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偉 王俊發 李亞芹
佳木斯大學
錐形件內深高度專用測量儀研制
邱新偉 王俊發李亞芹
佳木斯大學
邱新偉(1988-)男,佳木斯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機械與裝備。通訊作者:王俊發(1958-)男,佳木斯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農業機械與裝備。
針對錐形件內深的測量設計了一種錐形件內深高度專用測量儀,該測量儀主要針對內錐錐頂帶圓弧半徑小于3mm的錐形產品,由于該測量儀設計了與產品相配套的定位體,實現浮動軸上端的球頭球心與錐形件內圓弧中心能夠同軸接觸,保證了錐形件測量的精度,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
測量產品深度的量具有許多種,如深度游標卡尺、三坐標測量儀等。深度游標卡尺主要用于測量凹槽或孔的深度、梯形工件的梯層高度、長度等,但由于卡尺端面是平面,不能夠測量帶圓弧的工件深度。而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頭半徑為3mm,不能夠測量直徑小于3mm帶有圓弧的工件,另外由于錐形件在三坐標測量儀平臺上不易放置,測量對中費時費力,對批量產品測量困難。
現在測量帶圓弧錐形件內深的測量儀,沒有專用的定位體,在測量時,被測錐形件與浮動軸對中困難,操作不方便,且不準確,導致測量誤差偏大,精度低,影響產品的裝配,產品廢品率高達65%以上,浪費原材料,增加了生產成本。因而為了降低產品廢品率和提高產品精度開發設計一種使用方便、省力、精度高的錐形件內深高度專用測量儀,保證了錐形件產品的合格率及作業生產率。
基于錐形件內深測量的要求,結合內錐頂圓弧直徑小于3mm的工件,并且被測工件測量時容易對中的特點,設計了一種錐形件內深高度專用測量儀,其原理如圖1所示。
零件結構關系
內襯7安裝在量具套筒6內,浮動軸5插在內襯7里,浮動軸5與內襯7之間裝有下彈簧14,卡套8安裝在量具套筒6上,并通過沉頭螺釘13緊固在一起,開口套9裝在卡套8上,百分表11插在開口套9內,并通過螺釘12緊固在一起,定位體4裝在量具套筒的上部,上彈簧15裝在定位體與浮動軸之間,平板2與高度測量尺通過沉頭螺釘1緊固在一起,并放在標準錐形件上,量具套筒6裝在量具架上。

圖1 錐形件測量儀結構簡圖
測量原理
工作時,將標準錐形件放到定位體上,使錐形件的內錐面完全與定位體外錐面接觸,浮動軸上端球頭與標準錐形件錐頂接觸,保證錐形件、定位體和浮動軸對中。通過平板與高度測量尺壓緊標準錐形件,在壓的過程中,上彈簧帶動浮動軸向下移動,浮動軸推動百分表,當高度測量尺與量具套筒上端面相接時,對百分表進行調零,確定錐形件的內深尺寸。然后取出標準錐形件和深度測量尺,將待測錐形件放到定位體上,壓緊待測件,當待測件的下表面與量具套筒接觸時,觀測百分表指針所對應的刻度是否在允許的公差范圍內,以判斷錐形件是否為合格品。

圖2 定位體

圖3 高度定位尺

圖4 平板
定位體參數分析
針對目前測量錐形件內深測量儀對中困難、無法測量直徑小于3mm帶有圓弧的工件的不足,設計了圖2所示的定位體。該定位體的錐角與被測錐形件的錐角相同,可保證錐形件產品與游標軸同軸,其表面可以和錐形件的內表面緊密配合,從而實現錐形件產品準確定位。
高度定位尺及平板參數分析
圖3所示的高度定位尺,其高度和內錐面的錐角應于被測錐形工件內深高度相同, 高度定位尺與相同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0.4;圖4所示的平板的下端面表面粗糙度Ra=0.4,并且保證高度定位尺的上端面和平板下端面的平行度為0.0025,使高度定位尺的下端面與量具套筒的上端面接觸,通過沉頭螺釘緊固在一起,壓緊標準工件,從而確定工件的高度的基本尺寸。
測量前,應將被測量表面擦干凈,以免灰塵、雜質磨損量具。使用時貼合緊密,不得歪斜,否則會造成測量結果不準確。測量過程中施加壓力不可過大,所用壓力應使測量基座剛好與零件基準表面接觸即可。如果測量壓力過大,不但會使造成基準面和被測件表面磨損,還會使測量得的尺寸不準確。
測試與標定在恒溫室內,把測量儀在 1 級大理石平臺上,標準工件放在測量儀的標準體上用高度定位尺壓緊標準件,平板通過三個沉頭螺釘與高度定位尺配合,使高度定位尺的下端和量具套筒接觸,再對百分表進行調零,完成標定過程。
通過觀測百分表的指針偏轉,得出的工件的實際內深高度。測試數據表明,內深的實測值與相應的標定值的誤差均在0.013mm之內,說明測量儀工作穩定可靠。
(1)以錐形件深度23.35mm為基準參數,設計了針對內錐錐頂帶小圓弧半徑小于3mm的錐形產品的錐形件內深高度專用測量儀。
(2)對錐形件內深測量專用測量儀測量原理、結構關系、及主參數進行了分析。分析發現該測量儀結構簡單緊湊、定位準確、操作簡便、測量精度高,適用于測量批量或大量生產的錐形件的內深。
10.3969/j.issn.1001-8972.2015.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