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與控制
【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2014年末,全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3個;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8134人,其中省級482人、市級中心平均148.85人、縣(市、區)級中心平均54.21人。全省有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3個,有衛生人員1381人。全省每千人口疾病預防控制人員數為0.12人。
【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 2014年,全省甲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93119例,死亡395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肺結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4.71%;報告死亡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1.39%。全年全省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117.29/10萬,死亡率為0.50/10萬。
2014年,全省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9.48萬例,死亡6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93%。報告死亡數較多的病種為手足口病,占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83.33%。全年全省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45.38/10萬,死亡率為0.008/10萬。
【慢性病防治】 開展慢性病行為危險因素干預工作,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與技能,推廣慢性病防治適宜技術和有效干預措施,省衛生計生委與省鹽務局共同實施全民減鹽行動項目,開展社區人群低鹽飲食防控高血壓宣傳。新增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14個、省級示范區23個,示范區總數居全國前列。落實慢性病防治重點項目,啟動實施13個農村地區和2個城市地區的癌癥早診早治項目,腦卒中防治項目完成高危人群篩查5.8萬人次。
【兒童口腔疾病干預】 持續推進兒童口腔疾病干預項目。全年為11.5萬名8歲兒童進行免費口腔檢查、免費實施窩溝封閉16.3萬顆牙齒。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病情 2014年,全省各地在多類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中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9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6.3%;檢出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3667例,比上年增長27.6%,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83例,艾滋病患者984例,加上既往報告的感染者發展為患者的407例,共報告艾滋病病人1391例,比上年增長11.2%;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死亡430例,比上年增長3.1%。截至年底,全省歷年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5744例。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3443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92例,艾滋病患者4951例;累計報告死亡2301例。正在隨訪管理的感染者和患者共11356例。全省艾滋病病情總體上保持低流行,但病情仍處于上升趨勢,部分人群感染率較高,突出體現在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圍廣,地區差異大,累計報告數居前五位的省轄市分別是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常州,以上5市累計報告數占全省報告總數的69.11%。性接觸傳播持續成為主要傳播途徑,2014年新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通過性接觸途徑傳播的占96%(其中同性傳播占56%、異性傳播占40%)。受艾滋病影響人群增多,流行形勢更加復雜,新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以本省居民為主,職業以農民、家政家務待業及商業服務為主,但是青年學生、50歲以上男性人群的報告病例數有逐年上升趨勢。
2014年江蘇省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及死亡數
2014年江蘇省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及死亡數
艾滋病監測 全省建有國家級艾滋病監測哨點92個、省級艾滋病監測哨點30個、性病區域監測點13個,每年監測各類高危人群近5萬人。全省艾滋病檢測網絡已擴展到1個省級確證中心實驗室、18個確證實驗室、13個市級篩查中心實驗室以及665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1599個艾滋病檢測點。2014年,全省共檢測各類人群917萬人次,為接受抗病毒治療者提供病毒載量檢測2416人次;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CD4檢測1.5萬人次。
艾滋病綜合干預 擴大綜合干預覆蓋面,減少二代傳播風險。組織實施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治療。截至年底,全省19個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累計收治9277名阿片類物質成癮者,其中包括17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治3550人,年保持率81.7%。通過共用注射針具途徑傳播艾滋病的比例由2010年的8.9%下降至2013年的2.82%。繼續開展娛樂場所高危行為干預。2014年,全省累計干預暗娼44.6萬人次,檢測7.1萬人,發現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7例。落實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綜合防治措施。扶持社會組織及草根組織,依托場所、網絡、QQ群等廣泛開展男男性行為人群社區宣傳干預和動員檢測活動。干預男男性行為人群11.5萬人次,檢測2.6萬人,發現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1018例。
全省已建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點358個,2014年為各類人群提供免費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近10萬人次。全省37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定點收治醫院,按照要求規范開展抗病毒治療工作。2014年,新增成人治療病例2714例,新增兒童治療病例4例。截至年底,全省累計治療成人艾滋病病例8650例,在治7535例;累計治療兒童病例37例,在治27例。同時,在全省范圍內推進“陽光醫生”志愿者服務團隊建設,緩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看病難、轉診難、手術難等問題。
國家衛生計生委從2014年開始啟動實施為期5年的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全國共確定241個示范區。江蘇共有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等5個省轄市被確定為城市示范區,邳州市、鹽城市鹽都區被確定為縣(區)示范區。
11月28日,南京審計學院學生在禁毒防艾橫幅上簽名。 萬程鵬/視覺江蘇網
【結核病防治】 全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蓋率100%;2014年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3.4萬例,其中涂陽肺結核患者1萬例,新發涂陽肺結核患者治愈率93.1%。2014年利用全球基金、中蓋項目資金和財政專項資金為所有市級結核病實驗室配備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芯片檢測系統,使結核病快速耐藥診斷技術在全省得到全面覆蓋。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耐多藥結核病醫療保障覆蓋全地區和全人群的省份,納入治療管理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均按規定獲得醫療保障。2008年江蘇省成功申報全球基金耐多藥結核病項目,項目覆蓋4個市35個縣(區),于2014年6月執行結束,共獲得600多萬美元的資助,培養大量高素質技術人員,項目地區建成耐多藥結核病防治體系,建立定點醫院、疾控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大流動人口結核病控制投入,流動人口中結核患者的發現率、治愈率明顯上升,艾滋病患者的結核病篩查率99%。
【麻風病防治】 2014年,全省共確診新發麻風病28例,其中多菌型22例,少菌型6例;2級畸殘6例,新發麻風患者2級畸殘比21.43%。登記、報告麻風疑似病例983例,確診19例;完成密切接觸者檢查856例,確診2例。免費救治現癥病人152例,治愈病人24例;救治麻風嚴重不良反應62例,其中神經炎27例,麻風反應26例,藥物不良反應9例。發放麻風潰瘍換藥包22500個,自我護理包400個。開展手術23例,其中截肢手術10例,白內障手術3例,其他手術10例。在南京市高淳區等13個縣(市、區)新設麻風病監測點,在邳州市等5個縣(市、區)開展麻風病主動發現項目,在南京市溧水區等21個縣(市、區)開展麻風病防治一體化試點項目。
落實全省麻風病診治定點醫療機構,推進麻風病防治“醫防合作”工作模式。3月,全省13個市級麻風病診治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和職責向社會公布,連云港、徐州、蘇州等地麻風病防治“醫防合作”工作模式正式運轉。在39個縣(市)采取“縣級麻防專業人員直接培訓村醫”的方法,共培訓鄉村醫生19573名。開展全省公眾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抽樣調查和全省麻風病治愈存活者重新摸底調查。全省公眾、中學生和村醫的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為54.29%、48.92%和74.93%。在2009年全省歷史登記麻風病人摸底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再次對歷史麻風病治愈者進行摸底調查,除1864人失訪外,全省共有麻風治愈存活者18192人,其中畸殘8829人,麻風村居留1067人。
【血吸蟲病防治】 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句容市,南京市建鄴區和南京化學工業園區6個縣(市、區)達國家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截至年底,全省67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有58個縣(市、區)實現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目標。截至年底,實有病人2904人,比上年減少56人;年內治療病人1044人次,擴大化療4918人次。
在454個鄉(鎮)的3689個行政村全面開展查螺工作,查螺面積7.5億m2,未發現感染性釘螺,連續6年無感染性釘螺。全省開展藥物滅螺面積1.3億m2,其中藥物鞏固滅螺面積9086.7萬m2。全年未發生江蘇境內感染的急性血吸蟲病人,連續六年保持無急感病例。
全省依托30個船員固定查治點和237個漁船民集散地開展漁船民血吸蟲病查治工作,完成船員血清學檢查18750人,陽性135人,血清學陽性率0.72%,病原學檢查未發現陽性;其他水上作業人員血清學檢查20120人,陽性178人,血清學陽性率0.89%,病原學檢查未發現陽性。新增漁船民無害化公廁40座。全省累計完成晚期血吸蟲病患者治療救助1048人,發放救助金額334.26萬元。32項重點滅螺工程共計滅螺(覆蓋)面積669.5萬m2,滅螺覆蓋率為205.04%;完成土方72.68萬m2,完成石方5.19萬m2;投入工日2.82萬個;投入經費2696.02萬元,其中省級投入120萬元(占4.45%)、市級投入199.5萬元(占7.40%)、縣級投入991.65萬元(占36.78%)、鄉鎮投入636.37萬元(占23.60%)、其他投入748.5萬元(占27.76%)。工程實施后有螺面積下降87.51%,增加耕地47.36萬m2,增加養殖水面10.37萬m2,修建灌渠13320m,其中硬化15135m。
鎮江市潤州區疾控中心醫護人員走進和平路街道征潤州社區,為地處長江沿線的200多名居民免費進行血吸蟲病普查。 石玉成/視覺江蘇網
【瘧疾防治】 全年全省報告瘧疾發病355例,發病率0.046/萬,較上年(341例)上升4.11%。355例瘧疾病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其中,惡性瘧292例、間日瘧4例、三日瘧10例、卵形瘧46例、惡性瘧與卵形瘧混合感染3例。有2例輸入性惡性瘧病例醫治無效死亡。全省實現連續3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連續26年無本地感染的惡性瘧病例報告。
繼續推行消除瘧疾“1-3-7”散發疫情處置工作模式,加強瘧疾疫情管理和疫點調查處置工作。全省血檢“三熱”病人46.86萬人次,組織春季休根治療44人,規范管理和治療現癥病人355例,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病原學復核、流行病學個案調查和疫點調查與處置。在全省開展多種形式的瘧防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全省受教育人口641.7 萬人。江陰市等16個縣(市、區)達《瘧疾控制和消除標準(GB26345-2010)》規定的消除瘧疾標準。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60個縣(市、區)達到國家消除瘧疾標準。
【重點寄生蟲病防治】 在宜興、張家港、通州、港閘、金湖、洪澤、東臺、射陽、儀征、丹陽、靖江、興化等12個縣(市、區)開展省級土源性線蟲監測點工作。12個省級監測點共糞檢調查14352人,查出土源性線蟲感染者24人(蛔蟲8人、鉤蟲11人、鞭蟲4人、蟯蟲1人),均為單蟲感染,平均感染率0.17%;各監測點感染率在0%~0.53%之間,平均感染率較上年的0.36%下降52.8%;除東臺市查到1例長膜殼絳蟲感染者外,未查到其他蟲種。兒童蟯蟲專項檢查2915人,查出蟯蟲感染者10人,平均感染率0.34%,較上年的0.46%下降26.1%;除宜興市查到1例蛔蟲感染者外,未查到其他蟲種。
組織對新沂市、海門市、洪澤縣、濱海縣、儀征市、高郵市、泰州市姜堰區等7個縣(市、區)進行有效控制腸道線蟲病評估,全省共有2個省轄市、34個縣(市、區)通過省級有效控制腸道線蟲病達標評估。在12個縣(市、區)的35個鄉、鎮(社區)設置慢性絲蟲病患者關懷照料點,為5347名慢性絲蟲病患者建立個人檔案,對763名鄉村醫生和2425名慢性絲蟲病患者或家屬進行照料知識培訓,并對1172名慢性絲蟲病患者進行關懷照料,患者病情好轉率50%~90%。
在溧陽市、宜興市采集重點人群血清512份(溧陽314份、宜興198份),檢測發現溧陽市包蟲陽性血清1份,陽性率0.39%;犬糞樣本247份(溧陽204份、宜興43份),未檢出犬糞包蟲抗原陽性犬;采集羊肝732份(溧陽100份、宜興632份)、羊肺100份(溧陽采集)進行包蟲病原學檢測,發現囊型病變羊肝1份,經國家CDC專家鑒定為其他囊型病變組織。
在邳州市食源性寄生蟲病糞檢調查1013人,蟲卵陽性5人,其中肝吸蟲2人、其他為蛔蟲2人和鞭蟲1人,寄生蟲感染率為0.49%;檢測淡水魚樣本149條,感染率10.07%;檢測貓狗糞41份,未檢出陽性。新沂市采集人群血清1008份,查出肝吸蟲抗體陽性40人,陽性率3.97%;用改良加藤法糞檢2190人,查出蟲卵陽性19人,總感染率0.87%,未查到肝吸蟲蟲卵陽性者,查到蛔蟲和鉤蟲感染者12人和7人。
【地方病防治】 碘缺乏病防治 2014年末,全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縣(市、區)97個,居民合格碘鹽食用率98.41%,現癥病人24人(Ⅱ度以上甲腫和克汀病)。全省所有非高碘縣(市、區)碘鹽覆蓋率均在95%以上,縣級水平合格碘鹽食用率除無錫市崇安區、惠山區、無錫新區及宿遷市宿城區在90%~95%之間外,其余各縣(市、區)全部高于95%。58個縣監測8~10歲兒童家中鹽碘含量為24.05±5.35mg/kg,兒童尿碘中位數為212.6μg/l,18~40歲育齡婦女尿碘中位數為168.5μg/l。鎮江、鹽城市共8縣監測顯示有5個縣孕婦尿碘中位數低于150μg/l,提示有碘營養不足的風險。
地氟病監測 地氟病監測從3個國家級監測點擴展到全省17個重點地氟病病區縣(每縣監測3個村)。全省共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村2108個,分布在徐州、宿遷、連云港、淮安、鹽城5個市的27個縣(市、區)。其中未改水病區村132個,已改水病區村1976個,改水率達到93.74%。降氟改水工程不運行的病區村有505個,改水工程末梢水水氟含量超過1.2mg/l的病區村有130個;全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村共有1341個,占已改水病區村總數的67.86%。全省有降氟改水工程937個,運轉的改水工程750個,其中水氟含量合格的改水工程698個,占到改水工程總數的74.49%。改水工程正常運轉但水氟超標村其兒童氟斑牙患病率仍大于30%。截至年末,全省有氟斑牙病人19.92萬人,氟骨癥病人13.30萬人。
降砷改水工程監測 在徐州、宿遷、淮安的37個高砷村開展降砷改水工程監測,28個改水工程中,除了泗洪的1個大型改水工程水砷含量超標外(0.012 mg/l),其余27個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均合格。37個高砷村中,除泗洪的8個高砷村水砷含量超標,其余29個高砷村水砷含量均合格。
無碘鹽監測 在1997年、2001年確認的停供碘鹽地區開展無碘鹽監測(豐縣、沛縣、銅山、睢寧、邳州的15個鄉鎮),停供碘鹽地區無碘鹽覆蓋率維持在高位。高碘病區監測8~10歲學生甲狀腺腫大率在5%上下,停供碘鹽及改水后,部分地區尤其豐縣、沛縣人群尿碘水平仍居高不下。
【免疫規劃】 全面落實第一類疫苗免費接種政策。在全省各鄉(鎮、街道)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指定1781個預防接種門診(其中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989個)和103個接種點,全部實現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網絡直報。2014年免疫規劃疫苗基礎免疫接種2200萬人次,常住兒童報告接種率卡介苗99.73%,脊灰疫苗99.04%,百白破疫苗99.20%,麻疹疫苗99.43%,乙肝疫苗報告接種率和首針及時率99.53%和98.16%,乙腦疫苗99.19%,流腦疫苗99.28%,甲肝疫苗99.28%;流動兒童基礎免疫接種率卡介苗99.37%,脊灰疫苗99.03%,百白破疫苗99.18%,麻疹疫苗99.38%,乙肝疫苗報告接種率和首針及時率99.38%和96.73%,乙腦疫苗99.04%,流腦疫苗99.13%,甲肝疫苗99.14%。嚴格做好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和漏種兒童補種工作,查驗幼托機構、小學11395所,覆蓋率100.00%;查驗入學新生134.21萬名,新入托和入學驗證率99.96%,補證率99.93%,合格補種相關疫苗32.86萬人次,補種率98.28%;流動兒童建證率、建卡率均98%以上。
保持全省無脊灰狀態,兩輪強化免疫全省登記常住和流動兒童12.09萬和12.87萬人,服苗率98.52%和98.69%;強化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AFP)監測工作,全省共報告15歲以下AFP病例336例,脊灰高危地區未發現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全年全省共報告麻疹病例148例,較上年上升53.80%,報告發病率1.9/100萬。148例病例均為實驗室診斷病例,1例死亡病例。針對兒童和成人麻疹疑似病例開展應急免疫共1401起,免疫15.86萬人。開展脊灰、麻疹、乙肝、流腦、乙腦、百白破、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成功率、人群抗體水平、疫苗效價以及病原檢測定工作,監測調查13000多人,免疫規劃相關疾病監測指標均達國家要求。全年網絡直報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 個案20565例,其中一般反應95.0%,異常反應4.9%,偶合癥0.1%。一般反應主要以發熱、局部紅腫硬結為主;異常反應以過敏性皮疹為主。完成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調查縣(市、區)從原6個國家級監測點的基礎上增加到14個,共采集血標本3001人,任務完成率105.04%(3001/2857)。科學應對湖南、廣東等省接種乙肝疫苗后嬰兒死亡事件影響,第一時間核實掌握相關乙肝疫苗流向,調換20萬支乙肝疫苗,加強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
【精神衛生】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計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76586人,患者累計檢出率3.40‰;除去死亡者后的登記在冊患者268768人;同意接受社區隨訪管理的患者255866人,實際在管患者244507人,患者管理率90.97%。
(何新羊 吳紅輝)
2014年末江蘇省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分類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