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青奧
南京青奧中心地上總建筑面積36.7萬m2,地下總建筑面積11.4萬m2,綠化面積3萬m2,遵循生態(tài)低碳的設計原則,以低碳節(jié)約的能源利用、健康環(huán)保的材料推廣、智慧綠色的技術運用,營造了一個綠色友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了一種健康宜居的生活模式。

南京青奧中心鳥瞰 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青奧雙塔夜景 金偉健/視覺江蘇網(wǎng)

青奧景觀 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

青奧村 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青奧村內多功能樓 新華社記者 沈 鵬 攝

“南京眼”。 朱江/視覺江蘇網(wǎng)

奧體濱江步行橋上的奧運五環(huán)標志 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青奧村降旗閉村 劉瀏/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青奧會火炬“兩頭實中間虛”的傳遞方式充滿綠色創(chuàng)意,既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又通過網(wǎng)絡虛擬火炬覆蓋五大洲傳遞的方式,實現(xiàn)了更廣泛的全球傳遞。

4月30日,南京青奧火種采集儀式在希臘雅典大理石體育場舉行。扮演最高女祭司的女演員卡特內娜·萊克虹點燃第一棒火炬手、希臘擊劍運動員雅古曼多斯手中的火炬。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圣火采集儀式上熱情的小觀眾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下載注冊南京青奧會網(wǎng)絡火炬?zhèn)鬟f軟件,并參與網(wǎng)絡火炬?zhèn)鬟f活動。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

青奧會實體火炬?zhèn)鬟f路線 萬程鵬 張曉貞/視覺江蘇網(wǎng)

8月12日,南京濱江風光帶迎來青奧會圣火。 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

南京明城墻集慶門段,擊劍冠軍仲滿傳遞青奧火炬最后一棒。 張筠/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青奧會堅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的原則,把維修改造和臨建場館作為場館建設的一個基本原則。35個場館中,僅新建一個場館群——青奧體育公園,其余大部分沿用了2013年舉辦亞青會時使用的場館,同時根據(jù)國際奧委會要求對一些場館進行適當改造,并輔以臨時轉變博覽中心為體育賽場等舉措,避免了大規(guī)模建館的資金投入。

青奧會開閉幕式和田徑、體操、水上運動、現(xiàn)代五項等項目比賽場地南京奧體中心。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體育學院內的民國中央體育場是青奧會鐵人三項和現(xiàn)代五項田徑的訓練場地新華社記者 李 響 攝

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青奧會舉重比賽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青奧會擊劍比賽 劉瀏/視覺江蘇網(wǎng)

青奧會足球、手球比賽在江寧體育中心舉行。 許寧/視覺江蘇網(wǎng)

在江寧體育中心舉行的女足比賽 新華社記者 郭 晨 攝
青奧會前,南京地鐵及輕軌在內的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80km;更新了2530輛公交車,其中85%是清潔能源車,電動車達1000多輛;新增出租車1700輛;建成公共自行車服務點556個,投放公共自行車15900輛。賽會期間,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可以便捷抵達青奧會所有比賽場館。綠色出行,成為更多市民的選擇。

開通運營的南京地鐵機場線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地鐵10號線江心洲地鐵站頂部流線型波浪設計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地鐵寧天城際通車 劉瀏/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純電動出租車正式亮相 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

青奧會前,南京近一半巴士告別柴油,更換成新能源環(huán)保車。 葛訊/視覺江蘇網(wǎng)

全長7.76km的南京河西有軌電車一號線投入運行 李鎮(zhèn)聲 萬程鵬/視覺江蘇網(wǎng)

往返于冶山國家礦山公園至八百橋地鐵站之間、最高時速僅10km的南京“最慢小火車”在青奧會前正式運營。 李鎮(zhèn)聲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致力構建綠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祿口國際機場二期投運,機場高速公路擴建完工,南京汽車客運新站開通運行,實現(xiàn)鐵路、公路、長途客運、軌道交通一體換乘,城市交通環(huán)境大為改善。

南京小紅山客運站投入使用 余萍/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二期竣工投運 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擴建后的南京機場高速 許寧/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南站跨新秦淮河又一大橋竣工通車 葛訊/視覺江蘇網(wǎng)

江東快速路全面通車 劉瀏/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堅持綠色青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加快推進環(huán)境綜合整治和重點項目建設,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改善,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

青奧村的天空 宋嶠/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百里濱江風光帶全線貫通 萬程鵬/視覺江蘇網(wǎng)

新莊廣場綠雕 張可/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奧體濱江風光帶 吳俊/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實施明城墻保護及周邊環(huán)境整治,明城墻神策門至玄武門200m試驗段于2013年11月4日建成。 葛訊/視覺江蘇網(wǎng)

修葺一新的南京夫子廟景區(qū) 葛訊/視覺江蘇網(wǎng)

體現(xiàn)老城南民居街巷傳統(tǒng)風貌的南京老門東裝扮一新 葛訊/視覺江蘇網(wǎng)

南京六朝博物館開館 朱江/視覺江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