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芬
摘 要:風沙天氣是敦煌李廣杏種植的主要氣象災害天氣之一,敦煌地區大風多發時期正是李廣杏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成熟期,嚴重時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甚至絕收。該文提出了敦煌李廣杏的風沙天氣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強風沙防治宣傳,提高群眾生態保護意識,加強大風沙塵天氣預報預警,加強李廣杏主要生長季氣象為農服務等。
關鍵詞:敦煌李廣杏;風沙天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0-120-02
李廣杏是敦煌農副產品特產之一,果實外形規正,近似圓形,果大賽李,果皮金黃色,色澤油光鮮亮,皮薄肉多核小,味美汁多,香氣四溢。敦煌地處西北高原,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境內多沙質土壤。得益于當地氣候地理條件,李廣杏堪稱“敦煌水果之王”,其果肉既可鮮食,也可制成罐頭、果脯或作釀酒等。李廣杏樹耐寒、抗旱,每年陽春3月開花,夏至之后果實成熟,也就是每年7月是李廣杏收獲的季節。而李廣杏主要生長季正處于敦煌地區風沙天氣頻繁出現的時期,受強冷空氣和大風沙塵的影響,對李廣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減產減收。本文針對敦煌地區風沙天氣對李廣杏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風沙天氣防范對策。
1 敦煌風沙天氣特征分析
敦煌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與新疆南疆盆地東緣接壤,年平均氣溫9.2℃,年降水量較少,僅為38.7mm,屬內陸極干旱溫暖氣候區,而且境內由鳴沙山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敦煌地區多風沙災害性天氣,是甘肅多風沙地區之一。據1951-2009年敦煌地區風沙天氣統計資料分析可知,20世紀50年代為敦煌地區風沙天氣高發期,年平均出現154.7d,其中風沙天氣最多的年份高達268d,出現在1953年,最少年份46d,為2008年;20世紀60~70年代風沙天氣為近59a中風沙出現頻率次高值,而進入21世紀后,敦煌市風沙天氣逐漸趨于減少,年平均65.4d;相對于20世紀50年代,浮塵天氣發生了明顯的減少趨勢,由20世紀50年代的72.4d/a減少為2001-2009年的平均29.9d/a,20世紀80年代成為敦煌浮塵天氣第2個高發期,浮塵日數最多的年份為134d,最少年份為15d;揚沙天氣20世紀50年代年平均57.1d,21世紀前9a減少為年平均31.0d,其中揚沙日數出現最多的是1953年和1960年,達到69d,而2008年出現最少,為22d;沙塵暴天氣也趨于減少,且減少趨勢明顯,由20世紀50年代的25.2d/a減少為21世紀前9a的4.5d/a,最多日數為99d,出現在1953年,1998年未出現沙塵暴天氣。
敦煌地區沙塵天氣有很大的季節性,其中春季出現頻率最高,其次是夏季,秋季最少,20世紀90年代以后,夏季沙塵天氣與年沙塵天氣變化趨勢一致,有增多趨勢,而且各季沙塵天氣日數也處于明顯的遞減趨勢,春季遞減幅度最明顯。春季浮塵平均日數為26.4d,約占年平均浮塵總日數的45.4%,秋季平均浮塵日數約占年總日數的12.4%;春季揚沙平均日數為18.6d,約占年揚沙總日數的38.4%,秋季揚沙平均日數約占年平均揚沙總日數的12.9%;春季沙塵暴平均日數為7.3d,占年沙塵暴總數的50%,秋季沙塵暴日數可占年總日數的8.5%。敦煌地區沙塵天氣月變化呈“單峰型”,5月份出現揚沙天氣日數最多,月平均6.6d,11月最少(1.9d);浮塵天氣常出現在3~4月,月平均9.6d,10月出現最少,為2.2d;而且3、5月份又是沙塵暴高發期,月平均2.4d,10月份出現日數最少,僅為0.3d。
2 風沙天氣對敦煌李廣杏的影響
風沙天氣是敦煌李廣杏種植的主要氣象災害天氣之一,大風及其引發的風沙常常威脅李廣杏花期、幼果期以及成熟采摘期?;ㄆ谟龃箫L沙塵天氣,影響昆蟲傳粉授粉,同時隨之出現的空氣濕度降低,可致使花朵柱頭干燥,降低授粉率,甚至損壞花器、破碎枝芽等,若出現8級以上的大風沙塵天氣,花柱頭被沙塵覆蓋后光合作用降低,影響后期坐果率。幼果膨大初期遭遇大風,處于迎風面的幼小果實表皮組織極易被風沙破壞,產生褐斑,致使李廣杏果實品質下降,降低果實商品價值,即使豐產也不豐收。在果實成熟期,大風在刮亂枝葉時,極易導致枝上果實來回碰撞遭受碰傷、擦傷,嚴重的風沙問題還可造成大量落果爛果,直接造成果農嚴重損失。
3 風沙天氣防范措施
3.1 加強風沙防治宣傳,提高群眾生態保護意識 應充分認識風沙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斷提高全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營造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氛圍,降低風沙危害。
3.2 加強大風沙塵天氣預報預警 氣象部門應做好大風降溫、沙塵天氣的監測預警服務,不斷提高大風沙塵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水平,并及時向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匯報,在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方式將大風沙塵天氣預警信息發送至農民群眾,加強與農業部門聯動,提前做好風沙防范措施,盡可能的降低大風沙塵天氣對李廣杏花期、果期的危害。果農應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尤其加強春季大風天氣導致的揚沙或沙塵暴天氣變化預警信息,可根據氣象臺站天氣預報,及時通過撥打氣象聲訊電話、登錄互聯網等平臺了解天氣變化情況,提前做好果園應對大風沙塵天氣有效措施。
3.3 加強氣象為農服務 要充分遵循氣候生態規律,利用優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依靠氣象科技開展生產,建立健全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完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不斷提高李廣杏質量和品質,促進李廣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振榮,邵亮,李光林.敦煌地區沙塵天氣特征分析[J].干旱氣象,2010,28(1).
[2]王曉青.西北地區沙塵暴災害及防治對策[J].干旱區研究,2001(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