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 興 產 業

2015-11-15 06:33:31
江蘇年鑒 2015年00期

制 造 業

新 興 產 業

綜 述

【新興產業規模】 2014年,全省十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3497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節能環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359億元,增長14.9%;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161億元,增長16.2%;新材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4094億元,增長10.9%;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307億元,增長20%;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41億元,增長37.7%;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實現銷售收入8478億元,增長9.8%;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161億元,增長41.9%;新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318億元,增長24%;智能電網產業實現銷售收入998億元,增長10.9%;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80億元,增長45%。從全國情況來看,江蘇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軟件、新能源、海工裝備等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節能環保產業占全國比重達25%,光伏產業占全國比重近50%,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占全國市場份額超過30%。

【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建設】 2014年,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165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 52%,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總體貢獻率達59%,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全省1454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8%,居全國第一。全年新建727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其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6家,省級工程中心和工程實驗室7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18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09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0個,累計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100家,省級創新平臺1800家,數量規模居全國前列。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不斷

提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年專利申請(公開)63008 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公開)39526 件,占全省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的32.54%;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授權量31308 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7826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的40.55%。

【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培育】 全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和細分行業領軍企業。截至2014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000家;全省126家超百億元工業企業(集團)中,新興產業企業超過一半,成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集成電路封裝企業長電科技規模居國內第一、全球第六,華潤微電子8英寸特色工藝線技術水平國內最高,全省有10家軟件企業進入全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數量列全國第三。“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有機發光顯示材料、器件與工藝集成技術和應用”“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鉆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和制造技術”等分別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化發展態勢日趨明顯,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等各類載體集聚60%以上的產業產值,已成為產業高端發展的先行區。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試點示范城市11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13個,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8家,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7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3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27個,省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14家,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范區81個。南京雨花軟件谷、無錫傳感網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納米科技、蘇州高新區新型醫療器械、昆山光電產業園、宜興環科園水污染防治、常州高新區智能制造、徐州工程機械、南通海工裝備、泰州醫藥城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快速發展,形成一批創新活力強、產業集聚度高、輻射帶動大的產業集群。

(省發展改革委)

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概況】“十二五”期間,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光伏產業發展經歷國際市場急劇變化的考驗,逐步企穩回暖。全省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總體規模持續擴大,2014年,新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3318億元,同比增長24%,新能源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地位,光伏產業占全國比重近50%。光伏產品出口呈恢復性增長,“走出去”步伐加快,產品結構優化。為緩解貿易壁壘對行業的影響,特別是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沖擊,協鑫、天合光能等企業拓展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投資國外電站建設。

【新能源產業鏈】 2014年末,全省光伏業內企業有11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3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8家),整個光伏產業從硅材料、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系統集成到光伏應用等實現光伏產品系列化。江蘇中能硅業產能居世界第一,天合光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國電光伏、中盛光電光伏電站安裝量在國內名列前茅。通過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企業在光伏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天合光能實驗室轉化效率達24.4%,兆瓦級逆變器生產技術也已掌握。風電裝備產業擁有50多家規模以上風電成套機組和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具備較強風力發電機組及其風輪葉片、齒輪箱、發電機、變流器、控制器和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能力。在風電整機制造方面,有遠景、金風、華銳等國內知名企業;風電整機企業具備3~6MW風電機組生產能力,正在研制10MW級超大型海上風機。在零部件制造方面,南京高速齒輪制造有限公司風電主齒輪箱年裝機總容量位居全球第一位,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自主研發的75m長風機葉片成功下線,是國內長度最長的葉片,其設計和制造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位于如東的世界最大海上潮間帶風電場 許叢軍/省攝影家協會

【新能源開發利用】2014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655.4萬kW。風電方面,新增并網容量46.04萬kW,累計并網容量達302.3萬kW,其中陸上風電272.3萬kW,海上風電30萬kW,占全國海上風電75%。無棄風限電情況,實現風電100%全額消納。光伏發電方面,全年新增裝機容量152萬kW,裝機總容量257萬kW,占全國總裝機容量 9.16%。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57萬kW,在全國各省(區、市)中位列第一,占全國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的 27.8%。生物質方面,裝機總容量96.1萬kW(含垃圾發電),并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范項目建設。

(省能源局)

延伸閱讀:江蘇省第一批創建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產業園區重點建設內容

2014年1月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第一批創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產業園區名單,揚州市、徐州市、淮安市、鹽城市、南通市等5個市和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開發區入選。

揚州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126.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8.0%。重點發展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建設新能源“智谷”工程、立體化綜合型新能源社區、古城新能一體化、城市“綠礦”生態工程和網絡化智能型綠色交通系統等工程,推動新能源在城市建筑、交通和社區中的規模化應用,探索開展智能電網示范。

徐州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98.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6.8%。重點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和風能。建設長三角“光谷”園區、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綠色新能源建筑片區、徐州高鐵新能源生態商務區、新能源社區,在城區普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結合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開展生物質綜合利用,因地制宜開展風電的規模化利用。

淮安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94.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8.4%。重點利用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利用生物質秸稈垃圾焚燒發電及低風速風電為城區提供清潔電力;推動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到2015年,新建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建筑一體化率達95%;將淺層土壤源熱泵、地表水源熱泵與民用建筑相結合發展冷熱聯供,到2015年,25%以上新建建筑面積采用熱泵供熱或制冷。

鹽城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72.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10.6%。重點發展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農村秸稈與畜禽糞便等生物質資源開展生物質能綜合化利用,利用小型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解決農村電力供應,利用秸稈成型燃料替代燃煤鍋爐;利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陽光屋頂”工程為城區電力和熱力供應提供清潔能源。

南通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104.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8.2%。重點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以“四個一型”綠色園區工程、“十項”生物質能規模化利用工程、綠能供熱工程等項目為支撐,通過實施綠色園區和綠能供熱工程,推動新能源在城市電力、交通和供熱體系中的立體化應用。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2015年替代能源量28.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36.8%。重點發展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建立以分布式光伏發電、風電和生物質發電并舉為城市提供清潔電力,太陽能熱利用和地熱能供暖并舉為城市提供清潔熱力的綠色能源供應體系。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015年替代能源量90.0萬噸標準煤,占城市(市區、園區)能源消費比例15.3%。重點發展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利用鎮江及周邊地區廢棄油脂等原料建設年產65萬噸生物柴油項目,滿足園區港口、工業企業和加油站柴油需求,到2015年,全區生物柴油消費量達53萬噸;在化工、造紙等高耗能企業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系統。

新材料產業

【新材料產業項目扶持】 實施江蘇省新材料產業專項推進方案,重點圍繞高性能纖維、高溫合金等優勢領域安排省科技支撐計劃(工業)項目76項,總投資84690萬元,省撥經費11730萬元。六九鈦業采用自主研發的提純爐對海綿鈦進行提純,制備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高純鈦純度達99.999%,并實現規模量產。7個重大項目獲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500萬元。2014年,全省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5378.6億元,同比增長13.1%。

【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 2014年,全省新建無錫光電新材料科技產業園、無錫高新區微納科技產業園、連云海洋功能材料科技產業園、句容路面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宿遷高新區新材料科技產業園5家省級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截至年底,全省建有24家國家級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和22家省級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其中千億級基地和產業園1家,500億級3家,百億級17家,集聚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244家,初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錯位化發展格局。

(省科技廳)

江蘇省國家級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共24家)

國家火炬計劃錫山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惠山特種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江陰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宜興非金屬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江陰高新區特鋼新材料及制品特色產業基地

江陰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武進特種材料產業基地

常州國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常熟高分子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太倉特種功能新材料產業基地

蘇州國家納米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太倉國家特種功能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南通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海門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如皋化工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海安磁性材料及制品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

連云港國家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國家火炬濱海高分子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東臺特種金屬材料及制品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丹陽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鎮江高性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計劃興化特種合金材料及制品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宿遷薄膜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概況】2014年,全省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實現產值7053億元。全年共申請新藥781個,占全國21.4%,同比增長8.3%;獲臨床試驗批件97個,占全國24.7%;獲批上市新藥數38個,占全國29.4%,均保持全國第一。恒瑞醫藥抗胃癌新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和豪森醫藥抗感染新藥“嗎啉硝唑”2個1.1類新藥獲批上市,一類新藥總數全國領先。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科技研發】 2014年,全省共組織實施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53項,省撥經費2.99億元,開展60項生物醫藥產業關鍵技術攻關。組織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項目34個。新引進省“雙創人才”58人和人才團隊9個。12家企業入選中國醫藥工業企業百強, 7家企業入選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20強,揚子江、恒瑞等一批骨干企業多品種先后通過歐盟、美國認證,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省科技廳)

節能環保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概況】2014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00億元,比上年增長22.4%,規模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能力】2014年,新攻克燃煤鍋爐多煤種低氮燃燒、半導體室內照明光源封裝、基于陶瓷基板和組合熒光粉封裝的高光效、高光品質白光LED、燃煤煙氣SCR脫硝催化劑再生及資源化回收、高濃度、高含鹽廢水處理“零排放”等26項關鍵技術,實現成果產業化。全年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16家;累計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77家(其中國家級10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家;發明專利申請量8697個,授權量1464個,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長。

【節能環保產業集群】 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紛紛落戶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鹽城、揚州等地,南大宜興環保科技研發中心、鹽城環保研究院、江蘇環保設備質量檢驗中心、節能電光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相繼建立。宜興形成以環科園為主體的環保產業研發核心區、高塍環保產業園為主體的環保裝備制造區、環保城為主體的交易物流區,基本滿足環保水處理領域一站式采購需求。2014年以來,宜興環科園先后與中國長青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和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投資300多億元,合作建設海水淡化膜組件、反滲透膜用無紡布、海水淡化高效高壓泵和能量回收泵、海工小型淡化裝置等項目,全部投運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將超50億元。鹽城形成環保科技城、建湖電光源、阜寧濾料產業園等節能環保基地。其中,鹽城環保科技城圍繞煙氣治理、水處理、固廢綜合利用、環保材料等領域,建設國內唯一的霧霾治理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是省內唯一以大氣治理為主攻方向的環保特色產業基地;建湖電光源、阜寧濾料產業園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節能電光源生產基地和工業用布生產基地。

【節能環保骨干企業發展】 以承包工程為龍頭,帶動裝備制造并向運營延伸,成為節能環保骨干企業主要經營模式。金山、天雨、鵬鷂、龍源等一批企業實現水務全產業鏈轉變。市場化環境服務模式逐步推廣,城鎮污水、垃圾焚燒處理采用特許經營模式,其處理規模分別占全省總量的100%和50%。

(陳姍姍)

物聯網產業

【物聯網產業規模】2014年,全省物聯網產業實現業務收入2810億元,同比增長39.8%以上,近四年平均增速達37%以上。物聯網技術、產業、應用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物聯網產業集聚發展】以無錫為核心、蘇州和南京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產業布局基本形成,區內產業規模占全省比重達80%以上。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重點建設昆山周莊傳感器件、無錫太科園物聯網系統、南京徐莊物聯網器件軟件等一批優勢明顯、各具特色的省級物聯網產業基地。

【物聯網技術應用推廣】 2014年,無錫物聯網綜合應用示范、居民電動自行車物聯網防盜、汽車電子標識、智慧醫療、糧食物聯網、農資物聯網等一批國家級重點應用示范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有的還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工業、農業、交通物流、醫護、節能環保等領域建成一批技術領先、行業特色鮮明、商業模式可行、示范效應明顯的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省內物聯網應用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智能工業、視頻監控、重要設施健康監測、路網監測、精準農業、產品質量追溯、健康監護等應用日趨成熟,市場化運行機制加快形成。

【物聯網產業創新能力建設】 2014年,全省物聯網領域國家級研發機構達30余家,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50余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在江蘇設立高水平的研發中心。省內企事業單位在核心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控制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傳感器網絡接口、傳感器網絡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技術標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成為國際或國家標準。“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項目,正式通過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立項,成為全球新興熱門技術領域首次由中國牽頭主導的頂層架構標準。

中國(南京)軟件谷已聚集國內外各類軟件企業近600家,吸納人才13.6萬人,形成通信軟件、服務外包和信息服務三大特色產業集群。上圖:一位女孩在“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展示館參觀。左下圖:一家公司員工在車間生產光纖通信器件。右下圖:軟件谷內員工在工作。 郎從柳/視覺江蘇網

【物聯網企業競爭力】 2014年,物聯網重點企業培育工程實施初見成效,涌現出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骨干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無錫美新半導體、南京高華、昆山雙橋的MEMS傳感器技術國內領先;南瑞集團、中興軟創、聯創科技在物聯網軟件領域優勢明顯;感知物聯集團、三寶科技、多倫科技、國睿集團物聯網系統集成應用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電信、移動等運營商依托自身網絡運營優勢,在移動支付、機器對機器通信(M2M)、智慧出行、定位服務等規模化應用方面形成競爭優勢。天奇自動化、蘇州金龍、徐工機械、無錫一棉等傳統工業企業運用物聯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生產自動化、供應鏈管理、制造業服務化等方面取得成效。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 2014年,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173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嵌入式系統軟件實現業務收入2239億元;實現利潤742億元,同比增長35.6%,高于收入增長16.4個百分點;實現軟件業務出口1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4%。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等快速發展,帶動軟件服務類收入高速增長。全省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分別為1652億元、2281億元。軟件產業對“兩化”融合的推動支撐力度逐步加大,對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滲透和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軟件骨干企業】 全省20家企業成為2013~2014年度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比上屆增加8家,增幅為67%,其中17家重點軟件企業、3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家企業進入全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比上年增加1家,進榜企業年軟件總收入377.7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占全國百強企業軟件總收入的比重達7.96%。其中,南京南瑞集團公司首次突破百億元,和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起繼續保持前十名之列。7家企業入圍2014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其中蘇寧云商和途牛公司位列前20名。2014年,全省新增認定軟件企業797家,比上年增加139家;認定軟件產品5404項,比上年增加985項。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全省軟件企業所得稅減免6.44億元,軟件產品增值稅退稅近30億元。全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企業234家,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24家,8家企業通過國家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評估。全年認定軟件企業技術中心23家,累計達75家。全省軟件產業載體建設面積超過2500萬m2。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組織開展第十二屆江蘇省優秀軟件產品獎(金慧獎)的申報、評審等工作,評選出獲獎產品34項。

江蘇省入選2014年(第十三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強企業名單(共10家)

【軟件園區特色產業發展】首批確定中國(南京)軟件谷移動互聯網、(南京)徐莊軟件園電子商務服務、無錫軟件園云計算、徐州軟件園礦山信息技術服務、常州市創意產業基地電子商務服務等5個優先發展的園區特色產業方向,南京軟件園基于北斗的信息技術服務、(南京)新城科技園游戲動漫、江蘇軟件園云計算、泰州數據產業園醫藥行業應用軟件等4個培育發展的園區特色產業方向。在2014年的軟件專項申報中,對9個軟件園區的15個特色產業集聚項目給予支持資金2170萬元,平均每個項目安排資金145萬元,兩個移動互聯網項目補助金額達300萬元。

(龔懷進 池 宇 陳 昆)

江蘇省入選2014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名單(共7家)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2014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實現業務收入8300億元,同比增長20%。

【信息技術產業創新能力建設】 2014年,江蘇集成電路設計工藝技術水平達45納米,制造工藝達12英寸、30納米,三維封裝、晶圓級封裝、芯片級封裝等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有機發光顯示、高世代線液晶面板生產線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突破負性液晶面板、高色域、高清晰、In-Cell觸控、廣視角、窄邊框、藍相液晶等先進技術。自主研發的潔凈廠房設備、自動化聯裝設備、靶材、光掩膜板、液晶材料等核心設備和材料投入應用。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和讀寫器被科技部認定為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MEMS磁傳感器性能達到并部分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信息技術產業重點領域發展】 2014年,南京成為國家北斗辦重點布局的4個北斗產業基地之一,“江蘇北斗位置服務平臺”“江蘇北斗基地增強平臺”以及“江蘇北斗產品檢測認證中心”三大省級公共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全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實現產值超過400億元。全省IPTV用戶數超過600萬戶,推廣量居國內首位,手機即時通信、電子閱讀、社交應用、位置服務、線上線下組合經營、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新應用、新業態層出不窮,成為新一輪消費熱點。南京未來網絡谷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完成30萬m2載體建設,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從最初的3個團隊擴展到45個研發團隊,研發人員規模達760名,全年實現合同額近9700萬元,小型CENI試驗平臺覆蓋規模由開通時4個城市7個節點擴大到20多個城市80多個節點,80多項未來網絡前瞻性研究項目啟動規模驗證。

【信息技術產業重大項目推進】 2014年,總投資291.5億元的中電熊貓G108項目設計月產能為60K,主體廠房封頂,陣列、彩膜/成盒、模組廠房潔凈室施工基本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中,計劃2015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達產后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67億元,可帶動上下游產業鏈1000億元的產值。投資30億美元的蘇州三星液晶顯示8.5代線項目完成產能“爬坡”,基本實現滿產,主要產品為48英寸和55英寸液晶面板,2014年完成銷售收入47.9億元。總投資24億元的昆山國顯光電5.5代線有源有機發光顯示項目完成總投資的95.8%,量產線設備調試基本結束,進入工藝調試階段,計劃2015年實現投產,達產后新增60億元年銷售收入。加快推進投資25億美元的無錫SK海力士半導體第五期技術升級項目建設,SK海力士在無錫累計投資100億美元,成為全省單體投資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產業概況】 2014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完成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接近50%。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全面展開,截至2014年底,南京、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等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客車7562輛。

3月23日,在2014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展覽會上,100多個品牌近千輛一線品牌電動展車悉數登場。 葛訊/視覺江蘇網

【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發展】 全省100多家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初步形成涵蓋客車、乘用車、專用車,電池、電機、電控等相對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部分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重點整車企業銷售業績普遍大幅度提升。蘇州金龍相繼研發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數十款車型,2014年產銷新能源汽車2300輛,銷售收入近20億元。南京金龍銷售純電動客車1890輛,銷售收入超15億元,在全國純電動客車市場居第二位,市場占有率25%左右。江蘇奧新銷售純電動專用車729臺,銷售額約1.5億元,增長超過400%。南京依維柯銷售純電動客車208輛,銷售額約1.4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能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步構建,至年底,全省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生產的重點企業90余家,新增14個企業的118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累計15家企業241款產品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企業數量和產品數量均占全國的13%以上,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2013年底,南京、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等6個市被國家納入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范圍。2013~2014年,江蘇6個推廣城市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7562輛,推廣數量在全國39個推廣應用城市(群)中居第四位;2014年推廣7228輛,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其中純電動客車推廣3825輛,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全省共建有充換電站30多座、充電樁超過3000個,換電工位13個,站內電池箱約200個。

(董曉佳)

智能電網產業

【智能電網產業概況】2014年,全省智能電網產業實現銷售收入998億元。龍頭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初步統計,全省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達12家,其中南瑞集團、亨通集團、寶勝集團、大全集團、中天科技、遠東電纜等企業銷售總收入超過100億元。

【智能電網關鍵技術】2014年,江蘇智能電網標準制定工作取得進一步成果,參與智能水電廠、智能變電站等國際標準提案編制,形成兩項智能調度國際標準IEC委員會草案投票文件。在特大型電網穩定、交直流廣域協調控制、新能源并網分布式電源接入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南瑞集團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達世界領先水平,成功應用于舟山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上上電纜AP1000安全殼內用電纜研制成功并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電南自開發預制艙式變電站,推進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建設。

【智能電網技術應用】發電環節 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及時接入電網并全部消納,無棄光、棄風現象。截至2014年底,實現功率預測功能風電場、光伏電站裝機容量289萬kW,預測功能覆蓋率54%。

輸變電環節 截至年底,全省有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裝置56套,實現監測線路長度560km,輸電線路智能巡檢約8300km。江蘇建成500kV智能變電站8座、220kV智能變電站98座、110kV智能變電站343座。變電監測方面,有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10臺,在線監測裝置700套。

配電環節 在南京、蘇州、泰州、揚州、宿遷、鎮江等地實施配電自動化工程,建成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5個,智能配電終端1575套。

用電環節 全省有序推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智能電表建設等工作,推廣應用雙向互動智能電能表3507.8萬只,用戶采集總體覆蓋率99.9%。

【智能電網示范工程】 2014年依托南通國家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建設滲透率超過25%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采用智能并網接口設備、安全保護裝置,提高配電網適應分布式電源高比例接入能力,實現主動配電網運行模式。在南京、蘇州兩市開展智能樓宇試點,示范工程針對樓宇能源管理系統與電網信息接口、樓宇用電負荷參與需求響應等方面,形成樓宇智能用電、信息接口和樓宇需求響應模型等3項國家標準,并將其作為核心內容納入IEC-PC118需求響應國際標準。智能輸電線路創新示范工程采用動態增容技術,應用導線溫度、導線弧垂和氣象等監測設備,開展220kV龍經2Y43/2Y44線、下曉2577線、下中2578線等重載線路動態增容示范工程建設。通過對現有線路智能化改造,對重要跨越檔導線弧垂進行檢測,確保線路運行安全、可靠的同時提高線路輸送容量。

(省能源局)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概況】2014年,全省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實現產值352.6億元。海工裝備產業發展主要依靠重點骨干企業支撐。南通中遠船務(啟東中遠海工)、招商局重工、振華重型裝備、吉寶重工等11家海工裝備骨干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64.9億元,同比增長43.2%,其中招商局重工、吉寶重工等兩家新投產企業實現產值64億元。宏華海洋首座起吊能力11000噸的“宏海號”正式投入使用,將企業建造的第一艘平臺供應船整體起吊下水,該下水方式屬國內首例,企業投產當年產值突破10億元。

【海工裝備訂單】 2014年,全球海工市場一改前幾年快速增長的勢頭,整體呈現波動下行之勢,國際海工市場新訂單大幅下降。江蘇海工平臺接單總體放緩。有9家企業承接海工裝備相關訂單17艘(座),價值超過17億美元,同比下降52.8%。主要訂單有:南通振華重型裝備新接3座自升式平臺;惠生重工新接3艘浮式LNG裝置;中遠船務新接2艘居住平臺;宏華海洋新接平臺訂單取得突破,獲1艘半潛式鉆井平臺和2座鉆井包模塊訂單。

【海工裝備產品交付】 全年交付海工平臺、模塊等產品17座(艘)。南通中遠船務(啟東中遠海工)交付5艘,包括2艘鋪管起重船、1座自升式平臺、1艘風車安裝船及1艘鉆井輔助船;南通振華重型裝備交付自升式鉆井平臺和風電施工平臺各1座,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的交付,使企業成為繼中遠船務、惠生重工之后的第3家具有完整平臺交付業績的海工總裝企業,企業在建平臺項目有4座;招商局重工交付首制產品2艘海工駁船;吉寶船廠交付4座海工模塊;太平洋海工交付2座LNG再氣化模塊;惠生重工交付1座3000馬力自安裝模塊式鉆機;潤邦海工交付1座風電安裝平臺。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女主播一区|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性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网站|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99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网|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性视频久久|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亚洲三级a| 国产在线97| 网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www|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免费在线a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91丝袜|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久久不卡精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色| 欧美天堂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国产综合欧美| 日本a级免费| av在线手机播放|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欧美精品啪啪|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