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們似乎總是能說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話語,為了親身感受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大腦洞,我們專門找了幾位90后讀者,聽他們評論攝影之友。
現在通過各種APP就能了解無數新資訊了,怎么你還在看雜志?
@味道:我本身不太喜歡電子閱讀,工作也比較忙,在休息時間更喜歡翻翻書。
@安琪sos:看了各種APP和微信文章,可我還是喜歡紙質閱讀的體驗。《攝影之友》很有親和力,內容也非常精彩。
@小童:我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喜歡攝影也愛書。《攝影之友》介紹了非常多的攝影知識和行業動態,口碑很好,也有專業化的團隊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現在很多新媒體報道真實性令人懷疑,經常炒作熱點,而《攝影之友》是相對客觀公正權威的平臺。
@Thousand:因為專業所以比較了解新媒體,網上信息都很零碎、空洞,生命力有限,火一陣子就過了。而雜志的優勢就是信息集中,可信度高,《攝影之友》報道和評測都很詳細客觀,很成熟。
說的辣么有道理,你倒是推薦一篇來看看?
@味道:器材推薦和攝影教學類的我會很喜歡,7月刊的閃光燈實戰,亮瞎了。
@安琪sos:作為90后我更喜歡情緒強烈的人像作品。我特別喜歡4月刊的花語者。
@小童:喜歡現場版和器材測評,但最愛5月一九八零專輯,聯結了我和那個時代的記憶。
@Thousand:我喜歡看實戰版,比如9月的戶外實用派,易于實踐,適合廣大影友練習。
所以,你覺得攝影之友是你的……?
@味道:以前覺得很遙不可及,像是一本國際雜志,不過編輯們很和善,感覺就像明星偶像在眼前。
@安琪sos:亦師亦友吧,帶給我很多視覺想象。
@小童:長輩,畢竟比我大了十多歲。真的很感謝《攝影之友》,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
@Thousand:首先像個名家展覽會,其次像個鄰家教師,悉心教授實用技巧,指導讀者選擇器材。
要不你來當主編,下期我們做些什么選題啊?
@味道:多增加一些國內大眾化的旅拍圣地吧。
@安琪sos:人像吧,畢竟我是人像攝影師,更關注這方面的內容。
@小童:希望之友能開一個固定介紹最新技術技巧的版塊,幫助更多的影友提高。
@Thousand:希望實戰版塊更接地氣兒,更貼近每個讀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