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協國
中秋節期間,小王帶10歲的兒子皓皓回農村老家住了幾天。農村蚊子多,兒子全身都被咬了個遍,回來就感冒發燒。小王開始認為孩子是感冒,但吃了感冒藥高燒依然不退,一度燒到40℃,還開始昏迷。小王和妻子這才慌了手腳,忙將兒子皓皓轉到兒童醫院,醫生確診為乙腦。
夏秋季節更替,乙型腦炎開始多發。乙腦全稱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傳播。乙腦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集中于7、8、9三個月,這與夏秋季蚊蟲滋生,又有利于乙腦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有關。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染,但絕大多數是無癥狀的隱性感染者,極少數人發病,但發病的病人死亡率較高。
乙腦病毒的潛伏期為10~15天,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型。輕型患者神志清楚,可有不同程度頭痛、嗜睡,體溫多在38~39℃,一般一周內可恢復;中型患者有意識障礙,昏睡或淺昏迷,體溫多在40℃左右,可有短暫抽搐,病程約為10天,無后遺癥;重型患者體溫常持續40℃以上,神志昏迷,有反復或持續性抽搐,出現病理反射,并出現呼吸衰竭,病程兩周以上。度過危險期的患者體溫逐日下降,各種癥狀明顯好轉,但會留下語言障礙、癱瘓、癡呆等后遺癥。
人類和乙腦早已“相識”,對它的“脾性”及其傳染途徑、方式了如指掌,乙腦防治疫苗也早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但正是因為乙腦疫苗的使用,使得乙腦的發病人群有了變化。雖說兒童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但因為現在兒童普種乙腦疫苗,感染發病的可能性很小。近幾年被感染的多為成人,尤其是從事家禽、家畜養殖的人員,另外還有一些來自偏遠貧窮地區的務工人員及非流行區遷入的成人。
只要做到及時接種疫苗,早發現早治療,搞好環境衛生,乙腦完全可以預防。
⒈接種疫苗:是預防乙腦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寶寶8個月時首次接種乙腦疫苗;1歲至2歲期間要第2次接種,滿6歲以后再接種一次。專家提醒,乙腦疫苗的接種一定要打完三針。兒童也可以在流行季節前1~3個月完成接種,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
⒉滅蚊防蚊: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清掃衛生死角、積水,疏通下水道,噴灑消毒藥水,消除蚊蟲孳生地,降低蚊蟲密度。農村重點應消滅牲畜棚(特別是豬圈)的蚊蟲。
⒊及時就醫:加強個人防護,防止蚊蟲叮咬。一旦被蚊蟲叮咬后出現發燒、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嗜睡不醒等癥狀,要及早就醫,以便得到及時救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