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創新發展是新四軍抗日征程的鮮明特色

2015-11-07 20:29:02張衡
鐵軍 2015年10期

張衡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中央的倡導和帶動下,黨內軍內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創新發展氛圍。上自黨中央,下到各中央局、各級黨組織和部隊,都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遵義會議到中共七大的十年間,特別是經過八年抗戰的洗禮實踐,中國共產黨運用武裝斗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三大法寶,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新四軍正是在這樣的大氣候下謀創新、求發展的。

創新發展源自對華中敵后戰場的準確定位,向東作戰,向北發展,在蘇北平原水網地區安家

新四軍最初的作戰地域,是國民黨劃定的“三南”(皖南、蘇南和淮南)地帶。這里是侵華日軍重兵把守的南京近畿及長江兩岸地區,在地理特征上是無險可守的低山丘陵地帶。陳毅對蘇南茅山曾有一段名言:“以前盤旋腦際、久思快游的茅山,一旦擺入眼簾,心中驚喜交集,喜的是部隊安全挺進到達指定地區,吃驚的是茅山完全是一個童山,在游擊戰的地形意義上完全不合乎我們的要求。”新四軍正是在這樣的戰場位置上拉開了抗日游擊戰的序幕。盡管武器簡陋、兵力單薄,可從一開始,以山地游擊戰見長的新四軍就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為基本原則,不斷創新游擊戰術,給日本侵略軍以殲滅性的打擊。

在蘇南,1939年10月8日,新四軍第二團采用圍點打援戰術,在蘇南的鎮澄公路上發起陳巷橋戰斗,焚毀敵軍車7輛,斃傷日軍大隊長以下180余名。一個月之后,新四軍新六團、第二團又在丹陽延陵的賀甲村重創前來報復掃蕩的日軍,殲滅日軍168名,生俘3名。當時上海等地的報刊以《偉大勝利在江南》予以報道,稱之為“延陵大捷”。

在淮南,羅炳輝創造了以伏擊與運動游擊為特色的“梅花樁戰術”。它的戰術要點一是部隊宿營按三角形駐地部署,使任何一部分都能機動,并對敵實施反包圍;二是便于部隊疏散隱蔽,便于偷襲敵人;三是對來犯之敵實施多點打擊。當敵人進到梅花樁式的陣地時,新四軍可從兩面、三面甚至四面同時攻擊。羅炳輝運用“梅花樁戰術”與敵人激戰數十次,充分顯示了游擊戰的威力。僅在南京北部的金牛山反襲擊戰中,新四軍就斃傷日軍200余人、偽軍300余人,俘日軍2人、偽軍30余人,繳獲重機槍4挺、輕機槍5挺、步槍40余支、擲彈筒2個及大量彈藥。

在皖南,新四軍直接承擔了銅陵至繁昌一線正面戰場的防務,協同國民黨友軍作戰200余次。從1939年11月8日至12月21日,日軍出動數千兵力,對繁昌縣城先后發起五次進攻。新四軍進行了五保繁昌的戰役,共殲滅日偽軍1000余人。新四軍還以陣地防御和運動防御堅決阻擊日偽軍對皖南的多次掃蕩,不僅鞏固了皖南的抗日前哨陣地,而且屏障了皖南重地徽州城。

但是,新四軍挺進敵后英勇抗日的行動,卻受到國民黨頑固派的嚴格限制。概括起來是“三不準”,即:不準跨界越境活動,不準組織民眾武裝,不準建立地方政權。它猶如套在新四軍頭上的“緊箍咒”,要把新四軍置于孤立無援的絕境。如果新四軍囿于國民黨的限制,那用不了多少時日,新四軍就將在與日軍的浴血奮戰中消耗殆盡,又何談持久抗戰!

正是出于對新四軍現狀的清醒認識,1939年二三月間,周恩來親臨皖南,與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還提出了新四軍在敵后發展的三條原則,即:哪個地方空虛,我們就向那個地方發展;哪個地方危險,我們就到那個地方去創造新的活動地區;哪個地方只有敵人偽軍,友黨友軍較不注意沒有去活動,我們就向那里發展。

1939年5月,深刻領會敵后發展三原則精髓的陳毅,率先實施了“江抗”東進抗日的行動。以新四軍第六團為骨干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沖破國民黨的限制,把抗日游擊戰爭推向蘇南的蘇錫淞滬地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江抗”從1000余人發展到5000余人,武器裝備也煥然一新。其間,陳毅還冒著風險造訪泰州地方實力派李明揚、李長江,與“兩李”達成新四軍在長江北岸抗日的默契。1939年10月,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相繼渡江北上。分兵東進北上,本是軍事上常用的戰術,可是,新四軍在此邁出的兩大步,卻標志著新四軍的創新意識,已由戰術層面邁向戰略高度。

這時,劉少奇來到華中敵后地區。他通過對敵我友各方情況的調查研究,作出了“有大發展希望的地區是在江蘇北部”的科學論斷。劉少奇精辟指出,蘇北地域遼闊,全屬敵后,有馳騁回旋的廣大地盤。國民黨江蘇省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欺壓百姓,人民痛恨。群眾歡迎新四軍東進領導他們抗日。蘇北又靠近山東,可以同八路軍相互依托和策應。因此,蘇北是我們的戰略突擊方向,應集中力量向這一地區發展。劉少奇還主持召開了三次中原局會議,從理論的高度回答了人們在統一戰線和根據地建設等問題上的疑慮,讓放手發動群眾、發展人民武裝和獨立自主建立抗日根據地的總方針,成為新四軍指戰員的共識。此外,劉少奇還最先向黨中央建議,從華北抽調八路軍主力南下華中,以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

一場“兩軍配合,三面行動,一舉打開蘇北局面”的偉大斗爭在中原局領導下展開了。淮北的新四軍第六支隊、淮南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南下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和蘇南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都從各自的位置向蘇北進軍,而陳毅、粟裕領導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以統戰工作和軍事斗爭的創新,成為打開蘇北局面的重要突擊力量。

陳毅不僅確定了“擊敵、聯李、孤韓”的方針,而且可貴之處是在郭村事件突然發生后,陳毅堅決破除“戰斗開始即統戰結束”的觀念,派遣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赴泰州和談,釋放被俘官兵,發還部分槍支,歸還郭村防地,使“兩李”幡然醒悟,與新四軍重修舊好,并協助新四軍東進黃橋開辟新區。統戰工作的創新還體現在對待黃埔生的態度上。在陳泰運的稅警總團里,連以上干部都是黃埔生。陳毅敢于破除“凡國民黨軍中的黃埔生均為頑固派”的思想禁錮,在陳泰運部進攻新四軍受挫后,陳毅如數遣返俘虜,歸還槍支,并通過書信往來,解釋誤會,終于使這支以黃埔生為骨干的部隊在黃橋決戰中保持了中立。陳毅還團結爭取了包括韓國鈞、朱履先為代表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結成了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從政治上孤立了反共頑固派韓德勤。

新四軍堅持“停止內爭,團結抗日”的立場,并以退讓姜堰、委曲求全的舉動,贏得了人心,爭取了“兩李”、陳泰運的中立。當韓德勤一意孤行,大舉向新四軍進犯時,陳毅、粟裕又以大無畏的精神,獨立部署黃橋自衛作戰。新四軍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斷其后路,在運動中各個殲敵。歷時四天的黃橋決戰,新四軍以少勝多,出奇制勝,共殲韓軍主力1.1萬余人,連下海安、東臺,一舉開創了蘇北抗日的新局面。1940年10月10日,乘勝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增援的八路軍在鹽城、東臺之間的獅子口勝利會師,共同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開辟華中抗日戰場的戰略任務,實現了蘇北安家的戰略目標。

創新發展源自對經略華中的堅強決心,反掃蕩、反清剿、反清鄉,打一場平原水網地區的持久戰

就在新四軍、八路軍共同打開了華中抗戰局面之時,皖南事變發生了。為了打退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并將活動于隴海鐵路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各部統一整編為七個師和一個獨立旅。此時,華中敵頑我三角斗爭的局面依然存在,而斗爭的重心已移向新四軍與日偽軍對華中敵后戰場的爭奪與控制上來。從1941年到1943年的3年間,日軍對華中抗日根據地頻繁發起進攻,掃蕩規模愈來愈大,并從季候性掃蕩,發展為駐扎清剿,直至利用偽軍、偽政權實行“總力戰”和分期分區清鄉。新四軍雖然已在平原水網地區安下了“家”,但能否勝利地堅持抗戰?抗日的“家”能否興旺發達?這將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1941年7月,日軍出動包括獨立混成第十二旅團全部、第十五師團和第十七師團各一部及偽軍共17000兵力,對蘇北、蘇中抗日根據地發起了第一次大掃蕩。日軍下這么大的賭注,滿以為可以一舉殲滅新四軍鹽城軍部和華中黨政領導機關。可是,沒想到只占領了鹽城、阜寧等幾座空城和交通要道。而新四軍一師、三師以密切的戰役協同,在蘇北、蘇中兩大戰略區痛擊敵人。尤其是新四軍一師主力以“圍魏救趙”之計在南線攻城掠地,全線出擊,迫使日偽軍抽兵南調。新四軍三師乘機在北線發起五路反擊。日偽軍幾度折返,疲于奔命,大掃蕩在虎頭蛇尾中以失敗告終。新四軍不僅取得了豐碩戰果,而且收獲了平原水網地區反掃蕩斗爭的寶貴經驗。

日軍從失敗中嘗到了新四軍的厲害,于是收縮戰線,重點對蘇中抗日根據地發起進攻。為了控制這一前哨陣地,日偽軍一方面增設據點,加強封鎖,分割壓縮蘇中根據地;一方面以“鐵壁合圍”、“梳篦拉網”等戰術輪番進攻,企圖摧毀蘇中根據地,圍殲新四軍一師主力。新四軍一師從堅持原地斗爭著眼,以看守好軍部南大門為己任,對全區武裝統一作了有縱深、有層次地部署。在與新四軍鹽城軍部鄰近的蘇中二分區,以建立相對穩定的基本區為目的,采取積極爭奪、堅決反擊的方針,不讓敵人分割、封鎖和侵占根據地的陰謀得逞。為此,新四軍一師以各種有效戰法與敵人爭奪重要基點,成功組織了著名的“五保豐利”、“七保三倉”的戰斗,終于挫敗了敵人的企圖,保證了指揮機關、軍需生產和醫院、學校的安全。在沿江的蘇中三、四分區及沿運河的一分區,敵人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次四五百人的掃蕩,半個月就有一次千人規模的大掃蕩,其中最激烈的是1942年夏秋兩季發起的三次駐扎大清剿。新四軍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加強內外線配合,實施機動作戰,向敵人的后方和弱點發起攻擊,先后舉行了石港攻堅戰、海門襲擊戰、如西反擊戰、二窎殲滅戰等戰斗,同時把公開斗爭與秘密斗爭結合起來,加強日偽軍工作,接連粉碎了敵人的三次大清剿,勝利堅持了原地斗爭。在大運河東岸的里下河地區,為了對付敵軍汽艇的突然襲擊,抗日軍民掀起筑堤打壩、改造地形的群眾運動。他們在河道上筑起明壩、暗壩、交通壩,在堤岸上拆橋、破路、設機關,使敵軍的汽艇到處碰壁,岸上的鬼子寸步難行。在蘇中沿海地區,新四軍一師組建了海防縱隊,下轄三個團,控制了沿海港口和濱海地區,開辟了海上交通線,成為根據地的又一個后方基地。

1942年1月,汪偽國民政府秉承日軍的旨意,在徐州設立蘇淮特區,企圖用軍事和政治的聯合進攻,摧毀洪澤湖北岸的淮北、淮海兩塊抗日根據地。1942年11月中旬,以日軍第十七師團、獨立第十三旅團為主,加上大批偽軍共11000余人,對淮北、淮海抗日根據地同時發起了大掃蕩。新四軍四師以洪澤湖為依托,及時跳出敵人的合擊圈,以一部配合地方武裝就地堅持與敵糾纏;主力轉移至敵人進攻的側后方尋機反擊。經過近百次戰斗、特別是在朱家崗反擊戰重創日軍后,敵人被迫撤退。淮北軍民贏得了33天反掃蕩斗爭的勝利。在一馬平川的淮海抗日根據地,日偽軍企圖用堡壘政策分割、清剿占領區,進而達到全面偽化淮海區的目的。淮海抗日軍民連續發起兩次大規模的交通破擊戰。數萬民兵和群眾齊上陣,奮戰十晝夜,將全區七條主要公路干線全部破壞,同時結合改造地形,挖掘“抗日溝”,迫使敵人龜縮在堡壘里寸步難行,其偽化淮海區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清鄉與反清鄉是抗日戰爭期間華中特有的斗爭形式,它與掃蕩最大的不同是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即日偽相互勾結,以軍事清剿、政治偽化、經濟掠奪和文化奴役相結合的手段,徹底肅清清鄉區里的抗戰力量,由點線占領擴展為全地區的殖民統治。日偽搬用在臺灣建立殖民統治的做法,在政治上,由偽國民政府成立清鄉委員會,汪精衛兼任委員長,下設清鄉公署,強化黨政警特組織,建立清鄉工作團,整理保甲,實行連坐;在軍事上,構筑竹籬笆和鐵絲網封鎖線,交通要道設立檢問所,集結兵力進行梳篦式拉網清剿;在經濟上,實行物資統制,整頓田賦捐稅;在文化上,開展反共和平運動,實施特種教育。從1941年至1944年,日偽分期分區對華中的蘇南、蘇中、鄂豫邊區、浙東、皖江等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清鄉。其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是在新四軍六師、一師活動的蘇南、蘇中抗日根據地。這充分暴露了日軍“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用意。因此,能否打破敵人的清鄉,就成為新四軍能否堅持華中敵后抗戰的試金石。

1941年7月,日偽首先對蘇南東路根據地發起實驗清鄉。新四軍六師師部暨十八旅主力執行軍部關于“以分區轉移對付敵人的分區清鄉”的指示,適時轉移到蘇中江高寶開辟新區,雖然挫敗了日偽消滅新四軍主力的企圖,但是,東路根據地遭受了很大損失。作為華中的第一次反清鄉斗爭,它的失利引起新四軍的高度重視。從陳毅代軍長到各級領導干部都在總結經驗,思考對策。面對反“清鄉”斗爭的失利,新四軍六師師長譚震林以光明磊落的態度勇于承擔責任,以實事求是的精神總結經驗教訓。1941年11月,他應新四軍一師副師長葉飛邀請,向蘇中三分區營以上干部作了題為《蘇南反清鄉斗爭的經驗教訓》的報告,為華中后來的反清鄉斗爭提供了最直接的戰例。新四軍正是靠這種群策群力、求實創新的優良作風,很快總結出反清鄉斗爭四大要點,即:原地堅持武裝斗爭,打破敵人封鎖偽化,實行清鄉區內外結合,充分利用日偽及派系間矛盾,使反清鄉斗爭有所遵循。

1943年春,當日偽清鄉的又一個高潮到來后,抗日根據地軍民已經把握了反清鄉斗爭的規律,樹立了打破日偽清鄉的信心,他們從各地實際情況出發,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反清鄉斗爭。在蘇南茅山、太滆清鄉區,抗日軍民開展大規模的破壞竹籬笆封鎖線的斗爭,使敵人陷入“一無竹子、二無伕子”的尷尬境地。新四軍主力和武工隊實行內外線穿插,強攻日偽據點,捕殺特務漢奸,使日偽的清鄉很快名存實亡。在蘇南丹北區,新四軍創新斗爭策略,以掩護政策對付敵人的軍事清剿,以合法斗爭、秘密斗爭對付敵人的政治建設,以“一二一”政策爭取偽方人員為我所用,終于使這一連接大江南北的戰略通道保持在新四軍手中。在蘇中四分區,抗日軍民更以頑強的武裝斗爭、緊密配合的內外線斗爭、氣壯山河的火燒竹籬笆行動和神出鬼沒的鋤奸反特戰果,使日偽志在必得的各種清鄉活動化為泡影,在抗戰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創新發展源自對戰略機遇的及時把握,西進、南下、北上,在局部反攻中實現由分散游擊戰爭向大兵團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943年至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呈現節節勝利的形勢。在亞洲太平洋戰場,美軍以強有力的攻勢使日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日軍為了挽救其在南洋的頹敗,集中40萬兵力,發起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戰略性進攻。國民黨軍在八個月的時間里,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的大片國土。面對時局的變化,毛澤東在黨的高級干部會議上指出:“我們要準備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把日寇打出中國去。為使我黨能夠擔負這種責任,就要使我黨我軍和我們的根據地更加發展和更加鞏固起來。”

新四軍的高級將領是一批目光遠大、胸懷全局的優秀指揮員。每當黨中央指示下達后,他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深刻領會中央的戰略意圖,并堅決貫徹執行。他們還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以高度的責任感,及時向中央提出建議,在執行中創新完善原先的作戰部署。1944年到來后,華中敵后戰場已度過了抗戰相持階段最艱難的時期,華中根據地更加堅如磐石。為了使新四軍在戰略反攻中處于更加有利的態勢,擔負起更加重大的責任,華中各戰略區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主動地向日偽軍發起攻勢作戰,配合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作戰,在鞏固老區、開辟新區的同時,進一步積蓄和發展反攻力量。

1944年3月,新四軍一師抽調五個團兵力率先發起車橋戰役。這是一場以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戰役。新四軍采用機動突擊、單刀直入、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秘密接近、迅速攻擊等戰術手段,對日軍在車橋鎮苦心經營的軍事設施發起攻擊。隨著敵人增援部隊不斷到來,新四軍將偷襲與強攻、進攻與阻擊、分途開進與協同作戰、主攻戰場與牽制戰場等各種作戰形式周密組織起來,最終取得了攻堅打援的空前勝利,計殲日軍460余人,其中生俘24人,殲滅偽軍480余人。在車橋戰役勝利的震撼下,敵人倉皇棄守車橋周邊的大小據點。蘇中、蘇北、淮南三塊根據地的聯系進一步溝通,新四軍機動回旋的范圍進一步擴大。

國民黨軍在豫湘桂戰役中的大潰敗,使豫中、豫西大片國土淪陷。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時刻關注著中原戰局的變化。為了及時抓住這一戰略機遇,他向軍部請纓,率四師主力西進收復豫皖蘇邊區。新四軍軍部予以批準,在經濟上給予200萬元的資助,并從三師抽調部隊到淮北路東地區接防。1944年8月15日,新四軍四師主力從洪澤湖畔的半城鎮誓師出發,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新四軍五師北上部隊共同執行綰轂中原的戰略任務。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轉戰,新四軍西進部隊在八路軍的配合下,共殲日偽和頑軍13000余人,控制了東起津浦鐵路、西止商亳公路,北自隴海鐵路、南迄渦河的廣大地區,完成了西進收復豫皖蘇邊區的任務,為戰略反攻擴大了前進陣地。

1944年9月27日,黨中央指示華中局:“為了準備反攻,造成配合盟軍作戰的條件,對蘇浙皖邊區工作應有新發展的部署,特別是浙江工作,應視為主要發展方向。”當時,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已經開辟了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成為新四軍發展東南的前沿陣地。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從這一實際情況出發,決定以新四軍第一師主力分批南下,會同蘇南十六旅,采取逐步發展、逐步鞏固的方針,首先打開蘇南、浙西局面,再與浙東抗日根據地打通聯系,然后相機向東南沿海地區發展,以便在戰略反攻時配合盟軍登陸,造成新四軍“破敵、收京、入滬”的局面。1944年12月和1945年4月,新四軍一師主力分兩批先后南下蘇浙皖邊區,1945年1月成立新四軍蘇浙軍區,粟裕、葉飛分任正副司令員。蘇浙軍區各部積極向日偽軍發起進攻,控制了浙江武康、德清等縣城,開辟了莫干山區,接著又在天目山地區進行了三次自衛反頑戰役,打通了浙西與浙東的戰略聯系,形成了包括天目山在內、地跨蘇浙皖三省十幾個縣的新解放區。1945年10月,新四軍蘇浙軍區從蘇浙皖邊區北撤返回蘇中。在這一場歷時10個月的戰略進軍中,新四軍一師勝利完成了發展東南的任務。在政治上加重了中國共產黨在重慶談判中的籌碼;在軍事上發展了部隊,改善了裝備。此外還有一個重要收獲,即新四軍由此提前實現了由分散游擊戰爭向大兵團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2日至9月22日,新四軍三師發起兩淮戰役,解放淮陰、淮安,全殲偽軍13000人,繳獲大炮15門、輕重機槍180挺,長短槍8870余支及一大批軍用物資。9月13日,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在途經淮南華中局駐地時,得知蘇聯紅軍進入東北殲滅了日本關東軍,同時,我軍也有少量部隊進入東北,而國民黨軍尚在大后方無力接管東北。黃克誠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我軍進軍東北的良機。于是,他當即草擬電報,就目前局勢和我軍的軍事方針向黨中央提出建議,強調創建東北根據地的重大意義,建議盡量多派部隊到東北去。9月19日,黨中央作出“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部署,確定新四軍調八萬兵力到山東和冀東。9月23日,黃克誠接到上級關于率新四軍三師主力開赴東北的命令。9月28日即率四個旅、三個特務團共35000余人踏上進軍東北的征程,為創建東北根據地做出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新四軍不愧為一支勇于創新發展、善于創新發展的抗日鐵軍。初上征程,新四軍即以抗日游擊戰的戰術創新與日軍浴血奮戰,迅速實現了由紅軍游擊隊向抗日勁旅的轉變。在國民黨頑固派加緊軍事限共、反共的形勢下,新四軍別無選擇地深入敵后,在江淮河漢的平原水網地區安下了抗日的“家”。新四軍以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頑強地堅守了華中抗日陣地,用創新發展的實踐,叩開了抗日游擊戰的戰略之門;用政通人和的業績,印證了毛澤東關于在平原水網地區可以建立抗日根據地的科學預見。當戰略反攻到來之時,新四軍又緊緊地把握歷史機遇,實現了由分散游擊戰爭向大兵團運動戰的戰略轉變,從而為奪取抗戰最后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者系江蘇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 劉順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美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国产|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99精品视频在线|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成人亚洲天堂| 片在线无码观看| 999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www.亚洲天堂| 婷婷色狠狠干| 99re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91偷拍一区| 精品国产网站|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亚洲综合专区|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成人在线欧美|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九九视频免费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日韩资源|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国产另类|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天天综合网色| 91娇喘视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不卡视频国产|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在线亚洲小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99|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91九色最新地址| 日韩在线第三页| 58av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