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
斯萬的愛
◎羅敷
一天,小女從幼兒園回來,嚴肅地告訴我一個秘密:“媽媽,今天幼兒園里來了一個奇怪的孩子!”
我笑著問:“怎么奇怪?”
小女回答說這個奇怪孩子的名字叫斯萬,老師說因為斯萬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生病了,所以盡管五歲了,可還是像個兩歲的寶寶一樣不會走路,不會說話。這么一說,我明白了那一定是個智障的孩子。
第二天送小女去幼兒園,我問起斯萬的事,才知道那是幼兒園里搞的愛的教育。原來斯萬是一個大的布偶娃娃,足有五歲小孩那么高,每周會來和小朋友們共度一天。
這個斯萬是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孩子出現在每周三的幼兒園的,目的就是讓小朋友們學會如何和一個有殘障的同伴相處。因為斯萬的身體狀況,幼兒園還為所有小孩子們“緊急”培訓了簡單的護理常識,比如如何在推行中保持輪椅的平穩,如何攙扶斯萬去廁所以及如何一起和斯萬玩耍不傷到他等。
愛的教育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小朋友們給斯萬講故事、唱歌,小女也不再用“奇怪”來形容斯萬。自從跟斯萬接觸以后,每當我們碰見類似斯萬的人,小女看他們的眼神都和看別人的眼神一樣平常。有時碰見被護理員推出來散步和曬太陽的真實“斯萬”,小女還會跑過去和這個孩子一起玩一會兒。
有一次我們在站臺上等車,過來一輛巴士,到站的時候一側放氣似的塌陷到與地面平行,然后開車門供乘客上下。“媽媽你看,”小女指著塌陷的一側,“車子會變矮!老師說等下次斯萬來了,我們要一起乘車去奶牛農場看奶牛。每輛車都會變矮,所以斯萬哪里都可以去。”
這話提醒了我,以前也發現過這樣的現象,還以為只是方便嬰兒車上下,小女這么一說,倒讓我領會了公交系統最人性化的設計真諦!
后來我仔細觀察,發現北歐這些關乎人性的細節確實令人感慨!
這些細節傳達了一個信息:不管你身處何等狀況,在瑞典你永遠都有出去享受陽光、雨露的機會和權利!領著小女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也突然變得分外柔和,一個小孩子斯萬竟然教會大人和小孩這么多道理!
(摘自《這么慢,那么美》中國友誼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