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
最初打假是因一瓶假二鍋頭。
一次和朋友吃飯,劉艷清的朋友花6元買了瓶紅星二鍋頭。喝了不到一小時,朋友就開始頭疼、嘔吐。對照著標簽上的電話,劉艷清撥通了廠家的電話,廠家讓他拿酒去鑒定。到了廠家,半個小時后鑒定結果就出來了——假酒。
劉艷清和朋友一起找到了賣酒的小超市,“當時還叫來了工商,店主認可賣的是假酒。我們索賠800元,并且跟店主說,不給錢就得陪我朋友去醫院看病。店主最終給了600元。”
這事給了劉艷清一個啟發,此后兩年,利用從廠家學到的防偽知識,劉艷清專門到農貿市場、名酒店針對假紅星二鍋頭“下手”。
拜專家為師
只有初中學歷的劉艷清開始學習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專業知識,并了解服裝、食品、珠寶首飾等國家標準。
自2002年起,劉艷清邊學習,邊實踐,每增加一項“新業務”就系統鉆研相關法律知識。為了從事珠寶首飾打假,劉艷清還拜一位國家級鑒定專家為師,花兩年時間學習珠寶鑒定知識。
在專職打假期間,劉艷清也有過兩次看走眼。“一次是買了一條藍色的水晶手鏈,花了兩三千元,鑒定結果是真的,另一次是花了三四千元買了一個白玉擺件,鑒定出來也是真的。”劉艷清將這歸結為剛剛入門,學藝不精。
遭遇
2014年3月15日,新消法實施,劉艷清開始網絡打假。他從京東商城購買了價值5000多元的“雅詩蘭黛”護膚品,“其中文標識不全,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劉艷清稱,他本來索要的是10倍賠償,經調解,京東退還了他5000多元貨款,賠了4000多元。
之后,劉艷清在京東打假10余次,在亞馬遜網站打假七八次。
因為起訴打官司,目前,劉艷清已遭到亞馬遜的封殺。
“被盯梢、遭拒賣、被列入網站黑名單甚至實名賬戶被封,這對我來說并沒有實質性影響。”劉艷清說,“我到實體商場走一趟,就知道哪件是假貨,再打電話讓其他人來買。網站封我的賬戶,我可以找人代購。”
戰果
劉艷清與大商場過招,獲賠率超90%
2004年,他花6336元在西單一家大商場買了一套水晶酒具。他到一家珠寶鑒定所進行鑒定,結果為“玻璃”。劉艷清要求雙倍賠償,商場方認為他惡意敲詐。雙方最終鬧到了西城法院。后來,該案經調解結案,劉艷清獲賠5000余元。
截至目前,劉艷清的專職打假隊伍已近10人,每類商品由一個掌握專業技術的職業打假人負責。隊員們每月工資保底3000元,然后再根據賠償數額提成,一般每人每月收入8000元。
收入
2015年3月12日上午,劉艷清坐在原告席上,對面是亞馬遜所屬北京世紀卓越有限公司派出的法務。該案當庭宣判,亞馬遜網因其自營的一款仿水晶吊墜標明“水晶”被判為欺詐,向劉艷清做出三倍賠償。
劉艷清在2014年出庭40多次,目前已結案的幾乎全部索賠成功。問及收入,劉艷清稱“近100萬,靠譜”。
(何雅摘自《京華時報》2015年3月17日,圖/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