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 業 安 全
【農產品質量安全概況】 2014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保持在較高合格率,完成南京青奧會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任務,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省級例行監測結果顯示,全省地產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98.7%,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畜禽產品違禁物及藥物殘留總體合格率99.8%,與上年持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 加大農產品質量預警監測力度,對全省13個省轄市和67個農業縣(市、區)的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定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共抽檢各類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3386家,檢測樣品2.2萬個,檢測參數覆蓋40種蔬菜農藥殘留和18種獸藥殘留及違禁物,下發例行監測結果預警通報6期。在“五一”“十一”等重點時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和“三品”專項監督抽查,全年抽檢1700批次,依法規范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對稻米、小麥、蔥蒜類蔬菜、水果、生鮮乳、蜂蜜、雞肉、鴨肉、雞蛋、豬肉等農產品中的重金屬、植物生長調節劑、金剛烷胺等殘留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2014年,省級財政投入6416萬元,用于802個鄉鎮添置必要的執法取證和檢測儀器等,完善監管手段,提升裝備水平。在全省基層推行“三定一考核”(定監管對象、定監管人員、定監管任務,年終績效考核)的網格化監管模式,推動基層監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全省新增10家農產品質檢機構通過“雙認證”,至年底,全省有60家通過省農產品質檢機構考核和計量認證,農業系統質檢機構通過“雙認證”的比例80%。以信息化為導向的監管能力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涵蓋省市縣鄉四級的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信息系統全面投入使用,全省13個省轄市、81個縣區、887個鄉鎮和17家農(畜)產品質檢機構全部接入監管信息平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現日常巡查、質量抽檢等監管記錄的規范化、痕跡化。全省新增20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納入“放心吃”聯盟網的電子追溯管理信息系統。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推進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績效管理評價工作,對全省13個省轄市和67個涉農縣(市、區)進行綜合評價,依據得分等次,下達省級績效評價獎補資金6530萬元。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針對隱性添加高毒農藥、非法使用瘦肉精、濫用抗生素、生豬私屠濫宰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畜禽屠宰、農資打假等6個專項整治活動。特別是在畜禽屠宰專項整治方面,以生豬私屠濫宰的高發時段和地區為切入點,嚴厲打擊生豬私屠濫宰、收購和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等行為。2014年,全省農業系統出動執法人員32.6萬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18萬個,取締無證照經營22家,吊銷證照5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132起,涉案金額近960萬元,搗毀黑窩點27個,移送司法機關7件。
(費新東)
【“三品一標”發展】 全年全省新增“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3669個,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三品”有效數達17117個,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開展“三品”企業內檢員培訓,培訓1900人,基本實現“一企一員”,提高“三品”企業規范化生產和質量管控水平。強化證后監管,以年檢為切入點,加強對“三品”企業日常檢查,落實年檢三聯單,加大市場監察力度,對12家違規用標企業進行整改。
(孫玲玲)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 完善省市縣(市、區)三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組織網絡。強化轉基因生物安全屬地管理,南京、蘇州、揚州等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各自行政區內的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進行摸底普查,并將所有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發、生產、加工、經營等活動的單位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嚴格落實研發者“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源頭監管,把幾家主要研發機構的科技管理部門納入全省監管體系之中,不定期督促檢查,重點抽查6個水稻實驗室,檢查7個水稻、玉米試驗點。開展2014年種子市場和水稻、玉米、油菜市場轉基因成分抽查和檢測監測,對田間水稻進行抽檢。開展多期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專題培訓。
(畢冬梅)
【農資打假】 全年全省各級農業部門以凈化農資市場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主線,開展農業執法監管和打假工作。全省農業系統出動執法人員96462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企業64227個次,受理舉報投訴案件261起,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243起,移送公安機關12起。查獲違規農資188.29萬kg,貨值786.95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157.81萬元。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省各級農業部門以“放心農資進鄉村,保障農產品安全”為主題,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活動期間,各級農業部門組織展銷優質放心農資49.5萬kg,發放農資識假辨假明白紙等宣傳資料68.9萬份,組織現場咨詢活動291場次,接待咨詢群眾17.96萬人次。
(孫任潔)
【畜禽屠宰管理】 2014年1月,省商務廳與省農委完成生豬屠宰監管職責移交,省農委成立畜禽屠宰管理處,負責全省畜禽屠宰行業管理工作,省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屠宰環節的監督執法職能,省畜產品檢測中心等為畜禽屠宰監管提供技術支撐保障。至年底,全省8個省轄市、34個縣(市、區)完成生豬屠宰監管職責移交。針對4月底央視曝光的興化“注水豬”事件,第一時間在全省組織開展畜禽屠宰專項整治行動,對全省所有生豬屠宰企業逐一開展排查。全年全省共出動生豬屠宰監管執法人員56829人次,查處違法案件166起,移送公安機關4起,罰沒款30.12萬元。
(華緒川)

灌云縣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花果山風鵝”。 灌云縣委宣傳部/視覺江蘇網
【動物衛生監督】 全面實施動物檢疫信息化管理,全省動物檢疫電子出證807.4萬張,電子出證率100%,較上年提高5倍。強化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管理,修訂并印發《江蘇省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檢查程序》等5項制度,明確檢查站檢查消毒工作程序和人員管理要求,全年檢查過入境車輛4.88萬輛,檢查動物970.37萬頭(只),動物產品16.11萬噸,查出違規運輸車輛700輛。推進病死動物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建設,下達全省第二批高郵等10個縣(市、區)項目建設啟動資金各100萬元,如皋、宿豫、響水、高郵、沭陽5縣(市、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燕 純)
【“瘦肉精”專項整治】 開展飼料生產經營、畜禽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等環節的“瘦肉精”整治,加大“瘦肉精”檢測力度,嚴格落實“瘦肉精”監督監測和自檢比例要求,嚴厲打擊飼養環節非法使用和屠宰環節非法添加等違法犯罪行為。2014年全省新增牛、羊“瘦肉精”抽檢經費325萬元,全省各級財政落實“瘦肉精”工作經費3048.6萬元。全省共抽檢企業(場、戶)64765個,抽檢樣品數達135.64萬份,合格率達99.99%,養殖環節繼續保持零檢出。全省流通環節、屠宰環節立案查處外省輸入性“瘦肉精”陽性案件6起,移交司法機關6起。
(朱麗英)