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群婷(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江蘇蘇州 215006)
“V2O5微球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鋰電性能研究”綜合化學實驗設計
曲群婷(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江蘇蘇州 215006)
本文設計了一個綜合化學實驗“V2O5微球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鋰電性能研究”,通過該實驗的教學,可使學生掌握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合成及結構表征的一般方法,并能掌握鋰離子電池的組裝、性能測試及數據分析等基本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化學實驗能力。
綜合實驗;實驗設計;電極材料;合成;表征
綜合化學實驗是把基礎化學的理論知識和各種實驗技能、實驗方法加以歸納、分析并相互滲透的一種有效的實驗形式,其宗旨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和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也是在學生完成各基礎課之后向畢業論文過渡的一門實驗課。因此,為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開設綜合實驗,不僅可培養他們實際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且可培養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初級能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綜合化學實驗課程[1-2]。
隨著新能源如電動汽車、儲能電站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新能源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于是2009年,蘇州大學增設了新能源材料專業。在新能源材料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和實踐中不斷探索,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作為實驗教學改革的基點,側重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幾年的實驗教學實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沒有配套的實驗教材、講義和實驗場地分散等,更重要的是沒有適合本專業的綜合化學實驗。
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的科研情況,設計出一個新的綜合實驗“V2O5微球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鋰電性能研究”[4],該實驗綜合了電極材料的合成、結構分析表征及電化學性能研究等內容。通過該實驗,學生可以練習電極材料的合成、材料分離、材料煅燒、鋰離子電池的組裝等基本操作技能,還可以學習SEM、XRD、電化學工作站等儀器的操作和數據分析等技能。總之,通過該實驗的教學實施,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的實驗基礎知識與技能,更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1)了解V2O5微球的制備方法和原理。
(2)了解V2O5正極材料的工作機理。
(3)掌握扣式鋰離子電池正極的制備工藝和電池的裝配流程。
(4)掌握鋰離子電池正極電性能測試方法。
V2O5晶體具有典型的層狀結構,可以讓小分子或離子自由嵌入或脫出,同時不同價態釩氧化物之間具有良好的反應活性。當V2O5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時,基于兩個Li+離子的插入與脫出反應,其理論比容量可以達到294 mAh/g,其電極反應方程式如式(1)所示,理論比容量按照式(2)計算。

充電過程相反。

其中M為V2O5的分子量。
以金屬鋰為對電極和參比電極,V2O5電極為工作電極測試電池性能時,應首先進行放電(電壓降低),也即讓Li+嵌入V2O5層間,之后再進行充電(電壓升高),使Li+從V2O5層間脫出。在放電過程中,隨著Li+嵌入能可逆地形成不同相結構的LixV2O5(x<0.01時為α相,0.35<x<0.7為ε相,x=1為δ相,1<x<2為γ相)。而當鋰離子過量插入V2O5層間會不可逆地形成具有巖鹽式結構的ω相LixV2O5(x=3),使其失去可逆的儲存鋰離子的能力。因此其理論可逆的儲鋰容量通常按照得到兩個Li+(x=2)計算。
對于V2O5微球的合成,通過一種簡單的、環保、低價的溶液沉淀法制備出V(OH)2NH2微球前驅體,該前驅體是由納米薄片組裝成的微球(見圖1)。將其在空氣中350oC下進行煅燒,使其轉化為多級結構的V2O5微球(該多級結構利于鋰離子的脫嵌反應),其電鏡照片如圖2所示。
3.1 實驗儀器
磁力攪拌器、燒杯、表面皿、蒸發皿、馬弗爐、鼓風干燥箱、離心機、鑷子、玻璃板、天平、CHI660D電化學工作站、瑪瑙研缽、充放電測試儀、手套箱
3.2 實驗試劑
NH4VO3、1 mol·L-1of HCl、N2H4·H2O、蒸餾水、乙醇,Super-P、PVDF、NMP、鋁箔、鋰離子電池電解液。

圖1 前驅體V(OH)2NH2和產物V2O5微球的形成及V2O5嵌鋰示意圖

圖2 前驅體V(OH)2NH2和產物V2O5微球的SEM照片
4.1 V2O5微球正極材料的制備
4.1.1 稱取0.468g NH4VO3(4 mmol)放入燒杯中,加入100 mL的蒸餾水,在磁力攪拌下加入2 mL濃度為1 mol L-1的鹽酸溶液,使NH4VO3充分溶解。然后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入6 mL的N2H4·H2O(85%)。加畢,繼續攪拌20分鐘左右,溶液從黃色透明溶液轉變為渾濁的灰色懸濁液,說明有前軀體(V(OH)2NH2)沉淀析出。
4.1.2 將所得懸濁液倒入離心管中,用離心機離心分離出沉淀,倒掉上層清液,并用蒸餾水洗滌所得沉淀三次,乙醇清洗一次。將其所得沉淀置于表面皿中,放入80oC的鼓風干燥箱中使其干燥,大約需要10分鐘。
4.1.3 將干燥后的前軀體放入坩堝中,然后移入350oC的馬弗爐中煅燒半個小時(或是使用酒精燈于蒸發皿中加熱),待樣品冷卻至室溫既得V2O5微球,并利用SEM對其形貌結構進行分析。
4.2 電極片的制備
4.2.1 將V2O5、導電劑Super P、和PVDF按照8/1/1的質量比在瑪瑙研缽中研磨10分鐘,然后滴加適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繼續研磨20分鐘,使其呈粘稠的漿狀。
4.2.2 在紙巾上滴上幾滴NMP,用其擦拭預先洗干凈并且干燥的玻璃板,然后在上面平鋪一塊大小適中的鋁箔,使鋁箔吸附在玻璃板表面(注意鋁箔亮面朝下,毛面朝上),并盡量避免鋁箔下面有氣泡存在。
4.2.3 將漿料倒在鋁箔的一側,用涂布機或用美工刀片使其均勻涂覆在鋁箔表面。然后將玻璃板直接放入80oC的鼓風干燥箱中使其干燥大約需要10分鐘。
4.2.4 取出電極膜,用直徑為13mm的打孔器沖電極片,并用壓片機將電極壓平,稱重電極片質量(減去13mm大小的鋁箔的質量再乘以80%即可得到電極片上活性物質的質量)。
4.3 電池的組裝
4.3.1 將烘干后的正極電極片、電池殼、隔膜等移至手套箱中。
4.3.2 以正極電極片為工作電極,金屬鋰片同時為對電極和參比電極,1 M LiPF6/EC+DMC為電解液,在手套箱中按照下圖示組裝成扣式電池。
4.3.3 把組裝好的扣式電池移出手套箱,封口待用。

4.4 電池性能的測試
取一個電池測循環伏安,另一電池測充放電。循環伏安電壓測試范圍設為4.0V-2.0V,掃速為0.5 mV/s,設置兩個循環。過程是先放電,后充電(見實驗原理部分)。充放電測試電壓范圍設為4.0V-2.0V,電流密度設為300 mA/g(按照電極活性物質質量計算電流,設置充放電參數),先放電后充電,循環次數3次。
5.1 從電腦中導出循環伏安和充放電測試數據,用Origin做出循環伏安圖和充放電曲線。
5.2 討論實驗結果及曲線的意義。
6.1 V2O5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的主要缺點會是什么?V2O5作為正極時,負極應該選用什么材料?
6.2 V2O5電極的工作電壓范圍為何通常設在4.0V-2.0V,而不選取4.0V-1.5V?
6.3 V2O5正極的測試為何需要先放電后充電?
6.4 正極的集流體為何使用金屬鋁箔?
[1]孫二軍,劉陽,宋哲等.“卟啉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綜合化學實驗設計[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118-121.
[2]周學酬.扣式鋰離子電池的制備及性能測試綜合實驗設計[J]實驗室科學,2013(6):14-16.
[3]李求忠,游東宏,陳巧平等.鋰離子電池Ni-Sn-Sb合金負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電性能研究[J]化工時刊,2010(24):7-10.
[4]Shao Jie,Li Xinyong,Wan Zhongming et al.Low-Cost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V2O5Microsphere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2013(5):7671-7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