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概股一直攪動著資本市場敏感的神經,而唯品會則用另一種姿態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多事之秋。
11月13日,唯品會發布業績預警:2015年第三季度營收為86億到87億元,年增長為61%到63%,而此前的預計是,年增長為71%到74%。
當天,唯品會股價應聲而落。數據顯示,11月13日,唯品會以13.60美元收盤,跌幅26.96%。11月14日,唯品會股價再次下跌8.09%,報收12.50美元,且盤中還開出近3年最低價12.02美元;距其22.31美元(11月4日盤中最高價)的股價,也僅僅過去了9個交易日。
換句話說,9個交易日,唯品會市值蒸發了約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0億元)。
“營收相較于預期有所減少是由于今年溫度偏暖造成消費者減少了價格更高的秋冬衣物的購買。”對于股價斷崖式大跌,唯品會方面這樣解釋。
國內電商催熱的雙十一購物節剛結束,各大平臺都大賺一筆。按正常邏輯,唯品會三季報不應如此難堪。所以,唯品會的這種解釋也遭到了同行京東的“打臉”。京東商城CEO沈皓瑜則表示,“公司服裝品類的銷售額未受天氣方面的影響”。
11月19日,唯品會正式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果然如預警所言,營收13.63億美元,同比增長54%,繼續延續上季度同比增長下滑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