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戰文

梅生老師曾皺著眉頭說道:“我最擔心的是‘世遺后續的事情有頭沒尾。”而在之友創刊三十年之際,我們共同見證了這項活動的正式開啟。世界文化遺產影像學,聽起來很學術,實質是通過鏡頭去記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梅生
我們眼中的“世遺影像學”
到底何為“世界文化遺產影像學”,梅生這樣回答:“世界文化遺產影像學,聽起來很學術,實質是通過鏡頭去記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梅生老師也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拍的照片具有文獻性、學理性嗎?”也許,講一個故事,你會更加理解。之友的簽約攝影師,同樣也是梅生的好友——阿茲貓,曾在微信上發布這樣一條消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產,著名的帕爾米拉古鎮,遭到破壞,后來者已沒有機會到現場去看那些人類文明遺跡。”是的,現在,我們只能通過她的作品去那里“旅行”。
“世遺影像學”期待你的加入
你是否有興趣用鏡頭來完成梅生所倡導的影像學。梅生老師曾說:“千萬不要把世遺影像學看成我的,看成攝影之友的,希望有一部分中國影人加入,我們一起去記錄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世遺影像學”是開放的,是不拘謹的。此刻,我們愿意和梅生,和這樣一個年輕的“世遺影像學”說,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