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 幼 保 健
【婦幼保健概況】 2014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和產后訪視率分別為99.03%和98.49%,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和產后訪視率均穩定在99%和98%以上;住院分娩率為100%(城市100%,農村100%),與上年比較,穩定在100%;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7.34%,與上年比較,穩定在97%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7.16%,與上年比較,穩定在97%以上。
【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 2014年,孕產婦死亡率為4.65/10萬,其中城市4.39/10萬、農村5.26/10萬。與上年相比,全省孕產婦死亡率下降6.86%。全省孕產婦前五位主要死因為產科出血、羊水栓塞、合并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肺栓塞。2014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39‰,其中城市4.76‰、農村3.49‰;嬰兒死亡率3.36‰,其中城市3.68‰、農村2.60‰;新生兒死亡率1.98‰,其中城市2.14‰、農村1.60‰。與上年相比,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下降8.89%、11.39%和15.12%。
【婦幼保健機構】 健全婦幼保健機構網絡,全省市縣兩級政府辦、獨立建制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達88%,3個新設區級婦幼保健所運行呈良好態勢。推動縣級婦幼保健院建設。推動有條件的縣級婦幼保健所增設產科和兒科床,轉型升級為婦幼保健院。省級財政下達170萬元專項經費,扶持縣級婦幼保健建設,南京市棲霞區婦幼保健所等16家縣級機構轉型為二級婦幼保健院,增加產科床位近400張。以等級評審為抓手,加強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以深化醫改為契機,將鄉級婦幼保健服務網絡建設納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內容,6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兒保門診規范化創建活動。加強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完成第一周期41個婦幼保健重點學科和32名重點人才年度考核,加強對重點學科的規范管理,并根據考核結果撥付省級補助資金442萬元。新評婦幼保健科研項目48項和引進新技術獎40項。
【婦幼保健服務】 深化機構管理模式改革。確定南京、南通、連云港、淮安、揚州等5個省轄市為第一批婦幼保健機構管理模式改革試點單位,加強市、縣兩級管理和技術等資源共享與整合,探索建立合理分工、上下聯動的協作機制,更好地發揮三級服務網的協同作用。深化服務模式改革。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為核心,將基本技術和健康管理服務下放至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技術要求和風險程度大的項目以及高危孕產婦和嬰幼兒健康管理實行逐級轉轉診制度,推進助產技術以及孕產婦和嬰幼兒健康管理實行分級服務。淮安等市婦幼保健院啟動內部管理模式改革試點,樹立“大保健”觀念,探索建立保健與臨床深度融合的有效運行模式,體現婦幼健康服務的優勢和特色。完善婦幼保健信息監測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以及出生缺陷和《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等信息監測的地區、機構和對象全覆蓋,提高監測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準確性。

2014年江蘇省實施計劃生育新政,單獨兩孩政策隨之放開,南京市各婦幼保健機構紛紛積極應對,增加醫療床位 ,增設特色服務,以應對可能到來的生育小高峰。余萍/視覺江蘇網
【婦幼健康服務監管】 加強專項技術監管。對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前診斷技術、泰州市人民醫院等4家機構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以及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等3家機構新增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進行資格確認,并對江蘇省人民醫院等10家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和助產技術服務進行質量評價與復核。加強愛嬰醫院管理和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全省評審/復核愛嬰醫院1187所,全省愛嬰醫院復核評估比例達95%以上。縣(區、市)級復核率100%,市級抽查率達33.2%。組織開展托幼機構健康服務管理專項檢查,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95%以上。

2014年江蘇省孕產婦及兒童保健情況
【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兩癌”免費篩查的縣(市、區)增加到72個,新增項目地區享受國家試點地區同等財政補助政策。全年全省完成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28.8萬人、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196.9萬人、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197.6萬人、農村婦女補服葉酸42.9萬人,全部超額完成國家下達和省定目標任務,群眾對項目工作的綜合滿意度穩定在90%以上。
2014年,全省共為61.61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平均達到100%。篩查出的風險人群全部獲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和治療轉診等服務,落實孕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全省99個縣(市、區)全部進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項目試點。
(何新羊 王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