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產 業 結 構

2015-11-15 06:33:27
江蘇年鑒 2015年00期
關鍵詞:企業

經 濟 結 構

產 業 結 構

農 業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 2014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為3835.16億元,增長3.4%,增速較上年回升0.3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服務業蓬勃發展,增速達11.9%,較上年增幅擴大4.3個百分點。農業增加值達2314.24億元,增長3.9%,占農林牧漁業比重達60.3%,比上年上升0.4個百分點;漁業增加值達781.12億元,占比達20.3%。農業生產效益繼續穩步攀升,突破5萬元大關,達50090元。

(省統計局)

2014年江蘇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分類情況

【糧食生產】 2014年,全省糧食生產實現連續11年增產。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37.6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53萬公頃;總產3490.62萬噸,比上年增加67.64萬噸;公頃產6493kg,比上年增加108kg,創歷史新高。

【農業補貼】 繼續按照水稻直補每公頃300元、農資綜合補貼每公頃1551元的補貼標準,累計發放兩項補貼資金60.57億元。良種補貼標準分別為水稻、棉花每公頃225元,小麥、玉米、油菜、花生(部分試點)每公頃150元,合計補貼資金10.93億元。實施小麥“一噴三防”,落實補助資金1.625億元。

(佘義斌)

【設施農業】 2014年,省財政用于高效設施農業投入5.3億元,比上年減少0.6億元。全省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77萬公頃,增長8.2%,設施農業面積累計達75.77萬公頃,占耕地面積比重達16.5%。

(楊意成)

【農產品價格】 2014年,全省糧食價格小幅上漲但漲幅收窄,稻谷價格高位運行,呈先揚后抑態勢,粳稻均價147.6元/50kg,中秈稻均價136.5元/50kg,比上年分別上漲3.1%和3.8%;小麥價格受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全年均價118.6元/50kg,同比上漲3.7%。蔬菜價格呈“一四季度高、二三季度低”的季節性變動,監測的17種蔬菜零售均價5.1元/kg,比上年下降7.7%。生豬產品行情持續低迷,生豬收購均價650.3元/50kg,仔豬均價16.2元/kg,同比分別下降9.0%和10.1%,豬糧比價5.3∶1,豬肉零售均價23.5元/kg,同比下降5.1%。禽類產品價格走高,雞蛋市場供應偏緊,5~11月份價格持續上行,全年雞蛋收購均價10.1元/kg,同比上漲18.9%;雞肉價格恢復性上漲,零售均價17.4元/kg,比上年高5.3%。

(陳甜甜)

大地流金 吉東育/省攝影家協會

【種植結構】 高產品種面積繼續擴大,畝產水平持續提高;低產品種面積減少,總產下降。2014年夏糧主品種小麥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1.3萬公頃,公頃產比上年增加240kg,總產比上年增加59.1萬噸,彌補蠶豆、豌豆、大麥、元麥等低產品種的減產。秋糧主品種水稻播種面積占比提升0.1個百分點,達76.2%;玉米播種面積43.61萬公頃,增加0.97萬公頃,占比提升0.3個百分點,為14.6%。豆類和薯類播種面積27.1萬公頃,減少0.9萬公頃。粳稻播種面積129.85萬公頃,占水稻播種面積比重的85.7%,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糧食種植效益】 2014年,全省小麥實現豐產增收,公頃產比上年增加240kg,達5373kg/公頃,托市收購價比上年增0.12元/kg,增長5.4%。農業生產成本增速趨緩,化肥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15%,據省物價局測算,當年小麥每公頃現金成本為6960元,同比上漲2.7%,現金收益首次突破7500元/公頃,達8466元,比上年增收2166元,公頃均凈利潤為3949.5元,比上年增加1690.5元。據農產品中間消耗調查,全年全省水稻公頃均產值25629元,公頃均中間消耗7573.5元,公頃均收益18055.5元(不含補貼和人工),比上年增加508.5元,增長2.9%,種植效益穩步提升。

(省統計局)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 全年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7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率超過70%。農民收入增幅繼續保持在10%以上,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958元。農民收入增幅連續五年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0年的2.52∶1下降到2014年的2.3∶1。

(費貴華 杜德明)

工 業

綜 述

【工業經濟運行】 2014年,全省工業經濟繼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均在合理預期區間。但企業運行面臨的困難較多,工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1507.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居全國首位。從全年走勢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0.6%、10.6%和10.1%,增速穩中趨緩。全年主要生產要素供應平穩有序。其中,工業用電平穩增長,全省工業用電3873.3億千瓦時,增長2.1%;煤炭供應持續寬松,主力電廠煤炭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成品油供應充足,全省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910萬噸,同比增長1.8%;交通運輸較快增長,全省完成貨物運輸量20.9億噸,同比增長8.3%。

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效益持續改善,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8.3%,高于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1.3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387.9億元,增長7.5%,實現利稅14629.2億元、利潤8839.8億元,分別增長13.1%和12.8%,繼續呈現利稅、利潤增幅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的良好態勢。反映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指標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8.4%,與上年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利稅率、銷售利潤率分別為10.3%和6.2%,比2013年分別提高0.5個和0.3個百分點;虧損面12.9%,比上年縮小0.1個百分點。全省規模工業應收賬款凈額16325.1億元,同比增長8.2%;產成品4412.1億元,同比增長7.1%。

全省工業經濟指標增速均較上年有所放緩,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運行困難。具體表現為需求弱,受需求不足和原油價格下跌等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走低,部分行業市場需求下降明顯;資金緊,工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緊張的狀況較為普遍,尤其是部分困難行業企業面臨限貸、抽貸等問題,融資困難更為突出;用工難,在企業用工成本繼續上升的同時,用工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投資緩,企業擴大生產的意愿一直不強,全省工業投資增幅較2013年回落7.2個百分點。

【八大主要行業運行】 八大主要行業運行繼續穩中有進,醫藥、機械、輕工(煙草)行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3.7%、10.8%和10.7%;建材、石化行業增速也高于全省平均(7.7%),分別增長9.2%和9.0%;電子、紡織、冶金(有色)行業增長相對較慢,分別同比增長5.1%、4.4%和2.7%。從利潤情況看,電子行業受光伏、電子元件拉動,全年利潤同比增長27.8%;醫藥行業受化學藥品制劑制造利潤增長25.3%的拉動,利潤同比增長20.7%;機械行業受通用設備、鐵路運輸設備制造、造船等行業利潤增長帶動,利潤同比增長14.7%;冶金(有色)、紡織行業利潤均同比增長12.7%;建材、輕工(煙草)、石化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7%、8.1%和6.9%。

【區域工業發展】 全省工業發展繼續呈現北快中升南穩協調發展的態勢,三大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2014年,蘇北、蘇中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1.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個和1.7個百分點;蘇北地區完成工業投資6713.4億元,同比增長20.4%,超過全省平均增幅的1倍。蘇中地區完成工業投資4574.5億元,同比增長15.0%,高于全省平均4.8個百分點。宿遷、連云港、淮安的工業投資均突破千億元,發展后勁持續增強。蘇南地區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增速有所放緩,工業增加值增長7.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完成工業投資8956.1億元,同比增長1.6%。

【新興產業發展】 2014年,全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銷售收入43052億元,同比增長13.2%,高出全省工業增速5.4個百分點。其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000億元,同比增長37.8%;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4700億元,同比增長20.5%;信息服務、制造業服務化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重點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初具規模。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500億元,同比增長18%;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80億元,同比增長21.7%;節能環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000億元,同比增長20%。產品結構繼續優化,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13%,新產品產值率達9.3%,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在已發布的六批省重大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目錄中,新興產業領域767個,占總數的73%。(參見《制造業》)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先進制造業發展】 “十二五”以來,全省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逐年提升,2014年較2011年提升3.32個百分點,年均提升1.1個百分點。2014年全省先進制造業占比為41.25%。蘇州、南京、無錫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領先全省。2014年,有10個行業對全省先進制造業貢獻居前,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設備制造業貢獻占比為29.7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貢獻占比為11.80%,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貢獻占比分別為7.26%、6.01%、5.48%、5.41%,汽車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貢獻占比分別為4.75%、4.65%、4.08%、3.46%。

2011~2014年,一批新興細分行業對全省先進制造業發展貢獻較突出,主要有集成電路、網絡通信設備、精密數控機床、新型電力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這些行業先進性水平較高,且發展勢頭良好。新能源汽車、碳纖維、航空航天裝備、高端船舶、工業機器人、物聯網、高端芯片等行業成長勢頭好,但產業規模尚小。棉紡、服裝、家電、基礎化學原料、水泥、鋼鐵、船舶、計算機等傳統優勢行業產業規模較大,但行業先進性水平不高。 (參見《制造業》)

(蘇 鑒)

【“兩化”融合】 全省“兩化”融合扎實推進,融合水平不斷提升。2014年全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總指數92.17,其中企業“兩化”融合應用效益指數126.37,均連續三年名列全國第一。南京市被認定為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無錫市、常州科教城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全省八大主要行業“兩化”融合水平均高于全國,其中醫藥、石化、電子和機械行業均高于全國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全省有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電子商務集成創新示范企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示范企業等78家,數量名列全國前茅。

2014年江蘇省各省轄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數

【企業技術進步】 2014年,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163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45%,比2010年提高0.35個百分點;企業專利申請量260501件,企業專利授權量131966件,均居全國第一;江蘇名牌產品2407個。全年全省完成技術改造投資9841.9億元,占全國技改投資比重超過11%,同比增長19.9%,高于全部工業投資增速9.7個百分點。“十二五”以來,江蘇累計完成技術改造投資超3萬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由2011年的40%左右提升到2014年的48.6%。全省工業企業主要裝備新度系數超過70%,主要行業40%以上的關鍵設備達國際先進水平。全省新增大全集團、康緣藥業、博特新材料、通鼎光電、浦鎮車輛、亞普汽車部件、南車戚墅堰機車等7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新增數居全國第一,累計達19家。截至年底,全省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1610家,其中國家級83家、省級1527家。有7%年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014年,省級重點推廣應用新技術102項、新產品1050個,新產品產值超1.2萬億元。組織實施1370項省重大技術創新導向計劃項目,總投資420億元,可新增銷售1800多億元、利稅240多億元,形成專利成果7600多項。

【工業集約發展】 推動企業入園進區,產業集聚集約效應充分顯現。2014年末,全省有省級以上開發區131家,其中國家級40家、省級91家,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近80%。全省分別建成國家級、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8家、59家,對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工業結構

【工業所有制結構】 2014年,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830.6億元,同比增長11.8%,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幅高1.9個百分點;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3.4%,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7%,比全省工業平均增幅高3個百分點。反映民營工業運行質量效益的主要經濟指標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全年全省民營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235.5億元、利稅8072.9億元、利潤493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4%、13.8%和13.4%,分別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1.9、0.7和0.6個百分點。民營工業中,私營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1600.3億元,同比增長11.7%,高于全省工業平均增速1.8個百分點。私營個體經濟投資增長超過30%,增幅較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私營工業累計實現產銷率98.2%,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精益求精 呂鋼維/省攝影家協會

【工業產業結構】 2014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39.5%,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13%,新產品產值率達9.3%,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七大高載能行業產值增幅低于規模以上工業1.4個百分點。全年全省壓縮鋼鐵產能377萬噸、水泥153萬噸、平板玻璃220萬重量箱、船舶345萬載重噸。

【工業投資結構】 2014年,全省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3%左右,高于全部工業投資增幅5個百分點。繼續實施“百項千億”重點技術改造工程,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完成9841.8億元,同比增長19.9%,高于工業投資增幅9.7個百分點,工業投入更加注重優化投資結構,注重質量效益的提升。七大高耗能行業完成投資5443.3億元,同比增長8.4%,增幅低于全部工業投資增幅3.8個百分點。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高新技術產業】 2014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7277.28億元,同比增長10.36%;完成出口交貨值13232.93億元,同比增長7.44%。全省高新技術產業中,航空航天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94.68億元,占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0.51%;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349.71億元,占4.10%;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621.74億元,占23.78%;醫藥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586.55億元,占6.26%;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1.54億元,占2.25%;智能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376.23億元,占30.34%;新材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378.60億元,占26.85%;新能源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78.23億元,占5.90%。全省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分布在蘇南及沿江地區,蘇南五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4203.25億元,占全省的59.72%;蘇中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173.01億元,占全省的23.00%;蘇北五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901.01億元,占全省的17.29%。

(省科技廳)

產 業 集 群

【產業集群規模】 2014年,全省列入統計的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6萬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利潤3200億元,同比增長12%。全省有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130家、超500億元的21家、超千億元的3家,集群內有企業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萬家。江蘇產業集群涵蓋紡織、冶金、輕工、建材等江蘇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光電、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82家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擁有企業3.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400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萬億元、利潤1800億元。

2014年江蘇省各省轄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中小企業產業集聚區建設】 2014年,全省列入統計的中小企業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12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萬家,從業人員690萬人。全年實現增加值1.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營業收入5.9萬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利潤3400億元,同比增長10%;實繳稅金2020億元,同比增長10%。全省有營業收入超5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280家,超百億元的160家,超500億元的15家,超千億元的3家。

【省級產業集聚示范區建創】 到2014年末,全省累計認定70家江蘇省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范區。其中,當年新增11家示范區,涉及新能源汽車、環保機械、電子信息、紡織服裝、保健食品、專用設備制造等特色園區。2014年,70家省級示范區實現營業收入1.5萬億元、增加值3300億元、利潤840億元。示范區有規模以上企業6600家,有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650個。園區平均營業收入214億元,營業收入超500億元以上園區3家,超百億元以上38家。

【產業集群中小企業協作配套】 省中小企業局分別在鎮江市、宜興市、如東縣舉辦2014年度江蘇省工程機械及現代農業裝備產業中小企業協作配套對接會、江蘇省環保產業協作配套對接會和江蘇省中小企業風電產業協作配套對接會,組織500多家企業家代表、近千人次參會,為幫助中小企業實現與大企業開展產品協作配套提供有效服務。

【產業集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江蘇在實現全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市、縣(區)全覆蓋的基礎上,逐步健全政策咨詢、創業創新、知識產權、投資融資、管理診斷、檢驗檢測、人才培訓、市場開拓、財務指導、信息化等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為集群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同時推進各類產業集群、產業集聚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提檔升級,已建立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100家,省級中小企業星級公共服務平臺累計達350家。江蘇佰騰科技有限公司的江蘇中小企業創新成果電子商務平臺、南京理工大學連云港研究院、江蘇三六五易貸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六五易貸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入選第四批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名單,全省累計有國家中小企業示范服務平臺29家,連續多年在數量上保持全國第一。

(裔大陸 王忠宇)

2014年江蘇省新增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范區名單(共11家)

第四批江蘇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共13家)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南京市江寧區)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南京市浦口區)

智能傳感網產業集群(無錫新區)

光電產業集群(昆山市)

海工裝備產業集群(啟東市)

光纖光纜產業集群(如東縣)

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連云港市江蘇海州經濟開發區)

鹽化工產業集群(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市淮陰區、淮安區、洪澤縣)

風電裝備產業集群(大豐市)

照明產業集群(高郵市)

航空航天產業集群(鎮江新區)

油氣裝備產業集群(泰州市姜堰區)

精紡面料產業集群(宿遷市宿城區)

【特色產業基地】 12月19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推進首批省級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的通知》,認定南京3D打印先進制造業基地、無錫石墨烯先進制造業基地、常州工業機器人先進制造業基地、淮安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基地、鹽城市小型飛機先進制造業基地等20家基地為全省首批先進制造業基地。至此,全省特色產業基地累計達120家。2014年,100家省級特色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3.5萬億元,占全省工業比重近1/4。

(蘇 鑒)

江蘇省首批先進制造業基地名單(共20家)

建 筑 業

【建筑業概況】 建筑業總產值 2014年,全省建筑業總產值26873.14億元,增長15.92%,增幅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江蘇建筑業產值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的13.92%,產值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按類別劃分,房屋建筑施工產值15396.89億元,占總產值比重57.29%,同比增長12.43%,增速低于全行業平均值2.7個百分點;機電安裝、裝飾裝修等專業施工產值保持平穩增長,增幅分別達17.43%和19.10%;鐵路、道路、隧道、橋梁等專業產值繼續快速增長,增長22.21%。

按資質類別劃分,全省37家特級資質企業完成產值5774.45億元,同比增長19.24%;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完成產值9967.65億元,增長14.40%;二級以下總承包資質企業完成產值6997.63億元,約占總產值的26.04%。專業承包企業完成產值4133.41億元,約占產值總量的15.38%,其中一級資質企業完成1717.11億元,增長22.98%,二級及以下資質企業完成2256.63億元,增長8.43%。

工程結算收入 2014年,全省建筑企業工程結算收入23687.3億元,同比增長14.72%,增速較上年下降近6個百分點。

企業營業額 2014年,全省建筑企業營業額227652.74億元,較上年增長14.58%,增速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行業利潤 全省建筑行業利潤總額1204.41億元,同比增長19.99%,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產值利潤率為4.48%,增長3.51%。從類別來看,房屋建筑工程利潤總額為710.50億元,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58.99%;市政工程、機電安裝工程、裝修裝飾工程分別為128.70億元、116.30億元、76.53億元,分列全行業第二至四位。

新簽合同額 2014年,全省建筑業新簽合同額30516.64億元,其中上年結轉7570.96億元,當年新簽合同額為22945.69億元,較2013年增長29.44%。

竣工產值 2014年,全省建筑業完成竣工產值25408.98億元,增長18.39%。按行業類別劃分,房屋建筑施工完成竣工產值15373.83億元,增長19.30%,占總竣工產值的 60.51%;公路工程、電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等專業增長超過10%,分別為15.66%、12.16%、23.85%、15.64%和17.35%。

建筑業增加值 2014年,全省建筑業完成增加值3899.50億元,增長8.60%,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6%,建筑業增加值已連續九年保持在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的6%左右。

上繳稅金 全年全省建筑業上繳稅金956.35億元,增長19.72%。

人均勞動報酬 2014年,全省建筑業從業人員年均勞動報酬突破5萬元,達50012.23元/人,增長2.20%。

勞動生產率 全省建筑業勞動生產率達322916.85元/人,增長4.85%。

建筑工業化產值 全年全省完成建筑工業化產值2782.31億元,增長41.43%。

【建筑企業】 企業資質 全省建筑業企業總數23080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新增5家,達37家;施工總承包企業7697家,占企業總數的33.35%;專業承包企業10678家,占企業總數的46.27%;勞務企業2737家,占企業總數的11.86%;設計與施工一體化企業為1968家。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較上年增加51家,達1521家;專業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增加31家,達1547家,勞務分包一級資質企業增加184家,增長9.93%;設計施工一體化一級資質企業增加29家,增長17.37%。全省有施工總承包資質企業7697家,其中房屋建筑工程4651家、市政公用工程2387家、公路工程151家、水利水電工程209家。專業承包企業涉及全部60個專業領域,企業總數10678家。其中,機電設備安裝企業1516家,占專業企業總數的14.20%;建筑裝飾裝修企業1273家,占專業企業總數的11.92%;鋼結構企業769家,預拌混凝土企業966家,分別占專業企業總數的7.20%和9.05%;22個專業資質企業數量超過百家。

2014年江蘇省建筑業產值億元以上企業統計

全省有工程設計企業2993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861家、乙級資質企業1460家、丙級資質企業672家;工程勘察企業771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285家、乙級資質企業358家;工程監理企業712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354家、乙級資質企業265家、丙級資質企業93家;招標代理資質企業630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128家、乙級資質企業227家、暫定乙級資質企業275家;工程造價咨詢企業600家,其中甲級資質企業266家、乙級和暫定乙級資質企業分別為297家和37家。

規模企業 2014年,全省建筑業產值百億元以上企業達32家,其中200億元以上企業9家,300億元以上企業5家,南通三建、南通二建產值超過400億元,分別達421.04億元和401.41億元。專業產值與房建產值比重逐步縮小,專業企業完成產值10532.27億元,占總產值的39.21%,比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全省產值超億元建筑企業3556家,同比增長6.15%。其中,超100億元企業32家,增長18.52%;50億~100億元企業49家,增長16.67%;1億~50億元企業3475家,增長5.91%。

建設中的江蘇大劇院 宋嶠/視覺江蘇網

【建筑隊伍】 人員情況 2014年,全省建筑業從業平均人數832.21萬人,其中省內施工人數526.20萬人,出省施工人數306萬人。省內施工人員中,江蘇人員近395萬人,占比74.97%,其中約296萬人來自農村,占全省施工人數的75%;來自外省市的從業人數131多萬人,占全省從業人數的25%;出省施工人員中,江蘇籍出省人數約140萬人,占省外施工人數的約45%,在項目施工地招聘勞務人數約166萬人,占省外施工人數的55%左右;境外施工人數3.6萬人,占出省施工人數的2.57%。全省建筑業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總數達147.33萬人,增長8%,占從業人員比例較上年增長5.11%。全年全省建筑業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5.22萬名,占全省應屆大學畢業生總數的9.61%,較上年增長6.31%。

注冊建造師 截至2015年3月底,全省有注冊建造師238794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4.01%。其中,一級注冊建造師48633人,占建造師總數的20.37%;二級注冊建造師177916人,占74.51%。

小型項目管理師 全省有小型項目管理師84556人,其中施工總承包企業57629人,占68.15%;專業承包企業20815人,占24.62%;勞務分包企業583人,占0.07%;其他資質企業5529人,占6.54%。

其他注冊執業人員 2014年,全省其他專業注冊人員共計41537人。其中,注冊監理工程師15927人、造價工程師12722人、注冊建筑師3554人(一級建筑師2143人、二級建筑師1411人)、注冊結構師3966人(一級結構師3228人,二級結構師738人)、注冊工程師3142人(電氣工程師1167人、化工工程師465人、公用設備師1510人)、注冊土木師1120 人、注冊城市規劃師1106 人。

【市縣建筑業】 區域建筑業發展 蘇中地區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036.29億元,同比增長19.79%,占全省產值總量的44.79%;蘇南地區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911.39億元,增長10.16%,增速下降6個百分點,占全省產值總量的33.16%;蘇北地區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925.46億元,增長17.47%,占全省產值總量的22.05%。

省轄市建筑業 2014年,南通市建筑業總量繼續領跑全省,總產值達6676.1億元,占全省建筑業總產值的24.84%;南京市以舉辦青奧會為契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筑業產值達3356.48億元,同比增長11.42%;揚州、泰州、蘇州建筑業產值超2000億元,分別為2780.97億元、2579.22億元和2417.29億元。全省建筑業產值超千億元的設區市達9個,其中南通、南京、蘇州、揚州、泰州 5個建筑強市產值達17810.07億元,占全省建筑業產值的66.27%。

縣(市、區)建筑業 全省建筑業營業額超百億元的縣(市、區)達46個,其中超200億元的縣(市、區)有33個,比上年增加3個。全省列入統計的67個縣(市、區)建筑業上繳地方稅收均超過億元。海門市、南通市通州區、揚州市江都區建筑業營業額突破千億元,分別為1521.38億元、1495.50億元和1002.25億元,居全省前三位。

2014年江蘇省建筑業營業額超200億元縣(市、區)情況

縣(市、區)名稱建筑業營業額(億元)南京市江寧區652.02高郵市632.55溧陽市597.20泰州市姜堰區519.87泰興市514.77如東縣475.46揚州市邗江區471.91南京市高淳區462.41靖江市451.12寶應縣398.43昆山市388.05蘇州工業園區344.73宜興市340.70阜寧縣325.33徐州市銅山區320.61常州市武進區314.40金壇市290.37興化市275.64蘇州市吳中區273.11沛縣270.60常熟市238.02儀征市234.42淮安市淮陰區226.03南京市浦口區220.99江陰市203.36淮安市淮安區203.27南京市六合區201.63

【建筑市場】 省內市場 全年全省完成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5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9319.1億元,增長22.3%;外商、港澳臺商投資4155.9億元,增長6.3%;民間投資28077.7億元,增長14.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7.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207.0億元,比上年增長29.8%;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投資20300.5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投資21045.3億元,增長20.8%。

全年全省房地產投資8240.22億元,同比增長13.80%,其中住宅用房投資5924.51億元,增長14.60%,占總投資比重71.90%;商業用房投資1286.71億,增長14.90%,占總投資比重15.61%。

全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實現新開工27.75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6.73%;基本建成26.55萬套,比上年增加2.63萬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5.43%,全省累計形成住房保障能力約232萬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資約1136億元,同比增長46.58%;全省保障性住房實現分配入住20.09萬套,增長27.15%。

全年新開工項目35794個,比上年增長10.8%;完成投資22431.5億元,增長20.9%。其中,億元項目4655個,增長0.4%,完成投資10006.7億元,增長15.8%。省級200個重大項目有序推進,長江-12.5m深水航道一期完工,南京祿口機場二期工程、蘇南碩放機場二期航站樓投入使用,滬通長江大橋、連淮揚鎮鐵路、寧啟鐵路二期開工建設,新一輪鐵路建設項目里程達1600km,其中高鐵1500km。

全省在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南京、蘇州、徐州、常州4個城市,共計9條線路,總里程326.38km。其中,南京市有4條線路156.57km,蘇州市有3條線路113.60km,徐州市、常州市各1條線路,分別為21.97km和34.24km。

省外市場 國內市場繼續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其中西藏藏族自治區市場產值增長53.86%,湖北、重慶、貴州市場產值增長超過40%,寧夏、青海、廣東、陜西等傳統市場增長均超過20%。東北市場增速放緩,增長5.25%,增速較上年下降4個百分點。2014年,省外完成產值突破萬億元,達10845.82億元,增長17.12%。

境外市場 境外市場拓展前景良好,在保持亞洲、非洲、中東等傳統市場穩定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歐洲、美洲、澳洲等新興市場,交通、通訊、建材、裝飾、電力、水利等多門類“走出去”發展。全省有對外簽約權的建筑企業350家,境外承包的房建工程規模居全國各省份第一。2014年,江蘇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96.6億美元,同比增長13%,居全國第五位;完成營業額79.5億美元,增長9.51%,居全國第三位。

【建筑市場監管】 建筑市場信用管理平臺建設 建成省域范圍內省、市一體化建筑市場信用管理平臺,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驗收,實現與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對接,入庫企業20784家,其中江蘇企業19175家,省外到蘇施工企業1609家,企業數據平均覆蓋率達96.2%;入庫人員105.66萬人,其中注冊建造師21.67萬人,人員數據平均覆蓋率達95%。

招投標管理 2014年,全省發包登記20105個項目,房建面積37069萬m2,同比減少16%;投資總額22283.1億元,減少9%;招標發包22176個標段,中標額5721.7億元,減少13.8%,通過招投標節省投資562億元,平均節省率為8.95%。全年直接監管25個項目,招標161個標段,中標額27.4億元,其中施工78個標段,中標額22.2億元;材料設備62個標段,中標額4.9億元;設計監理21個標段,中標額0.31億元。招標下浮11.9%,節約投資2.99億元。

造價管理 2014年,全省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業收入31.78億元,工程結算核減造價545億元。完成二次資質預警企業核查,要求20家企業限期整改,注銷11家造價咨詢企業和3家分支機構。

資質管理 全年網上核查企業21127家,實際核查企業20374家,核查率96.40%,不合格企業742家,608家企業資質被注銷。核查監理企業692家,其中32家企業未達資質標準要求。

工資清欠 全年受理拖欠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工資投訴2006件,涉及金額24.08億元,解決拖欠工資14.73億元。全省共發生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群體性討薪事件70起,結案60起,未發生一起群體性惡性事件。

【建筑工程質量】 2014年,全省10項工程獲“魯班獎”,25項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獎,25項工程獲全國“安裝之星”獎,127項工程獲全國建筑裝飾獎(建筑裝飾類71項、建筑幕墻類56項)。全年全省列入監督的工程109440項,與上年相比減少9.02%;建筑面積118591.05萬m2,增加5.86%;新開工29565項,建筑面積34569.36萬m2;在建項目數89491項,減少6.90%;一次通過驗收合格率為96.86%。全年發出工程質量整改通知單26328份,作出行政處罰188起,在監工程未發生重大質量事故。

(周文輝)

服 務 業

【服務業總量與結構】 2014年,全省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0396.5億元,首次超過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3%,高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6個百分點。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6.7%,比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全省實現服務業稅收總額4831.6億元,同比增長8.5%。服務業稅收占稅務部門稅收總額比重為45.5%,比上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地稅比重提高0.3個百分點,服務業國稅比重回落1.8個百分點。

【服務業投資】 2014年,全省實現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21045.3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3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50.6%,對整體投資增長貢獻率達65%,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投資985.52億元,增長20.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2163.26億元,增長29.1%;住宿和餐飲業投資424.41億元,下降15.5%;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投資504.8億元,增長32.3%;金融業投資173.25億元,增長48.6%;房地產業投資9857.14億元,增長11.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877.36億元,增長26.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606.63億元,增長64.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3537.99億元,增長37.5%;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投資152.61億元,增長10.6%。

【服務業對外開放】 2014年,全省完成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122.7億美元,同比下降12.2%。服務貿易進出口額272.67億美元,其中出口108.09億美元,進口 164.58億美元,逆差額為56.5億美元。服務外包合同總額372.8億元,增長26.0%,其中離岸合同額208.5億元,增長25.0%。服務業外包執行總額311.3億元,增長30.3%,其中離岸執行額174.7億元,增長26.9%。截至年底,全省服務外包企業登記數8167家,從業人數104.6萬人,分別增長9.9%和8.7%。

【服務業地區發展】 2014年,13個省轄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上年均有所提升,南京、無錫、蘇州、常州4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南京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55.8%。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最快的3個市為泰州、揚州和鹽城,分別達12.3%、12.1%和12.1%。

2014年江蘇省各省轄市服務業發展實績

【服務業行業發展】 金融業 2014年,全省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542.06億元,同比增長11.7%。銀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886.75億元。12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93735.6億元,同比增長9.5%,比年初增加8131.6億元,同比少增1962.5億元;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69572.7億元,同比增長12.5%,比年初增加7546.6億元,同比多增338.8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7546.6億元,增長12.5%。保險業實現營業收入1532.13億元,同比增長13.4%。全省實現保費收入1683.76億元,增長16.4%,比上年提高5.3個百分點,業務規模列全國第二位。全年實現賠付支出616.78億元,增長17%,比上年回落19.2個百分點。全省證券業法人機構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增長71.8%。證券業營業部實現營業收入75.69億元,增長29.1%。全年實現股票交易額98654.91億元,增長58%;實現期貨代理交易額196768.34億元,下降7.5%。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4家,其中境內18家、境外6家,境內外累計377家。全省境內直接融資額4231億元,其中股權融資926億元,債權融資3305億元。

交通運輸業 2014年,全省實現鐵路客運量1.5億人次,增長14.4%;實現旅客周轉量589.6億人km,增長16.6%;實現鐵路貨運量6090.2萬噸,下降10.5%;實現貨物周轉量346.1億噸km,下降7.3%。全省實現公路客運量13.7億人次,增長1.3%;實現旅客周轉量852億人km,增長0.6%;實現公路貨運量11.4億噸,增長10.4%;實現貨物周轉量1978.5億噸km,增長10.5%。全省實現水運客運量2563.4萬人,增長4.5%;實現旅客周轉量3億人km,下降23.5%;實現水運貨運量7.5億噸,增長6.2%;實現貨物周轉量8087.1億噸km,增長4.3%。全省規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5.7%,沿海規模港口貨物吞吐量19719.28萬噸,增長13%,其中外貿吞吐量增長13.9%;內河規模港口貨物吞吐量175739.33萬噸,增長5%,其中外貿吞吐量增長5.2%;全省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下降10.3%。全省民用航空客運量809.28萬人,增長11.2%;旅客周轉量106.14億人km,增長12.9%;實現貨郵運輸量7.1萬噸,增長6.5%;貨郵周轉量10369.58萬噸km,增長8.9%。

科技服務業 2014年,全省科技服務業總收入1047.2億元,同比增長24%,全省從事科技服務的單位有1922家。研發設計服務占科技服務業比重最大,有相關單位842家,數量占全省機構數的43.8%,全年收入740.2億元,占總收入的70.7%,科技咨詢服務、創業服務分居二、三位。全省有企業性質科技服務單位1134家,占總數的59%,實現營業收入911.4億元,占比87%。全省科技服務業單位平均年收入5448萬元,其中蘇南7882萬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

軟件業 2014年,全省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173億元,同比增長19.2%。全省軟件單位企業數6482個,比上年末增長9.3%。按業務類型分,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2239億元,同比增長37.9%;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收入439.99億元,增長32.3%;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收入1057.69億元,增長23.9%;IC設計收入264.74億元,增長22.8%;軟件產品收入1765.18億元,增長13.7%;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收入682.77億元,增長12.5%。按服務模式分,軟件外包服務收入246.6億元,增長24.8%。按銷售地區分,軟件業務出口127.4億美元,增長25.4%,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26.4億美元,增長25.7%。

郵政電信業 2014年,全省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321.8億元,同比增長16.9%;完成電信業務收入853.9億元,下降2.4%。電話用戶減少27.8萬戶,總數10204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數下降6.8%,移動電話用戶數上升1.6%,電話用戶普及率為128.8部/百人。全省互聯網固定寬帶接入用戶1824.7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6345.4萬戶,互聯網用戶普及率103.2戶/百人;光纖到戶覆蓋家庭1984萬戶,居全國首位;TD-LTE基站在全省所有地市、縣城主要城區實現全覆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長74.8%,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204.8億元,占電信業務收入的24.0%。全省實現郵政業務總量359億元,增長33.2%,實現郵政業業務收入299.5億元,增長28.5%。快遞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全年快遞業務量14.8億件,增長50.8%;實現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收入201.1億元,增長40.6%。快遞業務收入對全省郵政業務收入增長貢獻率87.5%,拉動郵政業務收入增長24.9個百分點。

商務服務業 2014年,全省商務服務業總收入4892.52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企業管理服務收入2983.56億元,增長23.2%;法律服務收入28.99億元,增長28.4%;咨詢與調查服務收入191.16億元,增長3.8%;廣告業收入203.97億元,增長4.5%;知識產權服務收入14.24億元,增長53.8%;人力資源服務收入393.7億元,增長9.8%;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收入248.09億元,增長19.1%;安全保護服務收入129.38億元,增長11.4%;其他商務服務業收入699.43億元,增長14.9%。

消費品市場 2014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09億元,同比增長12.4%,增幅在蘇浙滬魯粵沿海四省一市中居第二位,低于山東0.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批發業3407.7億元,增長16.8%;零售業17641.4億元,增長11.8%;住宿業營業收入642.5億元,增長12.6%,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餐飲業營業收入2579億元,增長15.6%,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收入增長6.0%。

旅游業 2014年,全省實現旅游總收入8145.5億元,增長13.2%。其中,旅游外匯收入30.3億美元,增長9.1%。全年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5.74億人次,增長10.8%。其中,國內游客5.71億人次,入境過夜游客297.1萬人次。全省4A級以上景區接待游客人數4.2億人次,增長10.5%。省政府新批省級旅游度假區7家,全省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達40家。

房地產業 2014年,全省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實現總收入6896.4億元,增速同比下降12.8%。全省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8240.2億元,增長13.8%,其中完成住宅投資5924.5億元,增長14.6%。房屋施工面積增長9.6%,房屋竣工面積下降0.9%。商品房銷售面積9846.8萬m2,下降1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800.9萬m2,下降13.6%。

南京新街口商圈德基大樓 金偉健/視覺江蘇網

【服務業集聚區】 2014年,全省有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18家。從地區分布看,南京市、蘇州市各19家,無錫市17家,常州市10家,泰州市、揚州市各9家,鹽城市、南通市各7家,淮安市、鎮江市各5家,徐州市、連云港市各4家,宿遷市3家。從類型分布看,現代物流集聚區36家,科技服務集聚區29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聚區14家,現代商貿集聚區15家,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12家,商務服務集聚區10家,綜合類集聚區2家。2014年,全省118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營業收入12500億元、營業利潤578億元、稅收315億元,吸納入區企業7萬家,就業人員108萬人。

(省發展改革委)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蜜臀|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影视|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欧美精品啪啪|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www.91中文字幕| 少妇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 91|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天天躁狠狠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www亚洲天堂|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亚洲网|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色婷婷电影网|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a毛片|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www.狠狠|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欧美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一区毛片|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久草视频中文|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男人的天堂| 91娇喘视频|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AV老司机AV天堂|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色国产在线| 麻豆精品在线|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朝桐光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视频区|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