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郭紅鋒
動手測量太陽直徑
◎文/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郭紅鋒
太陽有多大?相當于30萬個地球那么大。要測量出這個龐然大物的直徑可不容易。
別急,讓我們利用下面的小孔成像知識,你就可以親手測量太陽直徑啦。
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這可以從物體的影子來證明,例如一束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上,物體的后方就會呈現出影子。
小孔成像就是光沿著直線傳播的結果。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子遮擋在屏幕與物體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體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如小孔成像示意圖所示,光線1(火焰頭)通過小孔成像到了下邊,光線3(蠟燭底)通過小孔成像到了上邊,整個成像是倒立的實像。
我們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可以測量太陽直徑等有價值的科學數據。

小孔成像示意圖
請準備:
1. 準備材料:剪刀、膠水、尺子、A4白紙若干張、直徑5厘米圓形(或方形)白紙2片、縫衣針(或鉛筆);
2. 把A4白紙長邊卷成直徑2~3厘米的長筒,如圖1,然后把邊緣粘合;

圖1:制作長筒
3. 用直徑大于圓筒(例如4~5厘米)的白紙屏分別粘在紙筒兩端,并在一端的白紙屏中心用縫衣針(或鉛筆尖)扎一個直徑約1毫米的小孔,如圖2。
測量與計算
1.在陽光下,把做好的小孔成像紙筒,扎孔的一端指向太陽,眼睛在后端紙屏上觀看太陽的像斑。注意眼睛、紙筒和太陽要成一條直線,此時你會在紙筒后端的紙屏上看到一個亮的小圓斑,這就是太陽通過小孔在紙屏上成的像,如圖3;

圖3:小孔成像實驗
2.你也可以把做好的小孔實驗紙筒放在桌子上,找一個墊物讓紙筒傾斜向太陽,調整傾斜度直至后端紙屏上出現太陽的像斑(圓斑),如圖4;

圖4:當紙筒對準太陽時,后端紙屏上出現的太陽像斑
調節的方法:
1. 左右方向調,使紙筒對準太陽方向;
2. 墊物在紙筒前后移動,使紙筒傾斜(高低)角度變化,直至紙筒上部表面的亮光逐漸褪去,使紙筒的傾斜度與太陽高度保持一致,這時在后端紙屏上就會看到太陽的像斑了。
3.用尺子量出圓斑的直徑,記錄數據,如圖5;想一想:

圖5:用尺子量出圓斑的直徑
把你的計算結果與科學家給出的太陽直徑的精確數據(1392000千米)進行比較,看看你的誤差有多大?
4.計算太陽直徑:
根據圖6,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可以列出以下算式算出直徑:
D(太陽直徑)=d×H/h
這里H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我們采用日地平均距離1.5億千米代入);h是兩個紙屏間的距離,我們實驗中用的A4紙有規范尺寸(210mm×297mm),所以h就是A4紙長邊的長度,即297毫米;而d是太陽像斑的直徑,是我們實驗測量的數據。請把這3個數據換算成統一的單位(例如千米或毫米),然后代入算式計算。

圖6:算出太陽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