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層 衛 生
【農村衛生服務網絡】 2014年末,全省共設鄉鎮衛生院1044個,床位55551張,衛生人員7236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60284人)。與上年比較,鄉鎮衛生院減少20個(區劃調整及鄉鎮撤并),床位增加526張,衛生人員增加1330人。全省共設15523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中,執業(助理)醫師12617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37796人,其中鄉村醫生36223人。與上年比較,執業(助理)醫師有所增加,村衛生室數、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都有所減少。
【農村醫療服務】 2014年,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住院人數均有所增加。診療人次由2013年的7941.34萬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8065.62萬人次,住院人數2013年為147.22萬人,2014年為150.58萬人;醫師日均擔負12.2診療人次和1.2個住院床日;病床使用率61.5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6天。全年,村衛生室診療量達9347.04萬人次,比上年增加638.62萬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6021人次。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4年末,全省有73個統籌地區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口數達4076萬人,參合率為99.96%。全省人均籌資達到439元,其中政府補助人均347元。2014年,基本醫療補償人次15747.63萬人次,補償金額184億元,縣鄉兩級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穩定在76%以上。在所有統籌地區繼續開展肺癌、終末期腎病等20類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將重大疾病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實行定點醫院救治,重大疾病患者救治費用即時結報。新增南京市兒童醫院、徐州市中心醫院、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等7所醫院分別為兒童白血病、慢性髓細胞白血病、血友病A等血液病新農合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將國產伊馬替尼、達沙替尼納入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治療新農合報銷藥物目錄,并促使相關企業作出價格承諾。全年全省共有13.60萬人享受重大疾病補償,補償費用14.35億元,實際補償比73.72%。截至年底,全省所有新農合統籌地區實現大病保險制度全覆蓋,全年共補償大病患者24.92萬人次,大病保險資金補償支出5.88億元,大病患者的實際補償比在新農合基本補償基礎上提高10個百分點。90%的新農合統籌地區實施總額控制下的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等相結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新農合門診次均費用與上年基本持平,住院費用增長得到較好控制,病人縣域內住院占比保持在85%左右,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例穩定在55%。啟動新農合異地轉診省級平臺、省級聯網醫院、統籌地區三方接口升級改造工作。確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為新農合省級聯網醫院,上海長海醫院為首家跨省聯網醫院,省內聯網醫院擴大到26家,方便參合人員異地就醫。啟動新農合參合人口數據庫建設,逐步建立以參合人員居民身份證為基礎的異地就醫信息核查和費用結算機制。徐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分級診療管理,將縣級70個病種、鎮級45個病種納入分級管理范疇,實施定額或限額結算,按病種結算出院病人占住院總人數的50%以上。
(何新羊 姜 侖 劉曉強)

2014年江蘇省農村鄉鎮衛生院及醫療服務情況

2014年江蘇省村衛生室及人員數

2014年江蘇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情況

2014年江蘇省社區衛生服務情況

高淳大學生村醫為村民健康“守門”。 邵丹/視覺江蘇網
【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2014年末,全省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803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4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260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增加4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35854人,平均每個中心66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7641人,平均每站3.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2288人,增長5.55%。
【社區衛生服務】 2014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診療5987.76萬人次,住院32.74萬人;平均每個中心診療11.03萬人次,住院602.95人;醫師日均擔負18.6診療人次和0.70住院床日。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診療1383.51萬人次,平均每站年診療6121.73人次。
(何新羊 姜 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