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會 教 育
【城鄉社區教育】 2014年,開展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昆山市、如東縣和南京市江寧區入圍首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名單。全省新建標準化社區學院2個、標準化社區教育中心88個、居民學校992個。各級社區教育機構舉辦職業農民培訓、創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社區講堂、文化休閑娛樂等活動,全年參加社區教育培訓活動的居民約300萬人次。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聯合開展閱讀指導活動,1221名社區教育工作者成為首批專職閱讀指導員。省教育廳、省婦聯共同開展農村婦女“網上行”基礎技能培訓,普及計算機和互聯網知識,提升農村婦女網上就業創業能力。
【新型農民教育培訓】 繼續實施農村人才工程和現代農民教育培訓工程。全省約500所社區教育機構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近35.4萬人次;依托農業職業院校和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培訓農民154.6萬人次;面向市場需求開展農民創業培訓8.2萬人次。建成高水平農科教結合富民示范基地14個。
【老年學歷繼續教育】 4月18日,江蘇開放大學首屆老年學歷繼續教育新生開學典禮在南京、常州兩地舉行,標志江蘇率先在全國實現老年本科學歷繼續教育零的突破。省老年學歷繼續教育遵循老年學習者基本特征和客觀規律,圍繞“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培養目標,確定本專科兩個層次、攝影和詩詞賞析兩個專業方向,確立自主學習、網絡教學和面授輔導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學習方式,制定首批老年學歷繼續教育學員學費減半優惠政策。首批課程教學資源全部在網絡學習平臺開放,支持服務全部到位,老年本專科學歷繼續教育在教育部“學信網”學歷認證的綠色通道正式開通,學員學習成果將在江蘇終身教育學分銀行進行統一認定、積累和轉換。
【開放大學辦學系統建設】 2014年,全省13個省轄市、60個縣(市、區)開放大學建設方案經省政府辦公廳核準,南京、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揚州、鎮江等7個市級開放大學,以及宜興、睢寧、武進、溧陽、金壇、吳中、張家港、昆山、蘇州工業園區、漣水、濱海、阜寧、建湖、江都、寶應、高郵等16個縣級開放大學正式掛牌運行,基本形成全省開放大學辦學網絡。截至年底,江蘇開放大學9個專業和成人注冊入學5個專業的學歷教育學生信息入庫,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的萬余名高職學生建立終身學習賬戶,全省各地在“江蘇學習在線”網站自主學習非學歷課程的4.9萬名學員學習成果均按規則存儲到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農家書屋 陳效強/省攝影家協會
延伸閱讀: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終身教育學分銀行是以終身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各類學習者為服務對象,以學分管理為服務內容,促進各類高等學歷教育互通,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銜接,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終身學習服務的學分管理服務機構。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為其服務對象提供學分認定、記錄和轉換,以及學習咨詢、學分查詢、出具學分證明等服務。
《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辦法(試行)》自2014年1月9日起試行,《辦法》就學分銀行的組織架構、賬戶注冊、學分管理、學分應用等作出明確規定。江蘇開放大學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構建“江蘇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網絡服務平臺,凡是江蘇省內的常住居民,包括外來人員,都可登錄江蘇開放大學主頁,向學分銀行申請開設學分賬戶,經實名登記注冊后,就可取得江蘇開放大學學籍,進行各種教育課程學習。
【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 根據《省政府關于取消和下放126項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蘇政發〔2013〕149號)要求,自2013年11月28日起,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審批和管理權限下放至市、縣(市、區)。省教育廳、省民政廳做好機構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門協調銜接工作,確保89所省管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平穩過渡。抽查20所省管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2013年度工作情況,責成1所非學歷教育機構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