵局。所有的配置信息,包括數據源、數據映射等信息都寫入該文件,最后適配器管理器根據這個描述文件來運行適配器。
1.3 適配器管理器設計
適配器管理器的主要任務是初始化適配器、控制適配器和管理適配器的生命周期。用來負責啟動事件輪詢的操作、監控管理和總線代理。適配器管理器的結構框架圖如圖1所示。適配器管理器包括任務管理器和服務管理器兩大模塊。它們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任務管理器:任務管理器負責對本地任務表的管理,跟蹤本地任務表的變化,捕獲事件,調用能夠處理該任務的適配器。當用戶需要發布數據時,交換中心的TASKCRT進程監聽適配器中發生的變化,同時產生一個任務寫入任務表中。任務管理器負責讀取任務表并通知相應的適配器進行數據處理;對于訂閱操作來說,當交換中心的數據到達發布訂閱緩存數據庫后產生訂閱事件記錄,隨后同樣由任務管理器處理。
(2)服務管理器:適配器和交換中心之間的交互及數據模式的注冊都是通過服務的方式來實現,應用系統使用者通過服務管理器創建、運行和管理相應的服務。
2 結束語
本文對適配器從功能描述、注冊、適配器管理器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設計,設計后的適配器具備了)統一性、可擴展性、可操作性和圖形化的特征。
參考文獻:
[1]Zeithaml V 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J]. Logistics Technology, 2008(03):7-9.
[2]杜思鋒.數據交換平臺中異構數據轉換技術的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1(05).
[3]韓冰.如何進行XML的異構數據庫數據的轉換[J].硅谷,2012(09).
作者簡介:李滿玲(1978-),女,湖南東安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中間件技術、信息管理等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