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近年來,全國纖檢系統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纖檢之路,依法治檢、法治纖檢”的總要求,纖檢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纖維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軌道。而《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檢查的規定》、《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大要案報告備案的規定》和《中國纖維檢驗局關于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的規定(試行)》3項新規定的發布,將進一步深入推進纖檢法治建設、推進纖維質量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法治化、現代化。
有責必究,規范執法
2013年全國纖檢系統法制工作會議和2014年全國纖維質量行政執法工作會議指出: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法治建設基礎比較薄弱、執法規范性不高,必須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樹立執法形象。而中纖局法規處根據會議要求制定了上述三個規定。
據了解,這三個規定有其內在關聯。
加強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強化責任追究,三個規定相互銜接,共同構成了行政執法管理的有效運行機制。
一個是加強行政執法的力度,另一個是規范行政執法力度,而以最后的責任追究為節點,貫穿了大要案報備和執法檢查兩方面內容。
根據《纖維質量監督行政執法檢查規定》要求,纖維質量行政執法檢查要每年進行定期檢查,同時根據工作需要隨時進行不定期檢查,而大要案報備主要是對地方查辦案件進行監督。
“通過對大案要案的報備,一方面中纖局能夠更好地指導地方辦案,另一方面有利于中纖局對整個系統的執法辦案能力進行掌握和了解。”法規處工作人員解釋道,“例如有關劣質絮用纖維制品的重大輿情,如能及時報告,將更有利于事件的妥善處理。”
最后是《纖維質量監督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這一規定的內容就是執法工作中的責任追究,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做執法檢查和大要案報備兩項工作,那么將依法對其進行責任追究。
法規處解讀:隨著國家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省級以上的質監部門將不再直接執法。在當前形勢下,必須有一定的方式去了解和指導下級的行政執法工作。這可以說是制訂三個規定的原因。
而為了讓規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此次更為每個規定設計了專門的表格,以執法檢查為例,當檢查發現問題的時候,檢查機構將出具結果通知書。大要案報備也有相應的表格,備案不僅僅起到通報案件情況的作用,還會對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一定的審核,如果發現有問題,就會按照《纖維質量監督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來進行責任追究,有關單位及人員將依法承擔行政執法過錯責任。
中纖局法規處工作人員解釋說:“按照國家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思路,省以上行政管理部門將逐步不再直接執法,三個規定是我們探索構建有效的行政執法監督管理機制的實踐。”
有案必辦,有的放矢
在今年5月的征求意見會上,多個省纖檢局法制工作人員對這三個規定進行了探討,參會代表紛紛表示,這三個規定的出臺“很有必要”。
一位參會代表告訴記者,在之前,當地省質監局也有一套行政執法的規章規定,省質監局對監督執法也有檢查和要求。但纖檢工作有其特殊性,在質監局的規定執行過程中,有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而這個規定出來以后,將來更加切合纖檢工作的實際,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對以后的執法監督工作起到促進作用。
“省質監局的規定是原則性的、寬泛性的,實施的范圍比較廣。現在這幾個規定就體現了專業纖檢行政執法的特點,專業性很強,針對性很強。”他說。
代表們普遍認為,纖檢機構作為國家纖維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承擔了公證檢驗、監督抽驗、行政執法等行政職能,行政執法應該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維護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都是纖檢機構義不容辭的職責。
中纖局要求在執法過程做到有假必打,有案必辦,雖然各個地方也是按照國家賦予纖檢部門的職責去做,但出臺這個規定后就保證了全國纖檢機構“一盤棋”,用制度來防止不作為和亂作為。
參會代表們表示,以往確實存在一些客觀現象,而現在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保證纖檢部門履行職責,通過這幾個規定的執行來規范執法。
一位代表補充道:“行政執法是一個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我們按照行政執法的要求、法治社會的要求去辦事,按照規矩辦事,這幾個規定促進大家按規矩辦事,你不按規矩辦,我就查你,查完了按程序對你進行相關的處置,比如通報批評,整改建議等。”
有代表總結規定出臺后對執法工作的幫助,首先,規定出臺以后,對工作中發現的重大質量問題第一時間匯報,中纖局可以對相關工作進行指導和支持;其次,對纖檢機構其他方面的工作具有參考和借鑒作用,可以推動全部工作的開展;最后,在責任追究方面,規定要求相關執法人員在工作中“有權不任性”,按照法律授予的權限盡心盡職地去做好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