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子
也許只有經歷了所有的浮華之后,才明白收藏真正的意義——自己喜歡就好。
許多人見到我本人,都會說:這么年輕。其實不年輕了,只是在大部分人眼里,做珠寶、收藏古董的人都是40歲往上。
我做珠寶,才四年。如果算上藏老銀的歲月,已有八年。可以說,收藏老銀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因為有了收藏,才有了現在的古董珠寶鋪子。
最初,我喜歡簪子和耳環,輕巧、靈動。收了很多。現在看來也許不夠精致,當時我卻喜歡得緊,買個小簪子都要認認真真洗半天,拍照把玩,睡覺還要放在床頭多看兩眼。
那時候,所有的零花錢都給了老銀。逛淘寶、逛文廟、逛早市,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玩古不富。玩收藏,多少錢都是無底洞。我覺得這樣只進不出不行,就琢磨出以藏養藏的辦法——開一家淘寶店,買入賣出。2010年,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老銀。老銀的價格,也漸漸攀升。一對鐲子,居然可以喊價三萬。也是這年,我開始關注鐲子,因為手鐲的漲勢明顯。
2011年是收藏界最瘋狂的一年,東西瘋漲,新人瘋擁。這一年,我的收藏徹底轉向了鐲子、精品鐲子。當時想的是留一堆不如留一件,就把其他東西賣掉供鐲子,那時甚至為了一對鐲子,賣了絕大部分簪子。如今想來,也難斷定是否明智。然而,2012年下半年,整個老銀市場的行情一落千丈。東西變得難賣了,大家都不肯花錢了。但好在,我收的鐲子多是精品。
去年起,老銀也漸漸淡出我的生活,不是不喜歡,而是沒了以前那種為了一根小簪子孜孜不倦的心情。直到今年六月,老銀圈聚會,看到許多久違的朋友,久違的老銀。回來后,又有了買小東西的沖動。我開始厚著臉皮去“搶”朋友的小簪子、小鈴鐺,開始想念曾經的簪子,想念買它們時一邊攢錢一邊怕被人搶走的忐忑,想念買下那一瞬間的欣喜……
上個月,簪子的新主人問我,愿不愿意把它們贖回來,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答應。簪子送回手上,我不敢相信,像做夢一樣,它們,真的就是我這幾年的人生縮影。
現在的我,偶爾還會淘小東西,不再想它可以賺多少,只是純粹的喜歡。也許只有經歷了所有的浮華之后,才明白收藏真正的意義——自己喜歡就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