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困難?
研究開普勒望遠鏡的科學家納塔莉·芭莎拉說,探測一顆遙遠的行星,就像在努力看遠處一輛汽車前燈上爬過的一只螞蟻。
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來做個游戲體驗一下。請你從報紙或雜志上剪下一條紙,把這張紙條貼在手電筒上。把手電筒拿到近前,小伙伴能看到“螞蟻”嗎?當你把手電拿到10m之外呢?100m之外呢?
它有“武器”
開普勒望遠鏡攜帶著一臺特制的CCD照相機。這臺照相機裝備有9500萬像素的CCD感光設備,特別棒的攝影師專業相機也不過1000萬像素,所以它的光敏感性是最好的數字相機的9倍。
還有獨特的方法
開普勒望遠鏡可以固定指向某一片天空,進行持續觀測。它能探測到當行星從恒星前經過時恒星亮度減弱這個細微變化。科學家們就是通過恒星亮度減弱的“凌日”現象抓住系外行星的蹤跡的。
模擬捕捉工作
探測環繞遠距離恒星運行的行星所使用的方法叫作“凌日法”,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你需要:一臺裝有磨砂白熾燈泡的臺燈,黏土(或橡皮泥),細繩,防護眼鏡。
第一步:用黏土(或橡皮泥)捏成一顆行星,并將這顆行星固定在細繩的一端。
第二步:讓這顆行星環繞亮著的燈泡(恒星)做軌道運動。
第三步:將行星運行到恒星前方時的場景畫下來。
第四步:走到距離實驗室盡可能遠的地方進行觀察。是不是很難再看到行星?
第五步:再將你在遠處觀察到的結果畫下來。
第六步:把下列問題的答案寫在你的科學筆記本上:當行星運行到恒星前方時,會出現什么現象?開普勒望遠鏡是如何探測環繞其他恒星運行的行星的?一顆恒星有規律地反復變暗意味著什么?
亮度曲線圖暴露了行星的蹤跡
下面的曲線圖記錄的是一顆遠距離恒星的亮度變化情況。請將下列問題的答案寫在你的科學筆記本上。

1.哪幾個曲線圖表明可能有行星從這顆恒星前方經過?說明理由。
2.哪幾個曲線圖表明沒有行星圍繞這顆恒星運行?你是如何做出判斷的?
3.哪個曲線圖表明行星的運行軌道比較長,7你是如何做出判斷的?
4.軌道較長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