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結構
【民營經濟概況】 2014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5萬億元,同比增長9.1%,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54.5%,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對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56.8%。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達3.5萬家,實現增加值16830.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53.4%,同比增長11.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9個百分點。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省完成民間投資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8%,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的67.6%,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5.5%。全省工業行業民間投資達1.6萬億元,占工業投資總額的73.6%。其中,私營個體經濟完成工業投資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比全省工業投資增幅高11.6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對外貿易】 2014年,在全省對外貿易增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實現出口總額1128.5億美元,同比增長5%,增幅高于全省出口增速1.7個百分點,占全省出口總額的33%,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對全省出口增長貢獻率由上年的31.7%提升到46.3%。全省民營企業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新批項目數分別增長23%和29.2%,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和7.5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出口產品交貨值8275.5億元,同比增長6.0%,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社會貢獻】 2014年,全省民營企業上繳稅金6012.6億元,同比增長9.5%,占全省稅務部門直接征收總額的56.6%。截至年底,全省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工商登記的從業人數達2615萬人,比上年底增長2.8%,其中私營企業從業人數達1973萬人,增長2.8%。
【民營企業自主創新】 2014年,全省民營科技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截至年底,全省民營科技企業達84315家,同比增長14.2%。蘇南、蘇中、蘇北地區民營科技企業數分別為42592家、19715家、22008家,分別占民營科技企業總數的50.5%、23.4%、26.1%。全省民營科技企業全年實現總收入61799億元,同比增長約10.2%。根據全國工商聯公布的“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全省上榜民營企業96家,其中民營科技企業75家,占江蘇上榜民營企業的78.1%。全省民營科技企業獲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評定的獎項103項,獲獎總數再居全國第一。全年全省民營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約占全省企業研發投入的2/3,近半數以上的民營科技企業建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能自主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民營科技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顯著增強,全省民營科技企業2014年累計擁有有效專利數37.1萬件。
【民營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以政府公益性服務機構為主導、以社會化商業機構為主體的省市縣三級中小企業服務網絡。培育創建國家中小企業示范平臺29家、省級星級平臺445家,整合帶動3000多家服務機構面向廣大中小微企業開展各類服務,全年服務企業23萬多家。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網絡入庫中小企業3萬余家、各類服務機構1200家,達成服務項目近2000個。加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全省中小企業國內技術轉移、國際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交易三大全省性平臺。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累計達100家,與高校共建25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打造創業輔導公共服務平臺,為全省中小企業的創立和發展提供便捷的創業場所和周到的創業服務。全省已建立省級重點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420家,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216家。連續兩年組織舉辦“中國江蘇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
恒力集團生產車間 王健民/視覺江蘇網
【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擔保】 促進擔保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組織清理規范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以及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年檢,落實扶持優惠政策。截至2014年末,全省納入統計的389家擔保機構注冊資本511.56億元,在保余額1571.43億元,在保企業數4.3萬戶,代償余額76.63億元。強化融資服務,搭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提升融資超市服務能力,推動各地設立中小企業轉貸應急資金,建立中小企業統貸平臺。全省中小企業統貸平臺授信額度超過120億元,貸款余額超過50億元,兩年累計放款近百億元,為企業節約財務成本超過2億元。加快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運營,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以來,規模逐年擴大,已達4.6億元,主要用于設立引導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中小企業股權融資。
【百強民營企業】 2014年,全省百強民企的營業收入總額達2.73萬億元、戶均273億元;資產總額1.86萬億元、戶均186億元,比上年增長4.5%;資產規模超百億元企業增至59家。蘇寧控股集團、沙鋼集團、恒力集團位列全省百強民企前三甲,4家企業營業收入超千億元、5家企業營業收入超500億元、87家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元。2014年全省百強民企榜單中,制造業企業達58家,比上年增加2家。從地區分布看,無錫、南通、蘇州分別以18家、17家、16家居13個省轄市前列。2014年,全省共有96家企業入圍 “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強中江蘇占據兩席,蘇寧控股集團以營收總額2798.13億元蟬聯榜首,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居第六位。
(韓立春 卞春陽)
【國有資產概況】 2014年末,納入全省國有資產統計的企業5803戶,比上年5617戶凈增加186戶,增長3.3%。省、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3291戶,比上年3122戶增加169戶,增長5.4%;占全省國有企業戶數的56.7%,比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國有企業戶數新增530戶,其中新投資設立267戶,其余主要為國資監管范圍或匯編范圍擴大所致;減少344戶,主要為關閉停業、合并重組或轉讓退出所致。2014年末,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未含駐蘇央企和外省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909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3087億元,全年完成營業收入9427億元,實現利潤922億元。其中,省、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資產總額3668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1033億元,全年完成營業收入6735億元,實現利潤677億元。年內,省國資委組織收繳省屬企業2014年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全年入庫100066萬元,比上年增收8303萬元,增長9%。南京市江寧區、蘇州市工業園區、昆山市、蘇州市吳中區、太倉市、蘇州市吳江區、蘇州市高新區、常熟市等8個地區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過千億元,在全國名列前茅。
【國企資產規模】 2014年末,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9099億元,比年初增加13257億元,增長23.7%,增速比上年高1.4個百分點。省、市、縣三級資產總額分別達9814億元、29421億元、29864億元,分別增加2202億元、5521億元、5534億元,增長28.9%、23.1%、22.7%。
資產分布 資產分布集中于4個行業。79%的資產集中于社會服務業(42.4%)、房地產業(17.4%)、交通運輸業(10.6%)、工業(8.8%),資產總額分別為29313億元、12038億元、7348億元、6076億元,合計54775億元;資產總額分別增長23.1%、19.6%、19.4%、9.1%。
大型企業資產占比 大型企業資產占比下降。193戶大型企業資產總額11956億元,占全省資產總額的比重由期初的17.6%下降至17.3%;1054戶中型企業資產總額15246億元,占比由22.6%下降至22.1%;2136戶小型企業、2420戶微型企業資產總額分別為29040億元、12857億元,占比分別為42%、18.6%。
超500億元企業 全省資產規模超500億元的企業有24戶(省級企業3戶),比上年增加6戶;資產合計24413億元,占全省資產總額的35.3%;資產增加5032億元,占全省增加額的38%;資產增幅26%,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3個百分點。其中,資產規模超千億元的企業有8戶,資產合計12924億元,占全省資產總額的18.7%,資產增幅27.1%。
2014年江蘇省資產規模超500億元企業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國企營業收入】 2014年,全省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427億元,增加596億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省、市、縣三級營業收入分別為3302億元、3912億元、2213億元,增加252億元、186億元、158億元,增長8.3%、5%、7.7%;省、市、縣三級營業收入占全省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5%、41.5%、23.5%。
營業收入集中行業 創造營業收入的行業集中。68%的營業收入集中于工業、批發和零售業、社會服務業。3個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448億元,占全省實現營業收入的68.4%;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864億元、2599億元、985億元。金融業增長最快(59.5%),其次是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38.5%)、衛生體育服務業(16.7%)。
大型企業營業收入占比 大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63億元,增長6.9%;中、小、微型企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43億元、1724億元、497億元,增長8.1%、3.7%、9.5%。193戶大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占全省收入總額的47.3%,超過資產規模占比30個百分點。
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 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有20戶(省級企業11戶),比上年增加4戶;營業收入合計實現5569億元,占全省收入總額的59.1%;營業收入合計增加397億元,占全省增加額的66.6%;營業收入合計增長7.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9個百分點。
【國企利潤】 2014年,全省國有企業實現利潤922億元,增加48億元,增長5.5%,利潤增幅低于上年0.8個百分點。省、市兩級利潤分別為339億元、413億元,增加52億元、17億元,增長18%(其中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實現利潤280億元,增加49億元,增長21.3%)、4.2%;縣級利潤為170億元,減少21億元,下降10.8%;省、市、縣三級實現利潤占全省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6.7%、44.8%、18.5%。省級、市級企業利潤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7.4、0.8個百分點,縣級企業利潤增幅下降17個百分點。
利潤集中行業 75%的實現利潤集中于社會服務業、工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4個行業合計實現利潤696億元,占全省利潤總額的75.5%;實現利潤分別為246億元、222億元、126億元、102億元。金融業增長最快(51.9%),其次是教育文化廣播業(34%)、建筑業(24%)。
大、中、小微型企業利潤 大型、微型企業利潤增速明顯提升。大型企業實現利潤412億元,增長10.1%,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實現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17億元,分別下降11.8%、4%;微型企業實現利潤114億元,增長60.4%。193戶大型企業占全省利潤總額的44.6%,但比營業收入占比低2.7個百分點。
利潤總額超10億元企業 利潤總額超10億元的企業有21戶(省級企業8戶),比上年增加8戶;利潤合計634億元,占全省利潤總額的68.7%;利潤增加127億元,增長2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9.5個百分點。利潤超50億元的企業有5戶,利潤合計333億元,占全省利潤總額的36.1%,利潤增長6.1%。
【國企所有者權益】 2014年末,全省國有企業所有者權益25579億元,比年初增加3502億元,增長15.9%,增幅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3087億元,比年初增加3160億元,增長15.7%,增幅比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省、市、縣三級所有者權益分別為3093億元、11453億元、11033億元,比期初增加316億元、1791億元、1394億元,增長11.4%、18.5%、14.5%。
徐工集團生產的XGC88000型履帶起重機,是目前全球起重裝備中能力最大的機型。陸鶴 王巖/視覺江蘇網
2014年江蘇省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收入增減變動情況單位:億元
所有者權益分布 所有者權益分布集中于4個行業。80%的權益集中于社會服務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工業。4個行業所有者權益合計20999億元,占全省權益總額的82.1%,所有者權益分別為12035億元、3928億元、2805億元、2231億元,分別占全省權益總額的47%、15.3%、11%、8.7%。
大型企業權益增幅 大型企業權益增幅低于中小微企業。193戶大型企業所有者權益4082億元,比期初增長10.6%,中、小、微型企業所有者權益分別為5240億元、11576億元、4681億元,增長14.2%、18.3%、16.7%。
所有者權益超200億元的企業 全省所有者權益超200億元的企業有26戶(省級企業4戶),比上年增加10戶,合計所有者權益8621億元,占全省權益總額的33.7%;所有者權益增加1208億元,占全省權益增加額的34.5%;所有者權益增幅16.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4個百分點。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鎮江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市國資集團等5家企業所有者權益超過500億元,分別達908億元、642億元、535億元、508億元、507億元。
2014年江蘇省實現利潤超10億元企業效益增減情況單位:億元
2014年江蘇省所有者權益超200億元企業情況單位:億元
(續表)
【國企生產經營】 市場開拓 全省國有企業應對宏觀經濟形勢變化,調整經營策略,鞏固傳統業務,拓展新興市場,70%省屬企業實現營收增長。省再擔保公司開拓保本基金擔保和互聯網金融等新領域,省農信社對小微企業的“陽光貸款”業務突破千億元。省海企集團等外貿企業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結構和內外貿結構,拓展“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經貿業務。
投資建設 省屬企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00億元。南京祿口機場二期、南京金陵飯店二期、南通至洋口港高速公路、南水北調一期江蘇段等一批重大項目,以及各市屬企業承擔的地方重點工程投融資建設任務達超序時進度。
降本增效 江蘇交通控股公司通過保險債權計劃等新型融資工具推動融資方式創新,省沿海開發集團優化資金業務流程,江蘇方源集團深化內部資金融通管理提升資金運作效率,徐礦集團采用剛性措施壓降非生產性支出。
【國企轉型升級】 資產資源整合 省蘇豪控股集團整合所屬子集團境外公司組建統一的平臺公司,省農墾集團整合墾區產業資源實施農業一體化經營,南京市整合10家企業股權組建兩個國資運作平臺,徐州市國資委制定監管企業全面重組整合方案,泰州市國資委重組整合小企業、做大監管企業規模。省屬企業持續推進虧損業務清理和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工作,全年清理退出劣勢子企業和低效無效參股投資項目50戶(項)。
產業升級 省糧食集團建設糧油儲備、貿易與綜合創收業務相結合的5+1產業鏈,省惠隆公司推進煤炭物流項目。中江國際集團拓展融資性海外工程,提高海外工程項目的規模、檔次和效益。
創新型企業建設 省、市國資委將科技研發投入視同利潤,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國有創投企業發起設立科技基金,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國有資本證券化 國有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帶動轉型升級,華泰證券等2戶省屬企業H股上市穩步推進,省農墾集團金象傳動等4戶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省鹽業集團井神股份等5戶國有控股公司申報主板上市。全省31戶國有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
【國企改革】 2014年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蘇發〔2014〕9號)。《意見》共6個部分20條,提出全省全面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構建完成具有江蘇特色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企業國有資本在基礎設施、能源資源、公共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投資等重要領域的集聚度達到80%以上。《意見》明確提出,要提高國有資產的證券化,創造條件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促進國有企業轉變機制,推進具備條件的企業集團實現整體上市或者核心資產業務資產上市,做強國有資產證券化。9月20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省屬企業深化改革實施細則》(蘇辦發〔2014〕37號)。《細則》主要包括七大部分: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國有資產監管方式;競爭類企業實施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定功能類企業著力增強投融資能力、提高運營效率;推進功能性重組和資源整合;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機制;改革企業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辦法;省屬企業分類制定改革方案。江蘇穩妥推進國企改革試點的做法,得到國務院領導的肯定。
省國資委按照企業上市工作規范和國有產權變動管理規定,幫助省、市國有企業及時解決改制重組過程中的產權遺留問題,對改制上市涉及資產評估、國有股權形成、國有股轉持等產權管理事項及時進行確認、批復,全年審核批復省級3戶、市縣25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改造所涉國有股權管理事項,為企業加快在主板、創業板、中小板上市創造條件。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監管內容和手段省、市國資委調整完善監管模式、內容和手段,梳理并公布出資人監管事項清單,取消、下放一批監管事項。重大事項監管進一步加強。省屬企業監事會對4戶企業深入開展年度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跟蹤問效、督促整改落實。太倉市、南京市江寧區、泗陽縣等縣級國資監管機構得到加強,全省縣級國資監管責任主體進一步落實。
國有產權進場交易 完善國有產權轉讓信息發布和競價機制。為充分發揮產權交易市場在產權流轉中發現交易對象和交易價格的功能,將國有產權進場轉讓信息公告期延長至30個工作日。2014年,省屬企業完成國有產權交易項目28宗,完成交易額3.41億元。通過協議轉讓、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推動國有資產優化整合和功能性重組。省國資委全年批復協議轉讓項目27宗、無償劃轉項目2宗、資產置換項目2宗。
省屬企業風險防控 省國資委嚴格省屬企業借款和擔保等制度規定,推動重點項目論證評審,組織風險管控專題培訓,推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要求企業切實防范經營風險。大多數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初步建立內控體系。
(王玉峰 程 欣)
2014年江蘇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單位:萬元
1.江蘇省統計局《2014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報告》
2.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統計年鑒—2015》
3. 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統計局《關于發布2014年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數據統計公報的通知》
4.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江蘇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報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