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勝



“小卡西”篇
都說一個好的守門員,等于半支球隊。
在合肥市稻香村小學足球隊,有這樣一個守門員:12歲的年紀,170厘米的身高,擁有出眾的彈跳能力和敏捷的反應速度,青澀的面容下深藏著堅毅的目光……他的名字叫杜沛澤。
初識這位“門神”,“高人一籌”的身高,確實非常顯眼,但并不強壯的身體,讓人有些擔心他的守門能力。
訓練剛開始,從反應速度到接球姿勢,杜同學的表現談不上多厲害。然而,接下來的“倒地撲球”讓我眼前一亮——在點球點,水老師依次向左側和右側門柱處扔地滾球,杜同學撲完左側的來球,又起身去接右邊的來球……接球,起身,移動,下撲,再起身,來來回回幾十次。
那標準的姿勢,敏捷的速度,驚人的體能,技驚四座。
如果說熱身運動只是小試牛刀,那么,隨后的訓練可以用“鎮守四方”來形容——
隊友們依次站在球場大禁區,隨機地射門——高球,低球,左邊,右邊,杜同學總能將足球死死地抱在懷里,或者撲出去……聽水老師說,連他自己在稻小球場中圈射門,都很難攻破杜沛澤把守的大門。
作為一名球迷,我深知:12歲的少年能夠標準地完成倒地撲球、騰空側撲、飛身擊球,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其實,杜同學在安徽乃至全國小學生足球圈早已是赫赫有名的“小球星”。在2015年夏天結束的“安徽省足球傳校比賽”中,杜沛澤把守的大門,6場比賽,未丟一球,為球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杜沛澤自豪地說——卡西利亞斯(西班牙隊門將)是自己的偶像,小伙伴們稱贊他為“小卡西”。不過,“小卡西”也有傷心的時刻——2014年“誰是球王”華東賽區娃娃組決賽,安徽隊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被江蘇隊逆轉。賽后,“小卡西”流下了失敗的淚水……水老師說,看到小隊員們的眼淚,心里很難受,希望失敗和挫折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稻小隊”篇
在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校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布局學校”。這在一般小學并不多見。
說起稻小足球隊,還得回到遙遠的1998年——稻小建隊的時間。經過近20年的發展,“稻小隊”的成績有目共睹:不但向恒大、綠城輸送多名球員,還有隊員收到德國拜仁慕尼黑球隊的邀請,也曾遠赴西班牙拉練……
除了屢次在合肥市、安徽省內的比賽中拿到冠軍外,2014年,稻小隊員還代表安徽省參加“誰是球王”比賽,并獲得華東賽區娃娃組亞軍。
這里不僅有專業的足球老師、系統的訓練課程,還有一群熱愛足球、追逐夢想的小球員……
訓練篇
正值放學時分,我親歷了一堂普通的訓練課——隊員們換上裝備,抱著足球,歡快地奔向球場。在水老師還沒有來之前,他們習慣性地做好熱身運動——跑圈、扭腕、拉伸……
“交叉掩護二過一”是這節訓練課的主題——
水老師帶著10號隊員周東杰給大伙兒做完示范動作,開始分組訓練。水老師在一邊不停地強調著技術要領——
“向斜前方帶球跑動,用外腳背把球傳給隊友,接球的隊員一定要從帶球隊員的身后跑位,這樣可以迷惑防守隊員……傳球一定要給一個提前量,注意觀察隊友的跑位,把握好傳球的力度和速度……觸球點往腳弓里去一點,可以增加摩擦力,減緩足球的速度……”
有些小隊員的理解能力稍微差一點,水老師就“腳把腳”地陪練。從球場的這邊底線到那邊底線,這樣的動作一天要練幾十次。
射門環節,隊員們排好隊伍,水老師給他們傳球。隊員們根據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來球,在動態中完成射門動作,甚至還要完成擺脫過人。
點球訓練,22名隊員分成兩組。雖然有球員抱怨說——這不公平,他們都是進攻球員,我們都是防守球員……但是上了罰球點,誰也不怕誰。小隊員們射點球的技術再次讓我豎起大拇指,射門的角度、力量、速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還帶有假動作呢!水老師說,點球是訓練后的常規項目,也是為比賽做準備。
不過,有“小卡西”把守大門,想進球并不容易。最終,進攻隊以5比4險勝防守隊。輸的跑兩圈,贏的跑一圈——這是水老師和他們的約定。
這樣的訓練,雖然枯燥,但隊員們練得非常認真。水老師說,起步階段,必須練好基本功,這是對他們負責。
訓練過半,我在一旁玩起足球,王昱豐同學興致勃勃地跑過來,主動給我表演顛球。他用正腳背、外腳背、內腳弓等不同部位顛了30多個,他說,自己最多能顛58個。在球隊里,他還不算最厲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身披7號球衣的李奕涵,是隊里年齡較小的球員。別看他個子不高,還有點微胖,腳下技術好著呢。有一次和附近小區居民踢球,他左晃右晃,差點把一個成年人晃倒了呢!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小球員們日復一日地在球場上揮灑著汗水。我們期待著,有一天,中國“C羅”和中國“梅西”能從這里走向世界足球舞臺!
(本欄目由安徽省少先隊工作委員會與安徽少年博覽雜志社聯合主辦,感謝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水海龍老師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p>
“小卡西”篇
都說一個好的守門員,等于半支球隊。
在合肥市稻香村小學足球隊,有這樣一個守門員:12歲的年紀,170厘米的身高,擁有出眾的彈跳能力和敏捷的反應速度,青澀的面容下深藏著堅毅的目光……他的名字叫杜沛澤。
初識這位“門神”,“高人一籌”的身高,確實非常顯眼,但并不強壯的身體,讓人有些擔心他的守門能力。
訓練剛開始,從反應速度到接球姿勢,杜同學的表現談不上多厲害。然而,接下來的“倒地撲球”讓我眼前一亮——在點球點,水老師依次向左側和右側門柱處扔地滾球,杜同學撲完左側的來球,又起身去接右邊的來球……接球,起身,移動,下撲,再起身,來來回回幾十次。
那標準的姿勢,敏捷的速度,驚人的體能,技驚四座。
如果說熱身運動只是小試牛刀,那么,隨后的訓練可以用“鎮守四方”來形容——
隊友們依次站在球場大禁區,隨機地射門——高球,低球,左邊,右邊,杜同學總能將足球死死地抱在懷里,或者撲出去……聽水老師說,連他自己在稻小球場中圈射門,都很難攻破杜沛澤把守的大門。
作為一名球迷,我深知:12歲的少年能夠標準地完成倒地撲球、騰空側撲、飛身擊球,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其實,杜同學在安徽乃至全國小學生足球圈早已是赫赫有名的“小球星”。在2015年夏天結束的“安徽省足球傳校比賽”中,杜沛澤把守的大門,6場比賽,未丟一球,為球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杜沛澤自豪地說——卡西利亞斯(西班牙隊門將)是自己的偶像,小伙伴們稱贊他為“小卡西”。不過,“小卡西”也有傷心的時刻——2014年“誰是球王”華東賽區娃娃組決賽,安徽隊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被江蘇隊逆轉。賽后,“小卡西”流下了失敗的淚水……水老師說,看到小隊員們的眼淚,心里很難受,希望失敗和挫折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稻小隊”篇
在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校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布局學?!薄_@在一般小學并不多見。
說起稻小足球隊,還得回到遙遠的1998年——稻小建隊的時間。經過近20年的發展,“稻小隊”的成績有目共睹:不但向恒大、綠城輸送多名球員,還有隊員收到德國拜仁慕尼黑球隊的邀請,也曾遠赴西班牙拉練……
除了屢次在合肥市、安徽省內的比賽中拿到冠軍外,2014年,稻小隊員還代表安徽省參加“誰是球王”比賽,并獲得華東賽區娃娃組亞軍。
這里不僅有專業的足球老師、系統的訓練課程,還有一群熱愛足球、追逐夢想的小球員……
訓練篇
正值放學時分,我親歷了一堂普通的訓練課——隊員們換上裝備,抱著足球,歡快地奔向球場。在水老師還沒有來之前,他們習慣性地做好熱身運動——跑圈、扭腕、拉伸……
“交叉掩護二過一”是這節訓練課的主題——
水老師帶著10號隊員周東杰給大伙兒做完示范動作,開始分組訓練。水老師在一邊不停地強調著技術要領——
“向斜前方帶球跑動,用外腳背把球傳給隊友,接球的隊員一定要從帶球隊員的身后跑位,這樣可以迷惑防守隊員……傳球一定要給一個提前量,注意觀察隊友的跑位,把握好傳球的力度和速度……觸球點往腳弓里去一點,可以增加摩擦力,減緩足球的速度……”
有些小隊員的理解能力稍微差一點,水老師就“腳把腳”地陪練。從球場的這邊底線到那邊底線,這樣的動作一天要練幾十次。
射門環節,隊員們排好隊伍,水老師給他們傳球。隊員們根據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來球,在動態中完成射門動作,甚至還要完成擺脫過人。
點球訓練,22名隊員分成兩組。雖然有球員抱怨說——這不公平,他們都是進攻球員,我們都是防守球員……但是上了罰球點,誰也不怕誰。小隊員們射點球的技術再次讓我豎起大拇指,射門的角度、力量、速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還帶有假動作呢!水老師說,點球是訓練后的常規項目,也是為比賽做準備。
不過,有“小卡西”把守大門,想進球并不容易。最終,進攻隊以5比4險勝防守隊。輸的跑兩圈,贏的跑一圈——這是水老師和他們的約定。
這樣的訓練,雖然枯燥,但隊員們練得非常認真。水老師說,起步階段,必須練好基本功,這是對他們負責。
訓練過半,我在一旁玩起足球,王昱豐同學興致勃勃地跑過來,主動給我表演顛球。他用正腳背、外腳背、內腳弓等不同部位顛了30多個,他說,自己最多能顛58個。在球隊里,他還不算最厲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身披7號球衣的李奕涵,是隊里年齡較小的球員。別看他個子不高,還有點微胖,腳下技術好著呢。有一次和附近小區居民踢球,他左晃右晃,差點把一個成年人晃倒了呢!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小球員們日復一日地在球場上揮灑著汗水。我們期待著,有一天,中國“C羅”和中國“梅西”能從這里走向世界足球舞臺!
(本欄目由安徽省少先隊工作委員會與安徽少年博覽雜志社聯合主辦,感謝合肥市稻香村小學水海龍老師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