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 楊憲一
我國環氧樹脂生產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 楊憲一
本刊訊近十年來,我國環氧樹脂企業發展迅速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2003年我國環氧樹脂總產能約為38萬噸,其中液體的基礎環氧樹脂約為13.5萬噸。據協會初步統計,2013年我國環氧樹脂總產能已達到約203萬噸,其中基礎環氧樹脂產能約107萬噸(翻7.9倍)。目前全球環氧樹脂總產能約為406萬噸,而我國占半壁江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國。
從企業生產規模發展來看,過去多數企業年產能不足5萬噸,目前至少6家企業年產能達10萬噸以上,其中某企業年產能已達32萬噸。2014年環氧樹脂新增產能達20多萬噸,其需求市場雖有所增長,但從目前行業平均開工率約在60%的狀況看,產能過剩情況已經顯現,競爭加劇是必然結果。

企業名稱2014新增基礎環氧產能(萬噸)三木(江門)7國都(昆山)5長春(常熟)5開元(河南)4.5瑞天(山東)5
目前我國90%環氧樹脂企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基礎環氧品種上,2003年我國大多數企業的產品質量達不到電子級,而現在大多數企業都能生產電子級環氧樹脂,品質差異明顯縮小,同質化競爭也日益突出。
為滿足環氧樹脂產能擴大的需求,原料裝置也大幅擴產。目前環氧氯丙烷總產能已達到124.1萬噸/年,雙酚A總產能也達到75萬噸/年。而10年前環氧氯丙烷總產能僅為9萬噸/年,雙酚A總產能也只有2.5萬噸/年,國內環氧樹脂生產的原材料也主要依靠進口。現在原材料的擴產一方面給環氧樹脂擴能提供了有力支撐,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上游原料業的競爭。

ECH近年產能發展圖例(單位:萬噸)

BPA近年產能發展圖例(單位:萬噸)
10年前國內只有少數企業能生產少數幾種特種環氧樹脂,目前我國特種環氧樹脂的總產能也已達10.5萬噸/年,鄰甲酚甲醛、酚醛、雙酚F等主要品種都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品種還是偏少,特別是環氧樹脂改性產品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目前還需要大量進口。2014年我國進口環氧樹脂24.1萬噸,主要是國內尚不能生產出品質要求較高的或有特種要求的環氧樹脂。
產能的擴大對環境、資源等影響也在增大,相應的約束性條件也日趨增多。
一是環境約束。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國家對化工企業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2011年環氧樹脂整個行業被環保部列為“雙高”(高污染、高環境風險)。2012年環保部在名錄年版中把環氧樹脂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環境友好工藝企業;一類是重污染工藝企業,目前這種區分側重于廢水治理上。今年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要求的提高,即將出臺《合成樹脂工藝污染物排放標準》,不但會加大對廢水治理的要求,還會對廢氣治理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這應當引起環氧樹脂企業的重視。
二是外貿約束。目前世界環氧樹脂生產重心逐步轉向亞洲,對此機遇,國內并沒有做好準備。據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環氧樹脂出口僅為6.6萬噸,與目前我國環氧樹脂生產大國的地位不相稱。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我國環氧樹脂的出口退稅率較低僅5%,而國際市場競爭嚴酷,有些國家和歐盟、美國有關稅協議,享受優惠關稅,這增加我國企業的出口難度,迫使一些企業不得不減少出口量。

近年環氧樹脂出口情況(萬/噸)
三是安全約束。國家對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環氧樹脂品種多、應用廣,生產或使用中需用多種溶劑,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國家安全總局把溶劑型環氧樹脂列為化學危險品的基礎上,又把其他環氧樹脂品種都列入九類危險品,這增加了環氧樹脂的生產、儲存和運輸等方面的難度及成本。
我國環氧樹脂展望
在成本增加、利潤下降、產能過剩的狀況下,企業面對的市場競爭壓力也日益增大。特別是今年開局,宏觀經濟形勢趨緊,增長速度放緩,下行壓力加大,市場競爭加劇,環氧樹脂價格低迷,這種壓力感愈益明顯,進一步加劇了產業調整:
一、產業結構的調整。環氧樹脂沒有固化劑等配套產業的發展是得不到健康發展的。而現在我國的固化劑產業相對較弱,基礎胺等基本原材料還需進口,固化劑的數量、品種、質量均需進一步提高和發展。目前在環氧樹脂企業內部發生了兩種變化。一種是配合環氧樹脂生產固化劑、稀釋劑,這是國外企業成熟的經驗,如日本的新日鐵公司能配套生產七大系列幾十個牌號的固化劑;韓國國都化學也能生產十個系列百余個品種固化劑。另一種是延長產業鏈,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如南亞、長春、藍星、巴陵石化等骨干企業,不但生產環氧樹脂,還向上延伸生產BPA、ECH等原料;南亞、宏昌、建滔等企業向下延伸生產下游產品如覆銅板等;固體環氧樹脂生產企業如安徽美佳生產粉末涂料,消耗自產環氧樹脂。延長產業鏈,能減少市場價格和需求變動的影響,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增強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二、企業組織機構的調整。一方面會出現企業間的兼并重組,2003年我國環氧樹脂企業有150余家,2012年調查發現不足100家。我國5萬/噸以上骨干企業總的產能已占全國總產能的76%,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企業內部也加大組織結構的調整,提高對市場的應對能力。一些企業積極變革組織結構,實施環氧樹脂板塊的扁平化管理,加強產、供、銷、研發的協同作用,加強市場競爭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決策執行力度。此外,針對環氧樹脂應用的廣泛性、應用技術的復雜性,加強技術銷售和售后服務是一些大型企業不斷努力的方向之一。
三、產品結構的調整。為消化過剩品種,需要在不盲目擴大基礎環氧樹脂規模的基礎上,增加特種環氧樹脂、環氧樹脂復配產品以及固化劑、稀釋劑的生產。目前一些企業已在這方面進行調整,如近年來特種環氧樹脂產能增加很快,品種多。這些品種雖然市場需求相對較小,但價格高,利潤多。加強對國際市場的開拓,擴大出口,也是緩解產能過剩狀況的重要舉措。對此協會正和各骨干企業一起努力爭取提高出口退稅率,提高擴大出口競爭能力。抓住國際市場產業調整的機遇,盡可能增加產品出口。
四、小企業的發展會出現專、精、新的特點。專就是專業生產某個系列的產品,企業雖小但在某個系列產品的生產規模上是大的,在這方面它具有比較優勢;精就是在某個領域的技術或管理上具有領先優勢,企業雖小但有很強的競爭力;新就是在新產品上有研發優勢,以新產品帶領企業成長。
五、努力降低成本。不僅在主產品上下功夫,還需要在一些輔助環節也狠下功夫,如三廢的回收利用、節能減排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